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路遥:“文学”的殉道者

2012年11月17日 12:12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2007年11月17日,作家路遥逝世15周年纪念日。当天,陕西文学界众多知名作家及热爱路遥的读者冒雨聚集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表达哀思。同一天,在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路遥文学纪念馆正式开馆。

连日来,各大网站也纷纷开设了路遥纪念专题,众多网友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这位英年早逝的黄土地之子的哀思之情(据《人民日报》)。15年过去了,社会对路遥的怀念并没有减少,“路遥是极为罕见的文学事业的献身者、殉道者”的时代感叹反而日益增多;《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也一版再版。我们只能说,路遥已融化成中国现实主义创作的一座令人敬仰的丰碑。

殉道者一般都具有“违逆时代,反叛世俗”的特点,路遥及其所坚守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受诘问。改革开放初始,荒诞派、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等崇洋气息很受推崇,现实主义创作被批评为“土气”“过时”等。但路遥始终坚持“为人民写作、为现实写作”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与火热的改革生活紧紧融合。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中,路遥说道:“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常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15年后的今天,当热闹纷纭的各种文学流派都已热闹不再的时候,《平凡的世界》却常青不老。路遥的“颠覆潮流,坚守自我”是一种观念殉道,但是给社会创造了美好的精神食粮。

科学史上的布鲁诺是殉道者,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科学学说,路遥何尝不是如此呢?请允许我引述人们对这位殉道者的描述:“他常引柳青‘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的名言勉励文学的爱好者,也以此自策自励。他常劝一些文友,别把身体看得那么重,别太在乎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正是这样做的,他以“像牛一样劳作,像土地一样奉献”为座右铭。”在《平凡的世界》写作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路遥找来了10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计本,没明没黑开始了这件枯燥而必须的工作,一页一页翻看……待《平凡的世界》完稿,这位40岁不到,原本铁塔般壮实的汉子,两鬓已新添了许多白发,满脸皱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看上去全然像一个老人。

同样有在陕北生活的经历,同样是陕西文坛上著名的作家,作品中同样有着陕北高原的味道,很多人曾对比过路遥和高建群,但高建群告诉记者:“对于陕北文学来说,路遥永远是第一小提琴手。路遥所以被我们时常念叨,不能忘记,正是一种‘殉道’精神,他的口头禅是‘对自己要残酷’。在陕北高原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上,一代一代地横七竖八地躺倒着许多的失败者,但是还要有人继续走通高原。这就是路遥的意义。而对于文学来说,谁一旦被文学所绑架,谁就注定这一生充满苦难。陕北有一种习俗叫‘献牲’,年节了,猪啊羊啊抬到哪里去?献给山神土地。而对于作家来说,他是把自己当做祭品献给缪斯。”

这就是文学殉道,将文学创作当作了严肃、神圣的工作,当作精神的顶礼膜拜,当作了义无反顾的精神抉择。文学就是高山,自己在用毕生的精力攀登。有了这种神圣观念的支撑,作家才愿意将创作当作沉重的“拉犁种地”,踏踏实实,肯于付出,无怨无悔。更重要的是,竟将个人命运、健康状况和喜怒哀乐统统扔到了一边,而将自身应该承担的为时代鼓与呼的责任放到了生命高度,胸中有澎湃的文学火焰,给社会带来热情的文学思考。这是一种真——吐血的真;这是一种爱——死去活来的爱。如此他笔下的人物才充满了活力和血性,而被读者爱戴。

由此,想到了当今的作家。文化市场引入市场经济后,有些作家“春心萌动”了,用乌烟瘴气的性描写和露骨下作的文字蛊惑读者,对健康的文化阵地造成巨大的摧残。还有的作家,总希望通过创作带来财源滚滚,前几天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有些青年作家的创作竟然是“写作对他们而言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体验。或许只有当经济紧张时,才会提笔伏案”。当作家将利润和经济回报当作创作惟一目的之时,作家自身应该担当的公共知识分子和“为民众请命”的社会责任就可能会受到污染和影响,出现惟利是图的创作倾向。作家成了牟取私利和社会功利的生动道具和舞台,作家应该具备的文学光彩和人文精神受到抑制和挑战,让人心痛。

文学殉道者——路遥,不正是当代作家的楷模吗?这面“当代作家的精神镜子”,可以映照出很多“文学匠”的“小”和“麻木”!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路遥 平凡的世界 殉道者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