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流行,源自信任和平等的缺失

网友评论()2015.10.20 第213期 作者:吕彦妮

导语:第三届乌镇戏剧节10月15日到24日在乌镇如期举办。由导演孟京辉出任艺术总监的本届戏剧节,增加了更多“前卫”的戏剧,但也导致大量观众中途退场。“看不懂”成了这个时代流行的一句评语,比如不久之前侯孝贤导演七年磨一剑的《刺客聂隐娘》也曾得到相似的反应。剧评人吕彦妮认为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无论中外在思想、审美和艺术创造上并不存在阶梯或隔膜,只是形态不同,而坚定的斗争意志和巨大的精神危机却是同时存在的。“看不懂”是因为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缺少提问与释疑的交流,也因为观众缺乏自我补给和学习的意识。观演关系和世间所有关系一样,信任而平等才是最好的。

由孟京辉出任第三届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的决定,后来直接影响了很多事情。

首先,比先前两年更多的“前卫”样貌的戏剧出现在受邀名单里,国内戏剧导演的作品比例也有所增加(通常人们在介绍他们时总会说他们是“青年导演”,但其实他们真的早都不是二十啷当岁的“青年”了)。孟京辉有点儿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那个坐着羊毛毯子云游四方的吉卜赛人,撂地一坐,袍子里抖落出来各种叮当作响的新玩意儿,都是村里人没见过的。

当然,有比戏剧节变化更快的,就是我们日日身处的环境。一个被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创业风潮和emoji表情包裹挟着的飞速运转的世界。我们习惯于接收八卦和故事,看效果看数字看阅读量,对思考过程和感受情绪一概提不起兴趣。“看不懂”是这一年来最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评语,可以以任何戏谑、嘲讽和不耐烦的口气被说出来,作为我们对某个事物、现象或者艺术创作的评价,这三个字或迟钝,或锋利。

以上现实,直接导致在此地,作品和观众之间发生了激烈而多样的“冲撞”,当中有惊诧、赞叹,也有沉闷、不解。

两部“双开幕”剧作在同一个晚上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遇。一边,是来自瑞士苏黎世剧院的《物理学家》色彩奇绝疯狂荒诞,观众被五颜六色的舞台和浓烈的表演吸引;另一边,是导演李建军的新作《飞向天空的人》在露天的诗天广场上演,全场无对白静默如画的表演呈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图景,琐碎、撕裂,如履薄冰,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席内不时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气氛难以言表,最终,不明就里的人念念叨叨着退场,至剧末,拉拉杂杂走掉了1/4。

但是没关系,什么也没有改变。第二天开演前,等待看《飞向天空的人》的观众依旧从入口处一直排到临近的一座石桥上。李建军也丝毫未根据前日观众的反应做出任何“讨好式”的修改。而新一拨的观众里,照样有呆不住的人,黑场时弯着腰离开。

颇有意思的是,对照和呼应不久便显现。

就在戏剧节第二天,今年最新增设的“戏剧小课堂”上,作为第一位授课大师的《物理学家》导演赫伯特弗里茨就在课堂上不无执拗地说起自己正在经受的困境,其实他的戏在欧洲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有评论一直在批评他的作品--“流于表面”。“但是对我来讲,我就是要把表面的东西演到极致,看看表面之下有什么东西在燃烧。”他言词凿凿。

像是一记隔空的击掌。我几乎都已经听到寒冷的森林里两块木头彼此摩擦燃起火苗,滋滋炙烤的火焰声。事实上,两部剧在舞台呈现上甚至都有些许相似之处,他们都在台上搭起了一个四方的空间,一样的密闭。就像是对我们共存的世界的一种反射。

原来中国、外国(虽然我一直不知道这个不存在的“国家”到底在哪里),东方、西方在思想、审美和艺术创造上或许并不存在什么阶梯或隔膜,只是形态不同。而坚定的斗争意志和巨大的精神危机又同时存在于我们中间。有人诚实地在戏剧舞台上讲出了当下此刻他们的思虑与忧思,有人经过一次又一次勇敢地试错给出了一个目前能够给出的最好的答案。这一切都集中发生着,令人觉得宽慰、温暖。

于我而言,今年的乌镇戏剧节,就是这样一个提问与释疑的晒谷场。作为观者,前所未有的感觉自己拥有观看与理解的自由,一部部呈现方式、主题和风格迥异的作品给了人们能量和本事,可以不再只是被动接收故事和道理,而能够在观看的过程里慢慢学会主动思考和发散。这个过程又并不会使人自负或粗鲁,反而能够理性而平等地对待眼前事物,艺术或者现实。

“看不懂”因此不再会是一件令人恐惧或烦躁的恶语,而成为了自我补给和学习的开端。忘却个人主义,相信人类集体的力量,相信感性,学习审美,专注并且投入。做一个好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在活,一直对其他活着的人好奇,不会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这是今年专程前来为大师班授课的戏剧大师铃木忠志的话。

后来,我看了来自法国、立陶宛、俄罗斯、波兰、荷兰、德国、香港、英国的戏剧作品,每一出都那么好,短短长长,苦乐交融。而更大的幸福来自于当我放下了评判的功利心,世界一下子呈现出某种光明的盛况。像重新拥有味觉的感官可以尝出五味,也像一个口干舌燥的人忽然遇到,一片海。

愿这份了悟也可以让创作者们更安心、更勇敢,坚持该坚持的,别把我当傻子。观演关系和世间所有关系一样,信任而平等是最好。当然了,我且说说便罢,怎么好做艺术家的主呀。

吕彦妮:剧评人。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