返回路遥策划首页 纪念图集 | 身世之谜 | 政治风波 | 文学苦旅 | 婚恋悲剧 | “殉道”之人 | 评论
 

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对路遥广袤的文学格局、超拔的文学人格而心生敬慕。但在此之外,他又是亲友口中“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的本身,比他小说中的任何人物都更复杂:幼年因贫困被寄养;成人后对政治狂热,投身文革却步入死胡同;随后绝处逢生,借文学这剂“良药”重新展开角逐与厮杀。他信奉“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最终也以“愚人”之精神,在黄土高原上写下一出斯巴达克式的悲剧。而路遥留下的自我叩问却如一道深重的伤疤,烙刻在我们心上——“我常暗自噙着泪水,一再问自己:你为什么要这样?”【网友评论】

上一张
下一张

斯人已去:路遥逝世二十周年祭

2012-11-23 16:50 0人参与 0条评论

路遥(1949.12.3—1992.11.17),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他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享誉文坛,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作品至今仍是激励千万国人的不朽经典。

35
01
 
 

他曾宣称自己是“绝对的无神论者” 不信命 活着就要靠自己

我小时候农村不计划生育。家里很穷,我是老大,七岁时家里不能养活我,把我寄养给另一个家庭。童年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父亲是一个字不识的农民,性格很软弱,活得很窝囊。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把你打一顿,回来后希望得到家里人的支持,但得到的是他们再打一顿,不要惹事。所以,在社会上你只有依靠自己,而不可依靠任何人,这是我那时认识的第一个问题。既然要活下去,就得靠自己。【详细】

 

路遥纪实:《在困难的日子里》

路遥墓前的雕像已被岁月剥蚀

路遥深入矿区体验生活

1949年12月3日, 陕西榆林地区清涧县的一个偏远山村里, 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诞生了, 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个新生命对于这个世界的价值, 没有什么人认识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日后的辉煌。就这样, 路遥来了。他安静地走来, 世界安静地接受了他, 仅此而已。与苦难相伴, 是路遥的命定。【详细】
失去路遥的岁月里,关于他的事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用文字去表达一种巨大的哀伤是极为困难的。只有岁月使人能够平静,而且让人可以去拥抱一切悲欢离合。为了活命,父亲在路遥七岁时,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他们一心想在土地里培养这个养子,让他在未来接替伯父的班。【详细】
20多年以后, 当西安来的一位作家惊讶地发现这个已经显示出文学才华的小伙子临睡前由于没有裤衩而在被窝里脱裤子的时候, 感叹的正是路遥的苦难; 42 年以后, 已经成为著名作家的路遥在一家普普通通的医院、在一间普普通通的病房里孤独地与病魔搏斗, 最终宣告失败的时候, 人们眼里涌出泪水。【详细】
贾平凹认为,扼杀路遥生命的是遗传基因。“在他死后,他的四个弟弟都患上了与他同样的肝硬化腹水病,而且又在几乎相同的年龄段,已去世了两个,另两个现正病得厉害。”贾平凹说,路遥家族是一个悲苦的家族,,“一个瓷杯和一个木杯在一做出来就决定了它的寿命长短。【详细】
 
路遥式“人生”
 

路遥:人跟人不一样,我小时候没穿过裤子

桌上一位朋友指着路遥等人说道,你们先别说这些话,到时候你们也会变成这样,这是自然规律。不料路遥却陡地站了起来,说道:“你说的不对,人和人不一样!”谁知对方坚定不移地回应道,就是这样,不信走着瞧吧!最后路遥真的动怒了。【详细】

 

路遥人生轨迹详解:“愚人”的奋斗

路遥(1949年-1992年),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详细】

 

莫言:有相似命运 曾写信给路遥

虽然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高加林是一个“于连式”人物,但在路遥眼里,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奋进者,而《人生》问世后,跟高加林有着类似命运的莫言看到后曾经深感触动,他给路遥写了封3000多字的信,信中和路遥探讨高加林的命运。不久前,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网友翻出了莫言和路遥多年前的一张旧照。【详细】

 

