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被广泛引申到人生、社会、国家,代表着希望与绝望之间的纠结、冲突与妥协。在钱钟书生活的大部分时代,国人深感陷入“围城”之困,而先生却以其独立思想与独立人格独立于“围城”之外。但关于钱钟书的争议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有人认为,钱钟书自己给自己造了这种神话,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埋头读书、同体制、同大众决裂的“学者典范”。这种神话本身有值得反思的地方。钱钟书是大师,是文化昆仑还是学术工匠,各人心中自是有杆秤。适值先生百年华诞,我们纪念先生,即使其只是爱智的逍遥者。

钱钟书

钱钟书

没有太多的装点,一幅黑白照片已足够:戴着眼镜的钱钟书以其睿智的“钱氏”微笑,感染着仰慕他的每一个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称得上幽默大师的,除了鲁迅、梁实秋、老舍之外,就要推钱钟书了。《围城》的幽默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首屈一指的。

  • 钱钟书
  • 钱钟书的清华毕业证
  • 1936年,钱钟书和杨绛摄于牛津大学
  • 钱钟书和钱基博
  • 钱钟书和钱基博
  • 钱媛给父亲钱钟书的画像
清华国学院的大师们

李洪岩:钱钟书看不起陈寅恪?

钱钟书傲慢?杨绛:曾评吴宓诗集惹误会 两人一度隔阂

1937年3月,钱钟书将题为《吴宓先生及其诗》的书评寄给吴宓,还附了信。信中说寄上书评,以免老师责怒。吴宓看后大为恼火,在日记中写道:“该文内容,对宓备致讥诋,极尖酸刻薄之至。”“谓宓生性浪漫,而中白璧德师人文道德学说之毒,致束缚拘牵,左右不知所可。”更让吴宓怒不可遏的是书评中还“讥诋宓爱彦之往事,指彦为super annuate coquette”(年华已逝的卖弄风情女子)。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子被这样形容,真让吴宓伤心到极点。他感叹道:“除上帝外,世人孰能知我?” [详细]

看书中的钱钟书

黄波:钱钟书必须瞧得起谁吗

钱钟书偏执?一生著作极少言及鲁迅和周作人的内情

钱钟书不提鲁迅,不是一个偶然的习惯问题,而是有意识的选择,这种选择中包含了钱钟书对他所生活时代中的知识分子的总体评价。在钱锺书眼中,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地位是不高的,钱钟书看不起他们。傅璇琮在《缅怀钱锺书先生》一文中回忆,1984年他出版《李德裕年谱》后,因为书名是钱钟书题写,他给钱钟书送去一本。钱钟书对傅璇琮说:“拙著四二八页借大著增重,又四一六页称吕诚之遗著,道及时贤,唯此两处。”[详细]

钱媛画的钱钟书

钱钟书养生经:幽默风趣 淡泊名利

钱钟书刻薄无理?杨绛回忆与林非肖凤打架事件

打人,踹人,以至咬人,都是不光彩的事,都是我们决不愿意做的事,而我们都做了———我们做了不愿回味的事。我有一架晾手绢、袜子的小木架子,站在过道的靠墙处。我的身体在革命男女的操纵下,把那木架子上的五根横棍全撞碎了,架子倒地有声。锺书该是听到木架倒地才出来的。我自己也奇怪,我怎么没叫喊一声。[详细]

钱钟书温文尔雅?亲历者回忆:待人很随和认真做学问

叶老听了我的顾虑大笑着说:别怕碰钉子,有人误以为他清高、傲慢,不对,他待人很随和,认真做学问,知识渊博。[详细]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 陈道明:钱钟书很浪漫 国内没有明星演员
  • 阐述契合理论 梁宗岱比钱钟书早约30年
  • 《听杨绛谈往事》讲述钱钟书的爱情

钱钟书:不趋炎附势 拒赴国宴为摆脱江青拉拢

记者到香港看片时时获悉业时获悉业到香港看片时获悉业时获见认为。业时获悉业到香港看片时获悉业时获见认为。业到香港看片时获悉业时获见认为。[详细]

钱钟书靠做官的同学暗中出力住进部长楼?

