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裤裆藏雷的可能性:暴力的中国式宣泄

网友评论()2015.5.22 第159期 作者:曹寇

导语:电视剧《一起打鬼子》中出现摸乳摸裆、裤裆藏雷的奇葩情节,继手撕鬼子等雷人剧情之后再次刷新了抗日神剧的底线。为什么抗日神剧在中国越骂越拍、越拍越雷,为什么鬼子在中国总是死得那么出乎意料?评论人、作家曹寇认为,暴力在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并且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在暴力的宣泄中还满足着性本能的快感。然而当代中国荧屏,暴力不宜展示,只能集中在武侠和抗日题材中。抗日暴力的天然正确性,是现实政治生活中最佳最常见的仇恨发泄方式,它的不断被使用仿佛是一种虚拟的殴打减压游戏。

从阶级斗争学说来看,人类历史就是施暴与抗暴的过程。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表面看来,人类确实一直在呼唤和平,不过,鉴于人心和人际的复杂性,微观上的和平几乎是不存在的。就好比《甄嬛传》,其实也是一部极其暴力的电视剧。《西游记》里上界的神仙们确实和平,没有人际的复杂和黑暗,孙悟空每次上去搬救兵,所看到的都是他们乐呵呵地在一起下棋喝茶。但如果仔细想一想,你过上了那样的神仙日子,即便长生不老有不死之身,你可能也会因罹患抑郁症而想尽一切办法自杀。因为太无聊了。所以孙悟空一来,神仙们的表现都是眼睛一亮,然后跟雷锋似的兴冲冲地由大圣前面带路下到了凡间,免不了一番打杀和降服。唐僧师徒的磨难可能才是他们赖以活着的一个动力。

可能确实如此,暴力才是唯一“正确”的存在方式,并委实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一如崇祯年间北京人民争食“汉奸卖国贼”袁崇焕的肉。其快感程度级别很高,据说还有人能从暴力中获得性高潮,这等同于表明暴力和本能之间是相通的,是本能之一,或者是实现本能的一个通道。所以说,暴力有时还是需要限制的,所谓“限制级”。但限制本身就是一个悖论,限制的存在不断表明,突破某个“限”又总是必须的,乃至是“合法”的,就好比以暴制暴的暴力革命。

暴力不仅体现于昆汀电影里的血浆和残肢,体现于《檀香刑》这样的诺贝尔著作,也几乎遍布于所有的文艺作品之中,就算平淡谦和如汪曾祺,《大淖记事》中十一子还是被坏人打成植物人了。可以说,暴力就是现实,几乎就是雨果所说的“悲惨世界”的根源。具体到当代中国荧屏,有鉴于许多暴力生活不宜宣示,电视剧所能表现的暴力画面,基本上就集中在武侠剧和抗日神剧之中了。大概也唯有这两个外观暴力(打斗和血腥)是可以躲避“暴力审查”,成为中国荧屏的“永恒母题”。武侠作为一种准神话已不用多说,确实也没人当真。抗日倒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史实”。抗日几乎是当代中国能宣示的唯一比较正确的暴力,也是目前为止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最佳最常见的仇恨发泄方式,它的“天然正确性”早已毋庸置疑,它的不断被使用也仿佛是一种虚拟的殴打减压游戏。这可能才是继嘴啃手撕鬼子饱受嘲笑后裤裆藏手榴弹也“可以”的原因吧。

对于《一起打鬼子》这段被誉为奇葩的桥段,初看我倒是觉得非常棒。它的情色指数在我看来远远超过袒胸露乳,这在中国荧屏上绝无仅有的,算是一个可喜可贺的“突破”。我相信导演和编剧也被这个桥段所打动,演员表演看上去也身心投入充满激情。它明确地告诉我们,打鬼子的人并非只会打鬼子,他们到底还是个血肉之躯,不仅有饱满的胸部和俊俏的脸蛋,而且情欲不减于总是强奸中国妇女的鬼子。这确实让我眼睛为之一亮。可惜之处在于,该桥段中情色仅是表象,仅是用来蒙骗皇军的战斗策略。先摸乳,才能借由不给鬼子摸只给老公摸导引出摸裤裆,摸裤裆才能摸出一枚手榴弹,然后,同归于尽,回归到暴力抗暴的主旨上去。也就是说,这仍然是一场披着性爱外衣的血腥战斗。“日天皇老娘”这种语言暴力除了涉及中国式司空见惯的口淫攻击法(恰恰还能够“更加真实”),亦可强化表达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

这里需要探讨一下常识问题。我的一个朋友在看过这段视频后提出了两个问题:1、裤裆里怎么藏手榴弹?2、为什么从裤裆里拿出的手榴弹是干燥的?关于第二个问题他甚至还提出了抚摸和亲吻这样的性爱前戏,基于已知的生理卫生知识和性爱经验,是不可能的。而老式木柄手榴弹,就1967年国产的67式手榴弹为标准,重600克,也就是一斤二两,长有204毫米。总之,手榴弹硕大而裤裆有限,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鉴于鬼子打不完,开发一款斗地主那样的打鬼子游戏我看也势在必行(居然没有!)。倘有开发商开发出了该游戏,请别忘了我作为最初动议者的功劳。

曹寇,1977年生。写小说,出版有小说集《越来越》、《屋顶长的一棵树》和《躺下去会舒服点》,长篇《十七年表》,随笔集《生活片》。另有文史作品《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一部。现居南京。

版权声明:《洞见》为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作者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曹寇,1977年生,现居南京。写小说,出版有小说集《越来越》、《屋顶长的一棵树》和《躺下去会舒服点》,长篇《十七年表》,随笔集《生活片》。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