潘石屹:他的作品给我动力 看过7遍

他说到了潘石屹。“他来了之后,紧紧抓住了我的手啊。”仿佛长征的红军在延安见到了亲人一样。潘石屹那次来延安参加的是一个房地产论坛,他向主办方提出的条件是去看看路遥墓。主办方急了,他们不知道路遥的墓在哪里,四处打听才找到了梁向阳。潘石屹说,自己把《平凡的世界》看了7遍,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看一遍。弟弟工作时,他送的礼物也是《平凡的世界》。 【详细】

 
 

他一生与命运摔跤 却难逃苦难 终得“人无法抗拒命运裁决”

路遥是一条硬汉子,他从来就不服输,从来不向命运低头,但在他的意识世界里又存在着强烈的宿命意识,有时甚至相信命运。路遥“产生了一种宿命感”,并将自己和曹雪芹、柳青这些文学大师的悲剧命运联系在一起证明自己悲剧的必然性,最终得出“这确是命运……人是无法抗拒命运裁决”这样的悲观结论。 【详细】

 
 

“文革”洪流他找到翻身捷径 “敢造反”令“屌丝”成“军长”

1966年,原名王卫国的路遥在延川中学初中毕业,由于“文革”的爆发,升学毫无指望,惟一的出路只能是回乡当个农民。但是对于农村青年来说,回乡务农是痛苦的选择,尤其是对路遥这么赤贫的家庭。为了读书七岁离开亲生父母过继给他人、求学……这一切当然是希望路遥能够谋得一个公家人的身份,脱离农村。但是突然,时代为路遥提供了一条比读书升学更加快捷,只要敢于造反冲锋陷阵,就可以前途无量。于是,路遥狂热地投入到滚滚而来的“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中。【详细】

 
被忽略的政治身份:
文革中的“红卫兵头头”

路遥的身份无疑是复杂的:知青、农民、红卫兵。在1966年到1969年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是延川县红极一时的红卫兵头头,靠着横扫千军的勇谋夺到了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职位。在对路遥的研究中,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路遥作为“农民”这一身份对创作的影响,而忽视了红卫兵这一身份对路遥的影响。【详细】

投身文革有根由:
打破当农民的“唯一出路”

大联合后,路遥以群众代表的身份被结合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是“好运”转瞬即逝,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路遥跌向了深渊。在“清理阶级队伍”的政治运动中被罢免了县革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于1969年年底被彻底赶回老家郭家沟村务农。【详细】

“文革”平步青云:
作文演讲才能助他一举成名

由于班主任偏爱他在作文、讲演方面的才能,因此对他比较宽容[1]。“文革”开始后,路遥在讲演、作文方面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助他在“文革”中一举成名。“出于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拜,他满怀激情地投入了那场史无前例的造反斗争,上大会,念批判稿,博得阵阵掌声。登高墙,贴大字报,引来簇簇观众。【详细】

政治热情高于文学热情:
原本想做改变中国的政治家

每次读《史记》中的人物,我总好像能看到路遥的影子。路遥以其文学成就而名世,但在我看来,这个人对于政治的热情远远大于对文学的热情,他的政治才干和谋略远远高于文学天赋。那么,这样一个心雄万夫、志存高远的人何以能落入文道,干起这个难为稻梁谋的书生的事业呢?【详细】

仕途遭遇全面滑坡:
因“武斗命案”而被革职

“文革”爆发,天下大乱,路遥以其非凡的组织才能成为“红色第四野战军”头目,人称“王军长”。1968年,两大派群众组织实现大联合,年仅19岁的路遥被推举为新生“红色政权”--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越两年,路遥因涉嫌一起武斗命案,后经查无实证,给予了结,但因此而被革职。 【详细】

受时代裹挟:
成也“文革” 败也“文革”

人生履历中,出现了影响路遥人生走向的几个拐点。朋友都说,路遥成也“文革”,败也“文革”。他由一介草民在一夜之间成为县革委会的副主任,随即又被革职,使一个时代的悲剧演化成个人的悲剧。当命运将路遥通向仕途的大门关闭了之后,“文革”的副产品--知青运动又为他开启了一扇窗。【详细】

 
多方解读路遥的“政治情结”
 