钱钟书不是凭自己的本事住进“部长楼”的,而是靠做官的同学暗中出力才如愿以偿搬进新居的。胡乔木此举极富人情味,合情但不一定合理。 [详细]

钱钟书与傅雷之谊侧记

杨绛回忆说:“我们和傅雷家住得很近,晚饭后经常到他家去夜谈。”傅氏自视甚高,但只佩服一个人,那就是钱钟书。 [详细]

《围城》

周泽雄:钱钟书是智慧文学的传人

钱钟书最为人称道之处,一是记忆出众,一是智力超群。这两条,钱钟书的批评者也不会否认,区别在于,他们喜欢改成酸溜溜的表达,比如动辄来上一句“钱钟书自以为聪明”。这类措词,除了折射出批评者的心理晦暗,别无功能。因为,他不见得想肯定一种“自以为愚蠢”的行为吧?

在我看来,钱钟书的突出长处,源自他的绝妙文心。他是智慧文学的传人。[详细]

刘川鄂:钱钟书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真相

钱钟书和父亲钱基博

钱钟书散文的题目叫《写在人生边上》,甘居一个边缘人的角色。作品中没有很多浮躁的东西,没有那些外在的意识强加的东西,纯粹是作为一个写作的爱好者,他并没有意地把文学创作当成自己终身的职业,而是乐趣,所以他写起来非常从容,把他自己的智慧融入进去。[详细]

钱钟书:风华绝代的幽默才子

晚年钱钟书

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他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 [详细]

余英时:钱钟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结晶之一

《谈艺录》

余英时在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逝世后评价说:“墨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结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30)余氏的“终结”说作为对钱钟书盖棺论定式的历史定位,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详细]

钱钟书的生活与爱情

钱钟书杨绛的爱情:妻子 情人 朋友三合一

《听杨绛谈往事》里写道,第一次钱钟书写信约杨绛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订婚。”杨绛则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书信往来,开始了长达六十余年的爱情生活。在杨绛眼中,“夫妻该是终身的朋友,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是能做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对于两人的爱情,钱钟书曾写过一句话赠予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是一种最完美的概括吧。 [详细]

钱钟书文革时被打倒 看管农具成黑面书生

钱、吴二先生是很入境随俗的,干校迁往息县后,钱、吴二先生一起负责看管农具,夏日,他们齐光着膀子,很快全被晒成了黑面书生。到息县不久,我也被定为“五·一六”反革命分子,并隔离审查,大约由于同病相怜吧,我们这一大批“五·一六”分子,与钱、吴等十几位“反动学术权威”,因同被专政,便由共患难,而暗中相濡以沫,大大加深了彼此的感情。[详细]

钱钟书曾拒美国讲课费 称美研究生水平差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详细]

漫画钱钟书

葛红兵:钱钟书信奉乌龟哲学

葛红兵:钱钟书是被神话的“大师”

钱钟书是知识大厦里的梳理人,又是一个传承人,但他没有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一个人物在中国当代获得了这样高的地位和评价,从正面讲我们可以肯定钱在知识上所达到的成就,但从反面讲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荒芜。20世纪中国思想史没有对世界思想史,甚至中国思想史构成新的冲击,没有可以鼎足独立的人支撑起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大厦。在这种情况下,钱钟书的被高评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悲哀。 [详细]

