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2015.6.30 第168期 作者:叶克飞
引言:日前,中国最顶尖的两大学府北大、清华因为互抢生源,在社交平台上公开互撕、揭发,令人眼镜大跌。专栏作家叶克飞形容此事为“斯文扫地”的高校丑闻,他认为,争抢生源本质上还是体制问题,不仅关乎面子,也是高校的政绩工程,貌似是惜才,实际是为了学校自身的江湖地位和教学经费等利益。层出不穷的中国高校丑闻,与国际完全脱节的招生教学制度、甚至远不如民国时代的中国大学模式,都发人深省:如今的中国大学,还有必要去读吗?
为了招生之事,北大和清华这两大百年学府在微博上互撕,称对方有欺诈行为,甚至花钱买考生。先是北大四川招生组说“某校输红眼之后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又称“某校招生组给文理科前十选择北大的考生挨个打电话,称北大欺骗了他们,不会满足他们的专业志愿……从近5年的历史看,恰恰是某校多次毁约,没有兑现其承诺。请不要继续骚扰北大准新生”。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则以“兄弟,从昨天上午开始,你们就在不断地骚扰已填报清华的某文科2~5名考生,并许以重金”作为回应,还指北大招生组“超越政策,拿钱诱惑考生”,北大四川招生组继续回应,表示“过去五年你们砸钱买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讲吗?”
尽管双方事后都删除了骂战微博,校方也表态反对不文明招生行为,但这场热闹毕竟已经上演,百年学府又一次成了笑话(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要形容这一事件,“斯文扫地”这个词也许最为贴切。这些年来,我们听过了太多大学的丑闻,仅仅在招生领域,各种黑幕就层出不穷,即使是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校花”,往往也是一种变相招生手段,貌似无害,实则恶俗。
比斯文扫地更可怕的是当事人的无所谓态度,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表示,这次微博骂战就像“两朋友在底下喝点酒,随便说点什么,互相骂一骂,不值得关注”。
值不值得关注,往往不是当事人说了算,但做人要不要脸可以自主。中国最知名的两所高校无底线互撕,如此公共事件,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丑闻,“随便说点什么”的说法实在过于轻飘飘。态度上的欠诚恳,暴露的是自身素质的低下。
高校抢生源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公开互撕也非首次。比如2010年,北大公布录取高考状元数后,清华也公布了状元数,但两校在招录状元数据上出现“打架”现象。2011年,复旦大学招生网站上贴出一则《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称有人冒充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复旦取消了之前与其签订的预录取协议,并怂恿考生修改志愿。到了今年,这种竞争似乎更加白热化。
为了争抢生源,两校都祭出了各种“奇招”。有人撰文称,清华招生组为了切断北大与状元的联系,曾经多次将状元请到北京,衣食起居均在校园内完成。美其名曰“参观校园”,实则将状元所有的联系方式全部更换,让北大招生组彻底与其失联。奖学金当然也是重要手段,也正因此,据说有些家长甚至拿孩子的分数为筹码,向北大清华两边要价。热门专业也是校方的抢生源的筹码。
在这样的生源争夺战中,没有哪一方是无辜的,你用阴招,我就得比你更阴,一切只为了抢人。
为什么要抢生源?这是个体制问题。许多人对高校水准的考量,都以分数线为唯一指标。对于北大和清华这样的名校来说,分数线几乎就是生命线,不仅仅关乎面子,也是名副其实的政绩工程。也就是说,抢生源并非真正惜才,其实质无非是为了学校的“江湖地位”和随之而来的经费等教学资源。如此功利的不纯动机,加上大学教育的每况愈下,其“成果”就是伤仲永——这里所说的仲永,不仅仅是昔日高考状元,也包括大多数学子。别的不说,北大和清华这些年来抢来了这么多状元,这么多优质生源,可大师又在何处?诺贝尔奖又在何处?