路遥19岁进入权力机构 证明社会并未健康运转

一个19 岁的农村青年, 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 竟然能够进入县级权力机构并且占据显赫位置, 这件事至少在以下两方面是有意味的: 一、这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提供给人的不多见的机会, 这种机会的出现, 既不说明社会公正, 也不说明秩序, 恰恰相反, 它说明这个社会不是一个常态的健康运转的社会,所以, 人们得到的这种机会只能是转瞬即逝的。【详细】

自述:文革中受过各种折磨  

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我参加了文革,和那时青年一样,狂热,一样盲目,思想的、精神的、行为的,各种考验折磨都经受过。回到农村,在小学教书,有过许多梦想和爱好,没想到会当作家。那时梦想当国际刑警侦探,在飞机、火车上和坏人作战,作后把手铐戴在坏人手腕上。还想做国际问题研究,给X部门提供一种意见。总之,都是有刺激性的东西。后来,喜爱看书,看书是一贯的。【详细】

胞弟:狂热只为有口饭吃  

到延川县中学后,主要经济来源是靠他的同学撑扶的。不久,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平心说,路遥对这场“革命”是热衷的。不为别的,就是为有口饭吃。路遥对我讲起这段历史时,曾是泪流满面。后来他开始写文章,并把自己的名字王卫国改成了路遥。当他写完《惊心动魄的一幕》和《在困难的日子里》这两个中篇小说后,他说他终于写出了自己埋得很深的一段心灵历程。 【详细】

好友:内心自卑 欲望太多  

不能不遗憾地认为,在一切金子般闪闪发光的优点之外,路遥有一个最大的不足,这就是欲望太多。他不明白该放松时要坚决放松。他不明白人生只能干成一件事情。他不明白不要同时去追两只兔子这个道理,结果,兔子没追到,自己倒先病倒了。这样,使他很难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相处。我想,苦难的童年带给他许多优良品质之外,这也是带给他的缺点。陕北是块“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土地。【详细】

 
 

仕途受挫 他开辟文学新战场 决心“四十岁前干成一件大事”

路遥正是在政治道路完全被堵死的情况下才转而进行文学创作的,试图用文学打拼出一条人生的新道路。文学,成为他开辟的一个新战场,等着他在文学的战场上展开一轮新的厮杀与追逐。“文革”时期,写作是知识青年改变个人命运的一种常见方式。路遥从事写作,是经过慎重思考、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详细】

 
逆文学风潮而动:
“个人向群体挑战”

理知清醒地提出警告:不能轻易地被一种文学风潮席卷而去。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次挑战。是个人向群体挑战。【详细】

文学是愚人的事业:
被文学教父柳青委以重任

他常引柳青“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的名言勉励文学的爱好者,也以此自策自励。他常劝一些文友,别把身体看得那么重。【详细】

苦役般抵死写作:
耗尽心力 手指磨出毛细血管

工作量太巨大,几乎成了一种奴隶般的机械性劳动。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靡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详细】

拼命创作的源动力:
捍卫尊严 摆脱屈辱

他后来之所以拼上老命在文学上发愤努力,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动力是: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彻底摆脱苦难和贫穷给他带来的屈辱。 【详细】

害怕失败渐成“痴”:
迷信拜佛求道 只为一朝成名

他曾亲自到陕北道教圣地白云山抽了一签,签抽得很好,签名叫“鹤鸣九霄”,道人解释说是出大名之意,路遥听了非常高兴。【详细】

终获茅盾文学奖:
大骂“日他妈的文学”

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没有路费去领奖,更没有钱去买自己写的书!路遥只说了一句话:日他妈的文学! 【详细】

 
 

他是文学朝圣路上的圣徒:“劳我以生 息我以死”

第一次跟着父亲出远门的路遥心中充满期待与好奇。他走上一段路,便央告父亲来背他。就这样,“三马站”的“官道”父子俩没明没黑走了整整两天。这是路遥最早的一次人生跋涉,其间充满了悲凉与辛酸。谁能想到,这个将自己的笔名取作路遥的人,后来成为一个文学朝圣路上的圣徒。【详细】

 
文坛声音
 

“他描写官场失真是最大败笔 源自精神阳痿 ”