《写在人生边上》

钱钟书甘居一个边缘人的角色

周泽雄:钱钟书熟知各家学说观点 自创新见很难

我们敢于把某些见解自以为得计地写出来,难说不是借助了一把“无知”的巧劲,否则,当我发现任何还算有点意思的观点都已被人成百上千次地表述过了,写作势将难以为继,若强行开张,则会生出专售山寨手机的感觉。我们几乎难以想像,对于熟知各家各派学说观点的钱钟书来说,自创新见是一件何等艰难的事。理解钱钟书,对我来讲,始于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在某些地方理解不了钱钟书,他的某些强项俨然具有外星人的特征,由此,我们领略了大量并世没有第二人会向我们展示的知识风华。一个人如此博极全书,他的知识负重定非常人可及,思想的翅膀随之变得沉重,恐怕也是正常的吧? [详细]

去英国时钱钟书和杨绛

趣说钱钟书的“假文凭”

杨卫泽:钱钟书是我们的文化榜样

钱钟书馈赠给后人的,不仅是他的学术成就,更在于他为后人标示了人生与精神的高度。我们要以其为文化榜样,学习他诚挚朴素、深沉凝郁的爱国情怀,察古为今、述往思来的学术品格,淡泊宁静、沉潜坚韧的治学态度和刚正高洁、狷介耿直的精神风骨。钱钟书先生是我们的文化榜样,他的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献,又广泛汲取西方文明精华,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文化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体系,在世界文化中应有其不可或替的重要位置。 [详细]

钱钟书妙语摘录

晚年钱钟书和杨绛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详细]

钱钟书谈牺牲

■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详细]

钱钟书谈文凭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详细]

钱钟书谈人生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详细]

钱钟书

百年钱钟书:名满天下 谤亦随之

钱钟书:中国人文传统所凝聚之人

钱钟书乃是兼具“国学”修养(特指传统学术方面的知识涵养)、古文功底、旧诗造诣与文人气质的不可多得的现代学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命脉的接续者,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现代传人。纵观钱钟书的多数学术著作,从《谈艺录》、《宋诗选注》、《七缀集》到其总结一生所学的大书《管锥编》,无一不显示出其广博的国学修养。甚至阅读钱钟书的小说如《围城》、《灵感》、《猫》以及散文《一个偏见》、《论快乐》、《释文盲》、《谈交友》等,若无一定的国学素养,对其中某些情节的诙谐处和某些议论的精深处,也很难领会。[详细]

漫画钱钟书

批钱之风盛行

钱钟书:文化赫尔墨斯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专司向人传递诸神信息的信使,名为赫尔墨斯(Hermes),他不仅向人们宣布神的信息,而且还担任了一个解释者的角色,对神谕加一番注解和阐发,使诸神的意旨变得可知而有意义。钱钟书在其文学研究或对传统文化典籍的考释中力图“会通”中西的作法,从东西方文明互识、互观的角度来看,比较类似于赫尔墨斯所承担的工作。当钱钟书在将西方文明的信息介绍到中国学界时,也同样需要担任“解释者”的角色,对外来的信息加一番注解和阐发。[详细]

再见钱钟书

张隆溪:钱钟书对“钱学”看得很淡

钱钟书:古希腊哲人式的“爱智”者

钱钟书的学术研究就其总体而言,与许多古希腊哲学家的学问一样,都有不受学术分科限制的特征,因而都是“综合性”的。有学者指出,古希腊学术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知识,而古希腊人所谓知识,代表真理全部,不是局部。钱钟书在借助还乡隐喻考察认知过程时指出,道家与禅宗视“业已参悟终极真理的得道者即如安坐炉边的王者,得大自在于人生的终旅。”钱钟书并未由此轻言东西方精神之异,他只是戏谑地评论道,“为了追逐之乐而追求真理,其所求者乃是乐趣,而非真理;这类似于小猫围着自己尾巴打转的游戏。”[详细]

多面钱钟书

钱钟书一家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他有一般才子恃才傲物的性格,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然而面对一系列相继而来的风雨,他的童心不得不跟着变得苍老,虽然他的才气仍不减当年,但他的热情与欲望却在逐年递减,钱钟书一度开始沉默。在许多年间,他开始由创作走向研究,用半辈子寒窗的寂寞,默默地为世界文化奉献着自己的智慧。 [详细]

