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逝世40周年:博雅文化人的童真理想国

网友评论()2015.9.14 第201期 作者:王基宇

导语:1975年秋,"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病逝,距今已有40周年。作为游艺于美术、音乐、文学、教育、宗教、社团多个领域的博雅文化人,丰子恺一生中的一百八十余部著作长期贯穿着两大突出特征,一个是童心童趣的气氛,一个是自然情境的流露。丰子恺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师徒二人在佛教文化与日本经验的基础之上,探寻并发扬了一种非政治的东方主义价值,达成了走向"儿童感"的创作共识。故而丰子恺笔下人物无论年龄大小均似有淳朴童心,既排斥基于欲望的伦理,亦反对过分抒情对日常生活的撕裂。丰子恺漫画中的留白与边角之景还敞开了自然情境的来临。就像其笔下的"红领巾"升五星红旗,没有自然之春风的吹拂,红旗便无法迎风飘扬。我们这些"新中国人"回忆起养成我们德性的童年时光,孔子"吾与点也"的理想国似乎也在那神秘的春风中复现了。

丰子恺自画像

丰子恺的仪容很有趣,头上是打理得很精致的现代男性发型,腮下却蓄着绵长的旧文人式胡须。其时代前后的文化人,李叔同、熊十力、马一浮、陈寅恪、钱穆等,理了新式发型便不蓄长须,蓄了须便不留新式发型,似有时代之隐秘规律。而与丰子恺仪容近似还有一位名人,便是西安事变之前的周恩来,他在作为中共代表去参加西安事变谈判时,便剃掉了留了十年的胡须,仿佛这仪表也与抗战形势和中国现代历史有着十分要紧的关系。据我所知,颜值牵动着杂众的嬉戏,而仪表则面向着世界的秩序。

博雅一代与文化法权

作为游艺于美术、音乐、文学、教育、宗教、社团多个领域的博雅文化人,丰子恺面临着一系列现代问题的挑战。在传统文化秩序中,文化精英的创造以"品"而得位,作品本就是天道通过人品质的差异性而生成的涌现;向上而贡,向下而赐,同道友之,文化以有限而具有识别保证的方式传播。在传统中国遭遇现代国家的强力冲击后,文化人意识到虽然中国文化本身是善好而有力的,但旧制度秩序无法以文化激发出人民足够当量的智与勇以反抗帝国主义。随着科举废除,文化人的位格秩序迅速衰落,通过出版和展览,让文化进入都市民人生活,融入并塑造社会性的善好,从"文教"走向"文艺",成了时代命题。

丰子恺笔下的弘一大师

丰子恺1898年生于浙江崇德,1914年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师从三十四岁的李叔同。次年,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新青年》杂志于上海创刊。此时中国政治前路虽不明朗,社会文化形态却马不停蹄地万象更新,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新文学、新音乐、新戏剧、新美术、新教育开拓出各种公共空间,对于文化人来说,吸取新媒介的力量已成为必然之形势,而新技艺背后以何种价值作为最高文化法权,则是有志之士必然要追问的。

对于文化的最高法权建构,康有为力主以孔教为国教;而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先锋引入"德先生"与"赛先生"作为政治方法与知识方法与之争锋相对;而同为新文化运动阵营的鲁迅创造出一种否定性的启蒙经验,将现实脱离日常感转化为绝望荒诞的出离力量。李叔同身为新美术、新戏剧、新音乐的通才达人,在思想成熟后便探寻一种非政治的东方主义价值,其中便包括佛教文化与日本经验,这条脉络也延续在丰子恺身上。

"子恺漫画"与日本经验

中文世界中"漫画"一词,来自丰子恺1925年首次于《文学周报》发表的作品"子恺漫画",由郑振铎定名。丰子恺1921年游学于日本,图像感觉深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影响,竹久梦二为日本漫画(Manga)从浮世绘转向现代漫画做出了重要经验贡献,其哀愁婉约的大眼美少女图式在后世成为了日本通俗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丰子恺的画作继承了梦二的"人情风景",在不构成明显叙事的图像中置入浓郁的世俗情感,以自然风景漫入画面为起兴,制作出具有十足的当代气息与人伦亲切感的艺术经验。

与梦二以及日本浮世绘所不同的,是丰子恺漫画中绝少有男女情爱主题的情境。日本漫画由传统社会"喜闻乐见"的民俗图像走向现代的过程是不断浪漫化、情欲化、抒情化的过程,浮世绘中的性爱主题描绘往往简单粗俗,仅有蛮横的器官表现与质朴憨直的身体状态。从梦二开始,日本漫画中的欲爱便强化了情感的复杂性,画中之情走向了"难忘之情",而不仅是"快乐之事"。丰子恺的漫画虽有人情冷暖,却与欲爱无缘,笔下人物无论年龄大小均似有淳朴童心,既排斥基于欲望的伦理,亦反对过分抒情对日常生活的撕裂。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日本文学、夏目漱石与俳句美学,影响着丰子恺的创作。其散文娓娓道来,于日常中充满想象力,有所批判而又拥有寓言式的节制,富有精妙哲理而又无形而上学的强硬绝对,在日本文人力所能及之外带有透彻的如玉温良,在高手如云的民国散文中可作奇观。而俳句美学的简练、清楚、有效,在其画作中不无凸显,其首次发表的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便是俳句的图像表达,即便日本文人为俳句作画,也少能达到这般品格。