描写官场,尤其上层官场的失真,是这部小说最明显的败笔,严重地败坏了读者的胃口,也降低了这部小说的品位和整体艺术水平。我个人认为与作家的精神阳痿关系甚大。【详细】

“他刺激我写《白鹿原》”  

陈忠实告诉记者,“慢慢地,我开始对这个比我年轻好几岁的作家刮目相看,我多次对别人公开表示,我很敬佩这个青年人。当他的作品获得文学最高奖项时,我再也坐不住了。【详细】

“路遥的作派曾让我尴尬”  

我一听说是路遥,一时感到手足无措,便急忙站了起来,掏出一盒烟拆开给路遥递了一支,没想到,路遥一摆手说:我抽这个。说毕,他兀自点着吸了起来。路遥的作派弄得我有点小尴尬。 【详细】

“他很在意作家中的排序”  

写作《平凡的世界》期间,高建群陪同路遥去陕西黄陵煤矿体验生活,当有人围着高建群求教时,路遥多少显得有点不悦,“他觉得自己才是老大。”【详细】

他称“文学圈不是好去处”  

写作《平凡的世界》期间,高建群陪同路遥去陕西黄陵煤矿体验生活,当有人围着高建群求教时,路遥多少显得有点不悦,“他觉得自己才是老大。”【详细】

“他的最大意义是牺牲”  

陕西作家高建群说,陕北有一种习俗叫“献牲”,年节了,猪啊羊啊抬到那里去,献给山神土地。而对于作家来说,他是把自己当做祭品献给缪斯。 【详细】

 
 

路遥的婚恋历程:一场婚姻 三段恋情 最后却孤独离去

无论在路遥的作品《人生》,还是《平凡的世界》中,流露的悲剧情结屡屡打动了一批又一批读者。而了解了路遥生前自己的爱情故事,也许更能体会他传递的这份情结。“看完路遥自身的爱情故事,我才理解他的小说。他的作品处处都流露出路遥自己人生的影子。”【详细】

与北京女知青一见倾心

路遥妻子林达的信

路遥和林达合照

路遥的初恋情人是林红,一位容貌姣好的北京知青。一年后,路遥被免去县革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与“仕途”一起被葬送的,还有路遥的初恋。革职返乡途中,有人转交给路遥一封信,信是林红写的绝交信。【详细】
颇具文学才华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达走进了他的生活,用爱抚慰了他的创伤。路遥考上延安大学后,大多经济来源是靠林达资助的,正是因为有了林达,路遥在延安大学能够安心读书和进行文学创作。【详细】
他没有享受到夫妻之间真正的恩爱,或者说这种恩爱的时间十分短促。作为“农民的儿子”的路遥希望妻子是一位能体贴入微,对自己学习、工作,都能够有所帮助的妻子。【详细】
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裂痕是如何产生的,当事人和知情者都不愿意说。但从王天乐在回忆文章中可以发现,在1986年秋冬,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路遥曾有过一段婚外情,当时路遥还将三封很长的恋爱信给王天乐看。【详细】
路遥是个不寻常的悲剧人物,就连他热爱过的情人在葬礼上也挽着另一位男士为路遥送行,而这个男士就是路遥生前的好朋友。谁说这不是巴尔扎克式的悲剧!我们不是也记得法兰西这位伟大的作家在葬礼上也出现过这种场面吗?【详细】
 
路遥的情感密码
 

他称“找一个北京知青结婚 是我一生的快慰”

他对“大城市”、“知识”这一类符号有一种强烈的崇拜和自卑,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他曾经向我流露过一种心情:我,路遥,是从山里走出来的,找到一个北京知青,和北京知青结婚,是我人生的一个快慰。”【详细】

初恋女友曾回来找他复合  

命运的声音从电话线那头传过来:“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一位熟悉的老朋友!”说话的人穿着一件红风衣,在马路对面的电话亭等他。他扔下电话,疯了一样跑下楼,横穿马路而过。“我奇怪汽车为什么没有压着我!”【详细】

上大学靠北京女友接济  

“老三样”吃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儿子上大学前靠家里,上大学后靠的是林达,林达是北京人,家里境况好,在经济上给了儿子很多接济,就连背到学校里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达给准备的。” 【详细】