这当然与高考制度有关。所谓的自主招生形同虚设,门槛极多,高校在集中录取阶段并无自主权,只能根据投档按照分数高低进行录取,如此一来自然唯分数论。至于学生有何特长,潜力如何,高校压根不清楚。招多少状元、多少高分学生自然也成了政绩。
相比之下,美式的自主招生制度合理得多。一个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大学,也有机会拿到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根据被录取专业、学校质量等进行选择。大学之间不会像北大和清华这样互撕,学生的选择完全自由。而且,相比转个专业都无比困难的中国大学,美国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可以自由转学。
我们似乎也有过这样的大学制度,当然,那是早已逝去的民国时代。
谈及民国教育,就不得不提美国教育家杜威,胡适等人都可算是他的传人。对于杜威的教育理念,我不甚认同,但对他的一句话却极其认同——“一件事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为不切实用。”
如今的国内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往往都将“实用”放在第一位,还自以为高明。因此,人文学科往往被视为无用,诗歌和小说自然也在无用之列,至于音乐,除了乐器考级外似乎也无大用。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思维,使得学生沦为工具,缺乏思考和审美能力,不但人生无趣,人生的广度也变得极其有限。
高校功利性的抢生源,与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思维同出一脉。何况,抢生源的不仅仅是高校,也包括中小学。前段时间媒体报道黄冈中学的“没落”时,就曾提到其生源的流失,省会武汉的名校为了抢夺黄冈的优质生源,不但减免学费,甚至还会给贫困学生的父母在校内安排工作。这一切当然也是为了分数,而分数恰恰就是政绩。
相比如今中国高校掌握的资源,民国时的大学真可用一穷二白来形容。1937年,北大和清华的教员都只有二百人左右,教授各一百名左右,较之如今,规模可谓袖珍。但要论国际排名,二者均已列入世界百强之列,远超当下。此外,中央大学、燕京大学和北洋大学等,都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北大的文史、清华的文史和数理、协和的医学、东吴大学的法学专业等属国际知名,还诞生了大批大师级人物。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在种种困境之下,仍然培养出了大批人才。此等盛景,今日只能怀想,而远远无法企及。
民国大学的破格制度远较当下为优。大学既敢不拘一格招人才,也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英文满分但数学15分的钱钟书,国文和历史满分、英文零分的钱伟长,都是破格录取的例子。转校转系也是寻常事,受益者众,其中也有大批日后的名家。如此自信的大学,自然不会为了抢生源而争破头,甚至斯文扫地。
北大和清华闹丑闻,抢生源这事儿并非首例。其他名校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前些日子复旦的宣传片事件。所谓大学精神,早已化为乌有,连起码的廉耻似乎都成了奢侈。
那么,你还有必要读中国的大学吗?在功利性的教育思维下,真正的求学者很难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甚至有被教坏之嫌。
我年幼时,北大和清华是许多人的人生目标,甚至是中国大学的代名词,有着至高无上的意义。可现在呢,如果一个学生在港大和北大清华中选择了后者,甚至会引来许多惋惜之声。旗帜性的北大和清华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国内大学。每当有后辈问我该如何选择未来,我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如果你有能力出国读书,那是最好,如果需要家里支持,而家里又能承担,那也应该去,国内大学永远是你最后的选择。事实也是如此,身边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孩子,他们放弃高考,选择出国,许多人甚至将这一步提前到了高中。
这种局面还反过来影响了国内名校的招生,北大和清华抢生源之所以愈演愈烈,多少也和香港及海外高校在国内加大招生力度有关。某些重点高中甚至出现了超过二百名学生被国外大学录取,仅剩数十人参加高考的情况,这种优秀生源的流失,也加剧了国内高校抢生源的“需求”。
只是,“需求”未必等于合理,热衷于抢生源,甚至丧失底线,不惜斯文扫地的北大和清华,还有比不上它们的其他国内高校,真值得去读吗?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叶克飞,专栏作家。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