谦虚谨慎的学者

钱钟书狂得直率、自然、可爱、可敬。其实,人们往往忽视了钱钟书性格中很重要的另一面,那就是谦虚、谨慎,并不以自己的博学才华而故步自封,沾沾自喜,他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格,尤其在学问上。[详细]

不幸成为神话或靶子

也许正是由于当年的《围城》和后来的《管锥编》,他不幸成为神话或靶子。迄今为止,钱钟书被学界关注评论的历史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许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对钱钟书作了极高评价,称之为“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详细]

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 你会做什么

具有忧患意识的人类总是假设世界末日的到来。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理想与未来变得都不可知,你会做什么?有两派人,一派说会持续做爱回归原始,一派则说要跟心爱的人静静等待那一刻的到来。或许,有的人并不会被动等死,而是寻求存活的生机。[详细]

正方

余英时
专家

代表观点

余英时:钱钟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结晶之一

钱钟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结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详细】

王元化:钱钟书学贯中西融汇古今钱钟书去世,意味着本世纪初涌现出来的那一代学人的终结。钱钟书学贯中西、融汇古今,他的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堪称那一代学人中的一个代表。

龚刚:钱钟书是中国人文传统所凝聚之人钱钟书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命脉的接续者,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现代传人。

反方

葛红兵
专家

代表观点

葛红兵:钱钟书是被神话的“大师”

中国没有可以鼎足独立的人支撑起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大厦。钱钟书显然被高评。 【详细】

蒋寅:钱钟书是思想家一说应商榷说钱钟书没有思想显然是轻率的,应该问有什么样的思想。如果写过几篇谈哲学家的文章,或写写同时代的哲学家,就算有思想?

周泽雄:钱钟书自创新见很难 我们几乎难以想像,对于熟知各家各派学说观点的钱钟书来说,自创新见是一件何等艰难的事。

众人评钱钟书

周泽雄:钱钟书彰文章之德 持真理之勇

《管锥篇》

钱钟书记忆超群不假,但出众的文学智慧从来不依靠记忆,真正难得的是性情,比性情更难得的是见识,性情与见识一旦结合,我们强调的文学智慧,就姗姗而出了。[详细]

周劼人:寂静钱钟书

晚年钱钟书

当追思会现场主持人问“谁知道钱钟书先生最著名的学术著作是什么”时,几十人中只有寥寥数人能答上来。答上来者,也未必晓得这部鸿篇巨著所记为何。[详细]

石青山:写在人生深处

青年钱钟书

钱先生曾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先生所谓的“二三素心人”就是不染铜臭名利之人,以学术为己任,坚持孤独淡泊,坚守学问的尊严。 [详细]

钱钟书既给蒋介石英译过《中国之命运》,又担任过《毛选》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似乎正是当年知识人在政治选择中的一种戏剧场景。钱钟书是一条世故变色龙,还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书斋学者,常常因为其矛盾的表现而难以评判。我们为陈寅恪的选择击节而叹容易,理解钱钟书却似乎很难。钱钟书曾说:“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甚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将来我若作自述,非另外捏造点新奇事实不可。”然而,默存默存,却不是默默地存在。评判钱钟书的困境也变成了20世纪中国知识人的困境:是中国隐士式的逍遥还是背负十字架的拯救,两者取其谁,抑或还有别的路?

相关资料

调查

1.你觉得钱钟书是文化昆仑还是学术工匠?
文化昆仑。
学术工匠。
不好说。
2.你觉得当下中国更需要书斋型的学者还是更需要关注现实的学者?
更需要书斋型的学者。
更需要关注现实的学者。
不好说,看具体情况了。
 

版权说明

凤凰网 文化频道 出品,欢迎收藏

编辑: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