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归来:对公共生活伦理的一次重新审视

网友评论()2015.5.15 第156期 作者:萧轶

导语:2015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七周年纪念日,曾经被称作“范跑跑”的范美忠再一次被媒体所关注,随之引来又一波公众讨论。不同于七年前的道德批判,这一次出现了向范美忠道歉的声音,他当年的逃走也被放到特殊情况下的获得同情与理解,并由此牵涉到个体价值的问题。评论人萧轶认为,在社会批判范美忠、范美忠批判社会的长期互动与发酵之下,旧有的道德训诫教育和灾难的单一化叙事,终于迎来了由单枪匹马引发的重拳猛击。范美忠事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集中地引发了我们对公共生活伦理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作为个体的我们在公共生活的社会定位。习惯了英雄主义叙事美学的我们,在前所未有的民主化话语表达之下,虽也有对道德禁锢的强力反弹式表达,但终于在不断的争辩中逐渐地清晰起来。

汶川地震,已过七年。七周年之际,许多在那场灾难中通过媒体报道而被大众关注过一段时间的人又重新被提及,其中就包括那个曾被称为“范跑跑”的人。

首先是某杂志发布人物特稿《“裸奔者”范美忠》,紧接着是民间的《致范美忠先生的道歉信》,两篇文章都在朋友圈呈现了刷屏之势,再一次让范美忠重回大众视野,伴随而回的理所当然也是“范美忠事件”。无论是新闻媒体对范氏的追踪报道,还是当年谩骂者在七年后的道歉信,以及七年以来不间断的提及,一切都体现了七年之前的“范美忠事件”之于我们时代的重要意义。好比娜拉出走时的摔门声,惊动了整个欧洲;范美忠事件之于大陆社会,意义同样不可小觑。就像“娜拉出走以后”引发的社会讨论一样,“范氏逃生以后”引发的社会思考,既包括公共知识分子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的专文论述,也涵盖普罗大众冷静理性的个人思考或社交平台义愤填膺的口水战争,这些都成为当年全民参与的公共遗产。

对于事件本身,已经无需重回七年以前的口水战争,在此也不涉及对范美忠本人的评价,只是单纯回顾七年以来的长期影响。从当初的博客到后来的访谈,范美忠以极具冲击的话语方式冲击了模式化的灾难叙事和既定僵化的社会伦理,在现代媒体的话题催化和社交媒体的全民参与之下,迅速成为时代的话题。因为银幕媒体、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综合发展与话题催化,让这场话语战争达到了全民覆盖的巨大效果。

范美忠一直就对现实问题拥有强烈感触,从北大毕业后到中学去,再到汶川地震的范美忠事件,这种对现实的扣问在汶川地震后得到了一次总体爆发,因此他在自我陈述中才说希望成就一个案例,借此对当今中国的道德、教育等系列问题进行一次大型讨论。在社会批判范美忠、范美忠批判社会的长期互动与发酵之下,旧有的道德训诫教育和灾难的单一化叙事,终于迎来了由单枪匹马引发的重拳猛击。不仅如此,由于范美忠不断将话题延伸到其它社会话题上去,以致于舆论话题呈现了多元叙事。范美忠自身对现实弊病的深恶痛绝,加上他在新闻中不断重申的价值观念,以冷酷而锐利的批判面孔将压抑多年的社会问题引爆得极度亢奋:大陆教育制度、大陆道德机制,大陆法律问题,大陆新闻体制……

诚如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所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而实际上,自古至今,依旧如是:一方面是媒体树立的道德模范,一方面是泛道德化的舆论批判,道德训诫自古以来就是强大而有效的统驭技术,用以抹杀挑战既定规则的个体异端,从而实现思想教化的驯服人格。突兀而来的个体异端,对禁欲式道德训诫和崇高道德标准的猛烈挑战,更因灾难过后的特殊阶段,让整个社会在喧哗的激辩下重新认识社会道德,因媒体的多元发展带来的前所有为的话语参与,让全民在参与中得到了一次思想启蒙。习惯了英雄主义叙事美学的我们,在前所未有的民主化话语表达之下,虽也有对道德禁锢的强力反弹式表达,但终于在不断的争辩中逐渐地清晰起来。这不仅因其强烈地挑战了固化的社会伦理,更因其强烈甚至故作的挑战姿态触及了鲜为关注的道德或人性的灰色地带:人之为人的某些特殊时刻的同情与理解。正因这场事件所催生的伦理思考扩展了全民探讨的地步,让全民开始重新认识我们固有的模式化道德批判。

历史总是由偶然事件来推动,范美忠就像一个极度不和谐的音符突然闯进了一首集体美学的进行曲中,打断并更改了后面的曲调起伏。这场混乱不堪的话语战争,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场新闻话题这么简单,更震荡了中国公共思想界。大陆转型时代的启蒙,从当初的思想界已经延伸到了公共媒体,然而范美忠事件因互联网的发展让这一事件裹挟的众多因素走向了全民参与。较之以前的思想启蒙,由于话语表达的民主多元,从课堂灌输和媒体诠释走向了全民讨论,在喧嚣的话语争夺增加了自主参与的话语成分。更主要的是,由于各种问题的集中呈现,很多当年被意识形态所污化的概念语词在这场讨论中,逐渐地得到了厘清。除去冲击了一直被推崇的道德训诫、集体叙事之外,诸如幸存与受害、自由与道德、权利与义务、旁观心态与舆论分析、集体创伤记忆与自主性反思等方面都在大讨论之下不断地澄清了概念之间的边界问题,诸如曾经以为对他人进行道德要求而同时又对自身采取道德绥靖等。

在转型时代重建公共生活,必然涉及公共概念的边界问题,也必然需要对曾经以往的意识形态灌输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毒,范美忠事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集中地引发了我们对公共生活伦理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作为个体的我们在公共生活的社会定位。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范美忠事件不仅因其参与讨论的群体庞大到从精英到平民的全面覆盖,也因此事所涉及的话题广泛到从国家到个体等系列问题,北大清华联合发布的观察报告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据:范美忠事件的讨论超越了超级女声的娱乐。范美忠事件因其广泛而持续的思想性讨论,使之不啻于一场互联网的思想启蒙运动,故而七周年后我们依旧还在谈论,这正是范美忠事件之于我们公共生活重建的历史性重要意义。正如那篇人物特稿对范美忠的理解和七年之后的一封道歉信,范美忠逐步从蒙受污名化到污名被澄清的过程,正是这次事件对我们时代公共生活的意义体现。

萧轶,不自由撰稿人,不靠谱书评人,做过两回杂志主笔,杂志与文字一样,早夭,速朽。困居洪城,信奉曼彻斯特的"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虚无禁锢着年轻的抱负,希望像笛卡尔那样每天用十四个小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游走在思想的峰峦与现实的平地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罗陀斯,至今未果。

萧轶:青年撰稿人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