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康熙”挥一挥手,作别流行文化的野蛮时代

网友评论()2015.10.21 第211期 作者:小贼

导语:《康熙来了》停播、《当代歌坛》停刊,两个消息就像两枚催泪弹,击溃了许多人尤其是80后的泪腺,曾经那些追星、娱乐的记忆成为永久的封存。评论人小贼则认为,这种怀念虽然真挚,却更像是每个人与自己的挥别,不过是一种惯性的情感延续。80后一代已不是广义上的流行文化消费者,传统信息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变也逼迫着大众流行文化必须向定制化发展,所以停播停刊都是必然。中国的流行文化长期受到精英主义蔑视,并且完全是随机的野蛮生长,我们从未真正具备接受娱乐的能力。现象级事件的产生,只是全民狂欢的壮举、文化繁荣的致幻剂,而非流行文化的健康体现。

2015年10月16日下午,蔡康永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将告别与小S搭档主持近12年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紧接着小S也发文称将与蔡康永同进退。随后,众多明星与观众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不舍和祝福。正当民间自发的大规模悼念进行时,曾有着同样巨大影响力的音乐杂志《当代歌坛》停刊的消息又不胫而走,而这两条看似孤立的新闻,去掉感性里的伤感成分,似乎都在证明大众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变。

盛极而衰是一个节目逃不脱的命运,尤其是盘踞行业巅峰的节目,越是显得坚若磐石就越是容易沦为吹弹可破--业界资源高度集中,人员配比达到理想状态,创作力恒定持久,那么节目的考量标准将变得单一化,就是观众的好恶决定了这个节目的存留。网上无数怀念之声,其中很多人早已不是节目的受众,尽管这声音真挚,却也只是一种惯性的情感延续,更像是与自己挥别的仪式。

大众是流行文化最为重要的参数,而流行文化注定是以年轻人参与为主,因此流行文化向来有着明显的代际之别。《当代歌坛》和《康熙来了》两者的真正受众多为80后一代,他们经历了,且还在经历着从传统信息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转变,然而这群人已不是广义上的流行文化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开始渐渐转至精准化垂直化,而少了冲动和盲目的成分使他们早已被移除流行文化的靶心。因此停刊、停播在某种程度上可算必然,告别只是个时间问题。

我们真正的大众流行文化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开始的,从港台到日韩、再至欧美,似乎每一个潮流都对我们自身的流行产生过极大的荡涤,先是主动嫁接,近而再被大潮同化,最后生出无数流行怪胎。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流行文化是蔑视的,尤其精英主义占据话语权的状态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流行文化的野蛮生长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上智下愚的需求,它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只能靠自身杀出丛林法则后才被体现。而现象级事件的产生,从来不是流行文化的健康体现,只不过全民狂欢的壮举,多少是一味文化繁荣的致幻剂。

这种蔑视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王朔就提出过关于大众流行文化的看法,那时他眼里,产自港台的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金庸被并称为“四大俗”,正值盛年的王朔,自喜于北京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第五代导演、北京摇滚乐、新文学作品等“四大雅”。这个论调在当年产生过的巨大影响,以港台为首的流行文化被粗暴地划分至低级审美领域。不能说精英主义扭曲了大众流行文化,两者在中国的对立主要是源于彼此间从未改善的陌生感。以王朔为代表的大众作家尚且对流行文化有这般看法,普罗更是可想而知。不过王朔文中同样承认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必要性,他参与编剧的电视剧作品红极一时,万人空巷的壮景也使他见识到了流行文化骇人的吞噬力。而这吞噬力背后所蕴含的空缺,依旧被搁置。

我们的大众流行文化,向来缺少一种有效的过渡,因此由上至下的传递过程中,基本是一种随机状态。同一件事,可能每个人捕捉的信息都存在质的差别,大众对娱乐基本的需求没有被引导,最终泛化至色情暴力领域,低级审美的定性被加速认定。先不说《当代歌坛》在趣味和品质上被诟病许久,单是小S在节目中所展示的性情就曾受到过大量非议。我们似乎从未真正具备接受娱乐的能力,除却精英意识,便剩下道德批判。留给流行文化的空间本已小到可怜,而在仅存的这点空间里,又清楚地把出身划分出官方与草根,两个阵营之间的芥蒂也只是在最近这几年才被消除一些。这是我们的流行文化由来已久的隐疾,我们的长期忽视才是如今遇事便大惊小怪的原因。

《当代歌坛》与《康熙来了》对于流行文化来说,所起到的最大作用,是对流行文化中的价值和审美进行了有效的普及,尽管二者有本土舶来之别、先来后到之分,但在本质上,它们所提供的信息对80后这一代人,均产生了巨大却不易察觉的影响。当然,不仅是它们,还有很多期刊、节目与其共同完成了这个使命,只不过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善缘已不适应当下的需求,甚至这种内容生产方式都已属于古典主义范畴了。

如今,大众流行文化的天平近乎完全倾向于90后群体。他们不存在信息饥渴的困扰,一直以来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价值差异被磨平,大众流行文化的提供者,必须适应从信息传递到精品化服务的过程。那些传统行业的岌岌可危,只是忽然看到市场赤裸裸的残酷后的不适应,这种残酷迟到了太久,但终于还是到来了。这似乎宣告了大众流行文化终于在各阶层取得了共识,并有了与话语权分庭抗争的资本。随后应该是各种定制化,而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让杀马特的归杀马特、让文艺的归文艺,有云泥之分也保持在井水不犯河水的基础上,大众流行文化所蕴藏的经济价值足以让大家放下身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本杂志、一个节目能做十几年,都是令人尊敬的,这不是一个时间的坐标,而是一种年代标示的感性。其实大众流行文化所提供的,归根结底,不过就是感性两字。

小贼,非著名偶尔评论人,略靠谱理想国际主义中年,现供职于某价值观矫正中心。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小贼,非著名偶尔评论人,略靠谱理想国际主义中年,现供职于某价值观矫正中心。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