婴戏传统与儿童主义

丰子恺漫画题材繁多,其长期贯穿的突出特征,一个是童心童趣的气氛,一个是自然情境的流露。选择儿童来表现,继承了自古的"婴戏图"绘画传统,自唐有张萱、周昉,宋之苏汉臣、李嵩,"婴戏"体例便成为中国画一重要支流。中国传统人物画,对应不同创作手法,即不同仪表、身姿、布局、笔墨,有政治主题、宗教主题、道德主题、文人主题、宗族主题、女性主题等,但多数均以成人在世界秩序中的有力显现为神采。婴戏题材则是一种更为民间所"喜闻乐见"的画种,表现孩童未受规训的活跃身姿与无拘无束的心灵状态,是一种少有的非秩序化的图像经验,除了唐宋大画家着墨于此,明清市民社会大发展时亦通过年画印刷走入万千世俗百姓家。

西方绘画中主要的儿童经验一为圣子耶稣,二为小天使,三为贵族少年,少有寻常人家自由嬉戏的天真儿童。除小天使有时烂漫活泼,圣子与小贵族们则以庄重神圣的气质为贵。这种经验路径同样反映在当代西方作品中,影视剧与音乐表演往往凸显超越年龄的老成庄重少年,似乎这种反差越不自然越有神圣附体的气氛,电影《钢琴课》中11岁的小演员安娜·帕奎因甚至因为表现这种形象而获得奥斯卡提名。丰子恺绘画中的儿童形象既无有西方神童的成熟老练,也未有今天竟成一东亚经验法权的"萌";"萌"的经验始于梦二式的大眼美少女,人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萌"即是高度外放的夸张情感或情欲,是一种冲破自然秩序的抒情。丰子恺发现常情之美,而反对无节制抒情,儿童的眼神一笔带过,同时保留着淳朴的静止与动态。庄子笔下的混沌被凿七窍而亡,当"萌"被过度滥用而沦为"卖萌",那便只剩烂贱的自作多情。

 

丰子恺画、弘一法师书《护生画集》

丰子恺选择儿童来表现,不仅仅是对多子多福观念下大众兴趣的迎合。受李叔同的影响,丰子恺于1927年皈依佛门。李叔同出家后,绝少创作具象作品,因为无论新美术、新戏剧、新音乐,所谓形式创新,在佛理看来无非着相之下乘法门。李叔同出家后唯一参与的社会文艺活动,便是1927起参与编定撰文丰子恺的《护生画集》,这本画集的诞生标志着师徒两代在艺术与美学观上达到了最高意义的契合。李叔同出家前是世所闻名的文艺通才,出家后继续进行探索的文艺形式唯有书法,"李叔同的前后期"是书法史上的公案,出家前其多习北碑,浓烈刚健,以硬标准看也是出类而拔萃,出家后抛弃了固有章法,超出了书法常规评价体系,虽有清新超脱之审美经验,就写字来说却像儿童所写,返璞归真圆融稚嫩,亦有很大争议。齐白石的绘画虽然也常被当作"儿童题材",但笔墨功夫的老辣淋漓纸上;李叔同否定的不仅是笔下的题材与张力,而连功夫都藏起来了。走向"儿童感"是丰子恺与李叔同的创作共识,背后似乎亦有承载至高价值的文化法权。

新中国人与春风留白

国庆节

从《论语》著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来看,儒家最高的政治真理在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也正是丰子恺笔下常见的情境;道家的儿童崇拜世所皆知,以其天真自然为贵;佛家无欲的要求,也在未发育的儿童身上得到体现。这些都是三教之"旧三统"的共识之道,对于文明救亡中的中国而言,如何面对世界而认识自身品质,则是一代文化人无限迷茫而又持续探索的主题。辜鸿铭在其名闻各国的演讲活动中,逐渐确立起一种中国人精神的表述框架——

"中国人最优秀的特质是当他们过著心灵的生活,象孩子一样生活时,却具有为中世纪基督教徒或其他任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所没有的思想与理性的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著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精神》)

这种儿童精神说,既是对中国这一数千年文明于近代在政治上频遭挫折的辩解,亦是对文明新生的激励和鼓舞。从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到李叔同、丰子恺的"儿童主义"美学,再到辜鸿铭的"孩子精神论",无不反映出不断复现的儿童形象已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精神原形。

儿童必将长大,民国一代对儿童的关注,实际是对“新中国人”的关注;这样的一辈儿童,怎样成长为新成人,并组织出一个富强博雅的新中国。新中国建国后,作为民国闻人的丰子恺即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潜心翻译《源氏物语》等各国文学名著,描绘新时代生活的漫画作品也陆续创作发表;文革时因欲加之罪而受到冲击,一度陷入悲观,但其创造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图像还是在新中国广为传播,雅俗共赏。1972年,丰子恺被平反,1975年秋罹患肺癌逝世,作为美术家、翻译家、文学家,其一生出版著作竟达一百八十余种,其志其勤,堪为博雅文艺人之后世楷模。

一轮红日东方红

社会主义的儿童教育是直面国家与共产主义理想的,但丰子恺漫画中的留白与边角之景敞开了自然的来临;就像其笔下的"红领巾"升五星红旗,没有自然之春风的吹拂,红旗便无法迎风飘扬。作为一种政治美学经验,丰子恺新社会图景中对春风的敞开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新中国人回忆起养成我们德性的童年时光,孔子"吾与点也"的理想国似乎也在那神秘的春风中复现了。

王基宇,《先进》主编,"阎王爷之怒"乐队中阮演奏员,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硕士,文化评论作者。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王基宇,《先进》主编,"阎王爷之怒"乐队中阮演奏员,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硕士,文化评论作者。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