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文艺片的小高潮:弃儿真的进入青春期了吗

网友评论()2015.11.2 第219期 作者:萧然

导语:10月份的中国市场有一股小成本文艺力量吹来了一阵清风:从《心迷宫》到《喜马拉雅天梯》,从《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再到《山河故人》的重磅收尾,尽管在票房成绩上仍旧无法和IP、粉丝、好莱坞的各种商业电影分庭抗礼,但其所赢得的良好口碑和呈现的创作势头,无疑是秋季院线上亮眼的一幕。评论人萧然认为,过度商业化的市场环境是国产文艺片步履维艰的根源,而缺乏引导的电影观众则在无形中削弱了文艺片的助力,观众看似消费的主体,却无形中是被市场牵引的。国产文艺片若想得到发展,除了需要更多有价值的平台输送新鲜血液、赢得舆论声势,还需要在宣传发行上扩宽思路,引导更多观众进行选择。小成本不能以资金短缺作为放弃宣发的理由,因为这种无奈的放弃无异于“自废武功”。

2015年10月中下旬,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一个文艺片小高潮,三部国产文艺片登陆院线,票房成绩喜忧参半,在命运不尽相同的背后,也殊途同归地昭示了中国电影市场中的文艺片的生存现状。过度商业化的市场环境无疑成为了国产文艺片步履维艰的根源,而缺乏引导的电影观众也在无形中削弱了文艺片的助力。在整体的电影市场环境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情况下,国产文艺片该何去何从?吸引投资的新模式或成为文艺片改变命运的曙光。

文艺片:中国电影市场的殉道者

在错过了冲击奥斯卡的上映档期后,《山河故人》终于在十月末上映。对于导演贾樟柯而言,片名似乎又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含义——要知道他上一部登陆院线的作品已经要追溯到六年前的《二十四城记》,而九年前携金狮奖上映却惨遭票房冷遇的《三峡好人》与两年前上映前夕遭封杀的《天注定》也同样记忆犹新,而这又是哪个第六代导演没体会过的苦涩?这些在国际影坛屡获佳绩的电影人在坚持艺术理想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作品成为电影市场殉道者的命运,不愿被市场宰割的陆川、宁浩等导演早已投身到商业电影的怀抱,而以贾樟柯、娄烨、王小帅为代表的中流砥柱却仍在坚守着艺术的底线,但这样的选择又意味着必须与电影市场继续做着艰苦的抗争。

但这一次天平似乎终于朝贾樟柯倾斜——首日排片率高达10%和前两日票房逾千万的数字都预示着《山河故人》的市场表现有望令贾樟柯“一雪前耻”。但在票房取得突破的背后,也应看到一向视角犀利的贾樟柯这一次更多的选择了诉诸于情怀,不能不说是在《天注定》后在创作题材上对市场的妥协,在艺术与市场间寻求平衡可能是任何文艺片导演为了生存下去终究无法绕开的无奈之举,而对于更多成名已久的文艺片导演们而言又鲜有贾樟柯这般苦尽甘来的幸运。

相比于《山河故人》,稍早上映、同样口碑不俗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却难以在票房上与之相提并论。除了投资规模与导演、演员阵容的明显差距外,最高不超过0.2%的超低排片率也反映了这部“三无”文艺片的市场认可度,上映一周后仅有几十万的票房成绩也就在预料之中。而这部电影却恰恰成为了许多登陆院线的文艺片共同的命运缩影——不被院线重视,不被观众认知,最终成为票房的牺牲品。得以在院线上映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胎死腹中的文艺片要面对何等的境遇。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数字已经连续几年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但是在“形势喜人”的背后,又让人没办法发自内心地展露出笑容——即使是取得票房突破的《山河故人》在众多商业片面前也变得相形见绌,那些动辄贡献几亿十几亿的票房大户不是好莱坞大片就是国产商业片,国产商业片更是露出了欲与好莱坞分庭抗礼的獠牙。但当我们提及“谁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艺术贡献”时,那些不可一世的国产商业片却又纷纷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带着盆满钵满的票房收入夹着尾巴逃走,有朝一日再换上一副新的面孔如法炮制。

诚然,电影市场的繁荣必将推动整个电影事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流放到荒芜之地。即使在电影产业高度商业化的好莱坞,也始终为文艺片(包括独立电影)保留着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独立院线与艺术院线成为区别于商业院线的重要组成,又能依托于艺术委员会等政府部门以及基金会等民间组织共同的资金支持。多元化发展,商业与艺术并存,成为了好莱坞坐上世界电影产业头把交椅的根本所在。

