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活动 > 王道深度 > 正文

历史上的治国之道

2011年04月20日 15:20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佚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3。论师儒

在传统政治系统中,知识分子即所谓的儒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打破世卿世禄后,儒士成为庞大的官僚队伍的基本来源,儒士和官僚相互转化。儒士一旦进入官僚阶层,其自身的素质和政治取向,对国家政治格局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政治有两个基本方面:政刑和德礼“政教合一”是传统政治的重要特征。正如前面谈到的,德教离不开师的作用。因此,即使没有进入官僚阶层,儒对国家对君主也保持某种政治上的联系,所以儒与政治有不解之缘,谈论政治角色,不能不谈儒。

强秦没有儒士,大约秦统治者不重视不理解儒的作用,秦昭王曾向荀子请教儒对国家的作用,荀子回答:

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原字为:上壳下心),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原字为:左口右枭)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儒效》)

儒士位居人上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只能算是虚悬一格。通常情况,儒总是位居人下,而且,只有在能够进入但还没有进人官僚阶层时,才是知识分子(儒)的真正社会地位。他们具体坚定的道德信仰和追求,掌握治国之大道,通晓财理万物、养育百姓之纲纪。出仕能够为国建功立业,退隐能够为乡里和亲化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效》)

尽管儒士在主观上不断追求向官僚的转化,其政治抱负也只有在进入政治系统之后才能施展,但儒与官僚阶层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一,官僚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取决于官职、爵位,即取决于由社会政治序列这种外在因素;而儒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则是由内在人格决定的,“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儒效》)其二,官僚的权力来自君主,以忠君顺上为职;儒的力量来自于道义,以维卫道义为己任因此,儒(知识分子)经常对现实政治和君主抱一种批判的态度,主谬政荒,圣王已逝,盛世不再,成为儒家永恒的政治感怀。在中国历史上,追求君法与师法、政统与道统的合一而始终未能合一,注定了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总是扮演悲壮的角色

三、论民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特别是孟子在这方面有许多精彩的议论。相比而言,荀子就显得平淡无奇,故多为论者所忽略。应该看到,荀子同样意识到,民作为被动的政治对象也有其不可轻视的政治作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荀子用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来比喻民和君的关系,说明民在国家政治中的基础地位。他认为:“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王霸》)民心民力是国家的政治基础。但是,在传统政治结构中,民不是独立的政治主体,更不是以自主自觉的姿态参与政治过程。现代政治学认为,政治行为的基本意义涉及到控制他人和被人控制。对于封建社会的民来说,政治行为就是被人控制,接受并服从这种控制,“庶人安政”(《王制》)“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非相》)

不仅如此,庶人除安政之外,还应谨职守分,“孝弟原(原字为:上壳下心),柯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饱食,长生久视以免于刑戮也。”(《荣辱》)庶人包括工、农、商贾,他们各有自己的事业,“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荣辱》)说到底,庶民的政治作用就是努力生产,奉养长上,拼死力战,捍卫君王。

以上分析了荀子对君、臣、民三种政治角色的论述,这些论述莫定了传统政治意识的基本精神,韩愈《原道》中的一段话是荀子上述思想的最好概括,他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君君、臣臣、加上民民,全体社会成员皆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认同相应的政治角色,遵从角色规范,就能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王道治世。

第四节荀学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由国外传入而在国内颇受青睐的概念。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是政治文化的首倡者,他所理解的政治文化是指政治行为的特殊取向模式,他曾给政治文化下过一个经典定义:“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阿尔蒙德与鲍威尔:《比较政治学》第2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对这一定义,国内学者的取舍互有出入,并都依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不同程度的发挥。一些人坚持政治文化是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或政治方面的主观取向;也有人把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过程纳入政治文化范畴,并进而将政治文化视为政治制度、政治理论和政治心理的综合体。

政治文化范畴是我们理解和认识传统政治文化的工具。关于传统政治文化概念及对象,学术界有过一些讨论,有人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视为中国占代君主政治赖以生成、运转和发展的文化条件和背景,并认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与社会政治心理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三个层次。【朱日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6期】有人则把价值系统、政治社会化过程、政治一体化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刘泽华等《中国传统政冶文化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为了论述的需要,在此先明确本书使用的传统政治文化范畴的基本指认。在我看来,可以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解为我国封建时代人们对政治系统和政治过程的普遍的主观取向,这种取向包括认知、信仰、情感和评价,如政治制度和规范的宗法等级原则,政治行为和过程的伦理道德取向,以及政治信仰和政治评价方面的皇权崇拜、清宫意识、民本观念等等。全面阐释传统政治文化不是本书的任务,这里仅就与荀子政治思想密切相关的两个基本方面略作如下论析。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王道 霸道 治国之道 历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