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路遥:“人和人不一样,我小时候没穿过裤子”(图)

2012年11月16日 20:5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李培

深刻的“苦难”标签,一生未能改变命运的贫穷主题

路遥生于苦难,在苦难中用文学炼成灵魂之歌,但他一生的命运没能改变贫穷的主题:生前,他获得“茅盾文学奖”时去北京领奖的路费是借的;死后,他为患有家族遗传病的家人、年迈体衰的老母亲、百般牵挂的妻女,只留下了一个1万元的存折和近1万元的债单。

为纪念路遥逝世15周年,《陕西日报》连续报道了路遥家人患肝硬化重病缠身,却因经济拮据使治疗陷入困境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路遥家人的关注,贾平凹等人带头为路遥家人捐款。与此同时,路遥身后,一批坚守清贫的作家开始浮现于人们眼前:残疾作家贺绪林在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卧床写作30年;另外一批“陕北流浪作家”或贫困、或游走、或沉寂不知去向……

联系2006年的沈阳作家洪峰乞讨事件,路遥逝世15周年之际,令人们想到“文人固穷”这句老话,一个老问题被重新提起:文学不该是清贫的事业吗?与此形成鲜明比对的是,新世纪文坛的种种浮躁之气:作家经商热、“触电”热、改编热的风潮之下,巨制佳作鲜见,一些作家不知不觉赚到盆满钵满,千万元身价作家涌现,文学也面临着沦为恶俗的危险,作家似乎已变成与名利紧密挂钩的职业。

路遥身后的15年,有人不禁提出了这样的假想:当初对文学有着宗教般虔诚态度的路遥如果活在当下,会是怎样?曾任《长安》杂志主编的作家子页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假如路遥活着,他一定去旅行。”

对于路遥式的清贫,该坚持还是摒弃?这样的问题在陕西作家圈内展开疾声呼吁。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陈彦认为,目前作家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物欲世界对作家精神世界的围追堵截,如果自身站立不稳,既渴慕着精神的不朽,又瞻前顾后地寻觅着与市场的短兵相接,那么最终容易把作品搞得非驴非马。

对于一些作家也应该学会面对市场的观点。青年作家黄海的观点颇为尖锐,他认为,作家在创作中面临的困境远比生活中面临的困境要大,它是生活所不能克服的,它越来越多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文化、体制、经济等。作家创作的任务不是去克服这些问题,更不是去解决这些问题,恰恰相反,它是让作家把这些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和焦虑带进思想的迷宫。“卡夫卡、博尔赫斯、福克纳他们克服自己写作中的困境了吗?很显然,他们的作品告诉了我们答案——他们没有。为什么我们中国式作家的作品总是要克服自己所遭遇的困境呢?这是个伪命题。”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路遥 作家群体 前苏联文学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