反观中国,艺术(独立)院线仿佛停留在石器时代,湮没在滚滚袭来的不断增长的商业院线大潮中。可以说,中国的文艺片这个“弃儿”只能被寄养于商业院线这个“后妈”的势利之下,所遭受的冷遇也就不言自明的了,低得可怜的排片率就像是一桌丰盛大餐被商业片瓜分殆尽后所剩无几的残羹冷炙,支撑着文艺片食不果腹地苟活。也就难怪王小帅在《闯入者》上映遭冷遇后发出那样一番真切的感慨,在呼唤观众力挺的同时,也恳求“后妈”能多献出一丝“关爱”。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观众作为世界电影市场中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也在电影市场的运作下被消费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影早已走下了艺术的神坛,成为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文化消费产品,观众看似消费的主体,却无形中被市场牵引着而在利益的驱使下,电影作为一种消费形式也愈加的商业化、娱乐化,观众也越来越习惯于坐在影院中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享用着由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肆无忌惮的欢乐制造出的精神爆米花,使得电影沦为毫无文化营养的快餐。面对这样的消费群体,国产文艺片所处的窘境也就不难理解了。

低成本文艺片或迎来曙光

既然观众是可以被市场所引导的,也就意味着处在劣势地位的国产文艺片并非没有逆袭的可能,十月中旬上映的《心迷宫》便是这样一个例子。

作为一部与《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同为“三无”电影的低成本文艺片,《心迷宫》的处境可谓更加艰难——在题材上完全摒弃了所有商业元素的同时,两度因为资金问题而无法开拍与完成后期制作。似乎在这部电影问世前,我们就已经在它身上依稀看到了许多市场前景黯淡的“殉道者”的影子,但幸运的是它并没有赴其后尘。影片先是在上映前获得了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和提名,随后又在国内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大放异彩,因为国内众多业内人士的参与,获得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两个重要奖项的《心迷宫》在得到了业内认可的同时也得以被口口相传,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后来登陆院线取得逆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为政策原因而改名的《心迷宫》(原名《殡棺》)从某种程度上规避了影片本身沉重阴暗的元素,拥有了更强的票房亲和力,尽管在排片率极低的情况下,这种改变对票房的助力仍不足以改变大局,但对于一部投入仅有170万的文艺片而言,取得近千万的票房表现已经算得上惊艳。

我们可以看到,《心迷宫》的成功得益于自身卓越的艺术水准,也有着几分运气,当然,改变其命运的关键还是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业内人士的肯定使得其扭转了不利的市场位置。而FIRST青年电影展有望成为优秀低成本制作与青年才俊得以被挖掘的“黄埔军校”——另一位从该影展走出的青年导演郝杰也开始在影坛崭露头角。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更多这样有价值的平台来输送新鲜血液。

当然,凭借业内的认可而获得舆论声势的捷径并不是所有低成本文艺片都能够实现的,在保证自身水准的前提下,宣传与发行无疑成为能否登陆院线以及票房表现好坏与否的最关键一环。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这却是许多低成本制作共同的难题——电影的制作资金尚难以为继,宣发则成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存在,而这种无奈的放弃无异于“自废武功”。

诚然,小制作影片的宣发无法与好莱坞大片铺天盖地的“地毯式轰炸”相提并论,但仍是创造票房逆袭可能的不二法门,与《心迷宫》同档期上映的《喜马拉雅天梯》的宣发手段值得借鉴。后者作为一部纪录片,票房前景更加不容乐观,宣发几乎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在无钱宣发的困境下,方兴未艾的电影众筹模式令《喜马拉雅天梯》绝处逢生,影片凭借不俗的表现,筹得超过四百万的宣发资金,同时在曾运作过《大圣归来》的宣发团队的助力下,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对于鲜有在国内院线上映的中国纪录片而言已经取得了难能可贵的突破。

对于后来者而言,《喜马拉雅天梯》的成功是完全可以复制的,而这种以影片的拍摄制作水准作为砝码的吸引投资的新模式无疑也为那些低成本的良心之作提供了更宽广的生存空间。也许下一个《心迷宫》式的成功不再只能通过好口碑去创造,千千万万仍在夹缝中求生的中国电影人与文艺片或许将会迎来希望的曙光。

萧然,80后,从事影视行业,编剧,撰稿人。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萧然,80后,从事影视行业,编剧,撰稿人。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