小说悲剧源自自身婚恋经历  

正是这种充满浓郁悲剧氛围的结尾,才使路遥小说的爱情描写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异常感人的艺术魅力,这也正是路遥自己感情经历在作品中的印痕。无味俱全的爱情婚姻生活的体验直接影响着他人生观、爱情观的形成,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他创作渊源无法逾越的锁链。 【详细】

路遥塑像

路遥的家乡

路遥在柳青墓前

作家路遥是一个“殉道者”。我说的“道”,不是抽象的道理,也不是宗教信仰,而是道德。可以说,路遥对于道德,是怀着宗教一般虔诚的心的。有的评论家说路遥这是用道德掩蔽政治,取媚于主流意识形态,我虽然不赞成“取媚”的说法,但对路遥小说的单纯,常常流于天真的缺点也无法讳言。【详细】
他“为了虔诚的信仰而刻意受苦受罪”,并且认为承受苦难正是考验一个拥有宗教情绪的个人奋斗者必须面对的原罪和灾难,只有在原罪和灾难面前,他才能说明自己孤独的价值、固执的根由,从而给作家更多地带来某种畸形的殉难冲动和自虐倾向。路遥坚信“要想有所收获,达到目标,就应当对自己残酷一点!”并且“以一种清教徒式的方式”“不能对自己有丝毫怜悯之心。”【详细】
在今天看来,路遥及《平凡的世界》的出现都是至关重要的文学事件。相对于时下一大批作家来说,路遥都正面构成了一种威胁与冲击,它直接地穿透了时下作家那暧昧不明的写作姿态以及那贫乏的良知与责任感。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侵袭包围下,作家丧失了一切善良与神圣的素质,加上一种时代精神信仰的危机与更为严重的缺席,一切的灰暗与绝望凌空而来。”【详细】
路遥已成为一种“殉道”精神,他的口头禅是“对自己要残酷”。在陕北高原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上,一代一代地横七竖八地躺倒着许多的失败者,但是还要有人继续走通高原。这就是路遥的意义。而对于文学来说,谁一旦被文学所绑架,谁就注定这一生充满苦难。陕北有一种习俗叫“献牲”,年节了,猪啊羊啊抬到那里去献给山神土地。而对于作家来说,他是把自己当做祭品献给缪斯。 【详细】
 

他是斯巴达克式人物 “他不过完成了生活摊派的角色”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物,一个唐吉可德、斯巴达克式的人物。这种性格注定了他在这个时代只能是悲剧。他身上的那种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文学的潘多拉盒子,并没有完全打开。他的童年是贫困的,而且这贫苦和屈辱联系在一起。平日过往中,他不大提起他的童年,历练使他把自己包装起来了,以免受伤,以便完成生活摊派给他的这个角色。但是,当他放松自己的时候,当他突然陷入一种善良的感情的时候,他会突然回忆起童年。【详细】

 
路遥:倒下的“夸父”
 

贾平凹:“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是一个强人。强人的身上有他比一般人的优秀处,也有一般人不可理解处。他大气,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他关心别人,却隐瞒自己的病情,他刚强自负不能容忍居于人后,但儿女情长感情脆弱内心寂寞。 【详细】

“他是多棱多面的矛盾体”  

我们瞎子摸象式的讲述又怎能将一个内涵丰富、多棱多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路遥给完整地讲述出来呢?余生也晚,不敢妄言阅人无数,但我还很少见过像路遥这样,集人的多种矛盾性格于一身,而这种矛盾性格在他的身上又总是显得那么和谐。【详细】

“他是陕北农民粗放式耕作”  

路遥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一直被读者捧到了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特别是每到对某个作家、某部作品、或者整个中国文学产生不满和失望的时候,路遥都被作为一个榜样或者说神圣的想象抬出来。 【详细】

陕北高原有一种习俗叫“献牲”,每到年节,人们就把猪、羊、新鲜水果等当做祭品献给山神土地。而对于路遥来说,他是把自己当做祭品献给缪斯。在他短暂却多舛的一生中,他不对“平凡”就范,拼尽心血,竭力要在笔锋下决出“人生”。撇开一切评判,他至少用自己显得笨拙的生命,为“作家”这个职业增添了尊严,在中国文学版图上留下一个孤独的殉道者的背影。然而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们去活。究竟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