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公知在中国的演变

2012年06月19日 23:05
来源:雅虎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公知”一词大范围使用始于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

公共知识分子,顾名思义就是经常就公共议题发声的知识分子。自从有公共媒体以来,就有公知的存在。民国年间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就是早期的公知。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文革中被普遍打压的知识分子阶层重新凝聚起来,公共知识分子也在重新形成。虽然当时不使用公知一词,然而如北岛等人,也被后来的人们认为是公知。

公共知识分子这一名词正式使用是在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其共同标准为:

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公知往往是一些占有话语权的知名人士

由于“公共知识分子”概念兴起的时代仍然是传统媒体占主流,因此媒体上的发言权也仍由那些带有头衔的“知名人士”所掌握,其中关心公共事务的就很容易成为公知。从历年的“公共知识分子”名单中可以看出,大学教授、作家、媒体人占了当中的绝大部分。而且这类人群,尤其是大学教师,一般还具有某一方面(通常还是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他们的发言水平能够有保证,也更具信服力。

公知之所谓“公”,主要是他们的价值立场“为公”,公知们往往以公共利益代表自居。公知们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所以他们非常关心一些所谓的公共事务,自认为自己是真正排除个人利益干扰而站在集体或公共利益的立场上发言的。所以人们经常发现公知们在很多问题上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批评政府,因而赢得了较高的公信力。这些公信力激励着公知们的道义担当。

“公知”一词逐渐被异化,反而成为了带贬义的称呼

在网络逐渐发达以后,曾几何时,与“专家”、“教授”等词汇一样,“公知”也渐渐成了带贬义的词汇。在很多语境中,“公知”往往成为到处乱喷、水平不高、道德至上、居高临下的代名词。他们甚至遭到关于动机的指责,一些观点相左者认为他们“被外国收买”、“搞乱中国”等等。

公知确实有的水平不高

事实上,“公知”一词的污名化以及这一群体遭到批评,当然有他们自身的责任。一方面,公知们虽然通常具有一些专业知识,但是也不可能覆盖所有领域。在一些新闻事件的判断和评论上免不了过于依赖直觉。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公知年龄层次相对偏大,接受教育较早,知识相对也会比较老旧,有时候会跟不上现实的发展。所以公知们虽然心系社会,也时不时会提出一些不靠谱的建议。

例如去年于建嵘教授发起“微博打拐”活动,发动网友拍摄街边的乞讨儿童,上传微博并报警,并希望立法禁止儿童乞讨。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他们本没有权利无端怀疑并强迫检验,也无疑侵害了很多非拐卖儿童正常乞讨的权利。在药家鑫一案中,一些法学专家“废除死刑”的呼吁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其他一些事情上,公知们也常有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过多呼吁政府管制的毛病。

另外,不少公知都身处政府供养的学术机构,加上年龄、视野的局限,也使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批判力度、深度都有所不足。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公共知识分子 公知 知识分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