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宗教情结
苦难是他命定般的人生内容
苦难是路遥人生的主题词,苦难对于路遥具有浓厚的宿命色彩,是一种命定般的人生内容。但路遥能够超越苦难,把苦难升华为对于人生世界的整体性哲理感悟,具有了悲天悯人、博大宽广的宗教情怀。于是,一种具有浓厚宗教意味的心理机制就得以形成了。路遥并非是一个对宗教感兴趣的人,他曾公开的宣称自己“是一个绝对的无神论者”!。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无论就宗教文化的实际经历而言,还是从宗教理论的系统探究来说,路遥都显然属于那种最不具有宗教文化背景的人。但是,在路遥及其创作中却体现了强烈的宗教精神,进而在作家的创作心理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持久的宗教情结,成为创作中比较稳定的心理定势与情感指向。对于作家来说,“情结”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彭定安所指出的:“情结,是情感化的,是心理化的,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和意蕴的化身,因此,更有利于灵感的产生,更适宜于文学艺术的表现。因此,也就成为创作心理的重要内涵,艺术思维的重要结构和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缘了。”
极度痛苦中“产生了一种宿命感”
路遥是一条硬汉子,他从来就不服输,从来不向命运低头,但在他的意识世界里又存在着强烈的宿命意识,有时甚至相信命运。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对在二十岁左右“很可能在故乡寂静的山间小路上行走的时候”所萌生的一定要在四十岁之前干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的念头,视为命运之神的暗示,并且因此而灵魂颤栗,成为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契机。对此,路遥还进一步引申出“人和社会和许多重大变数,往往就缘于某种偶然而微小的因由”这样的宿命论思想。
有时,人对命运的相信也是迫于无奈的。尤其是生命之流细弱的时候,不得不借助一种虚幻的东西诸如神灵等的救助,其实是一种安慰,是心理诊疗剂。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由于体力透支太大终于病倒。此时,一向不重视医药的路遥“对医药产生了一种迷信,不管顶事不顶事,喝下去一碗汤药,心理上就得到一种安慰,然后闭目想象吃进去的药在体内怎样开始和疾病搏斗。”他崇拜药物,其实是对生命的珍惜,是为了完成伟大事业而不得不关心身体的心理需求。但与此同时,他也想到了死亡,想到了生命可能将走向终结。在极度的肉体和精神痛苦中,路遥油然而“产生了一种宿命感”,并将自己和曹雪芹、柳青这些文学大师的悲剧命运联系在一起证明自己悲剧的必然性,最终得出“这确是命运。……人是无法抗拒命运裁决”这样的悲观结论。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