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发端: 公共精神 赢取公信 |
|
公共知识分子这一名词正式使用是在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其共同标准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其中大学教授、作家、媒体人占了绝大部分。公知们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所以非常关心一些所谓的公共事务,自认为是真正排除个人利益干扰而站在集体或公共利益的立场上发言。所以人们发现公知们在很多问题上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批评政府,因而赢得了较高的公信力。【详细】 |
|
“公知”异化: 走下神坛 动辄得咎 |
|
在网络逐渐发达以后,与“专家”、“教授”等词汇一样,“公知”也渐渐成了带贬义的词汇。在很多语境中,“公知”往往成为到处乱喷、水平不高、道德至上、居高临下的代名词。他们甚至遭到关于动机的指责,一些观点相左者认为他们“被外国收买”、“搞乱中国”等等。一方面,公知们虽然具有一些专业知识,但也不可能覆盖所有领域。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公知年龄偏大,接受教育较早,知识相对也会比较老旧,有时跟不上现实的发展,也时不时会提出一些不靠谱的建议。【详细】 |
|
“公知”危险: 网络时代 无处遁形 |
|
微博开启了真正的网络自媒体时代。微博使得公知和普通人的话语权差距一下子拉平,不同阶层的人们有了平等交流的权利。原本似乎“高高在上”的公知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微博上被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和推敲,并反复接受不同观点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公知的一些知识、视野不足的毛病,一些不妥的举动,甚至是应对公众时公关能力的不足,都被放大了。一些原本并不严重的错误,加上一些观点对立人士的攻击,就成为了“公知”群体的“罪证”,而影响了整体的信誉。
【详细】 |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