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活动 > 王道深度 > 正文

历史上的治国之道

2011年04月20日 15:20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佚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治国之道有三,曰理、力、利。以理为先,曰王道,循理而行,众望所归,故能施以说服、教育、感召;克己复礼,可正人心、淳风俗,成彬彬有礼之社会。王道之设,缘人性有善端,社会立于合作。然人性亦有损人、利己之欲,故威之以力,导之以利,共襄王道。王道之不行,有霸道,有诡道,一则以力为先,一则以利为先。两者治国,有速效,但不能长久。

“王道”和“霸道”是春秋战国时期提出来的重要范畴。儒家中的孟子一派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策略和政治原则。孟子主张尊王贱霸,以王道批判和否定了霸道。汉以后,这两种政治原则的界线被突破,统治者走的是“霸王道杂之”的路子。北宋的司马光声称:“王霸无异道”,王道也好,霸道也好,“其所以行之也,皆本仁祖义,任贤使能,赏善罚恶,禁暴诛乱,顾名位有尊卑,德泽有深浅,功业有巨细政令有广狭耳。非若自黑甘苦之相反也。”(《资治通鉴》卷二十七)王道和霸道的内容是一样的,只是执行者的名位不同,效果稍异,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促使王道和霸道由对立走向统一的关键人物是荀子。荀子的王霸之辨将两种不同的统一策略和治国原则结合起来,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治国之道有三,曰理、力、利

以理为先,曰王道。循理而行,众望所归,故能施以说服、教育、感召;克己复礼,可正人心、淳风俗,成彬彬有礼之社会。王道之设,缘人性有善端,社会立于合作。然人性亦有损人、利己之欲,故威之以力,导之以利,共襄王道(宗教即为三者结合。神道设教,劝人向善,但未有不威胁、利诱,如天堂、地狱、极乐世界、报应、轮回等等,以助其事者)。

王道之不行,有霸道,有诡道,一则以力为先,一则以利为先。两者治国,有速效,但不能长久。如秦用三晋法家学说,霸道兼诡道(大棒为主,胡萝卜为辅),令行禁止(兵马俑坑内出土陶俑及兵器,精良划一,游客莫不叹为观止),其强可灭六国,其弱不能过二世。

第一节论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诸侯异政,百家争鸣,对纷争对立的混乱局面,先秦诸子皆持否定的态度。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的表现,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墨子主张天下尚同于天子,天子壹同夭下之义;孟子鼓吹天下“定于一”。生当战国末期的荀子,顺应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潮流,提出了“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的政治主张,阐述了系统的统一理论

一、统一政权

在政治上,荀子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他认为,君主是国家权力的核心,治理国家必须实行君主专制,不能分散权力,“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致士》)治天下也同样如此,“天下一隆致顺而治。”(《正论》)只有消除“隆二争重”才能实现天下安定,社会繁荣。当时,诸侯割据是天下分裂对立的主要原因和表现,也是实现统一的最大障碍。荀子主张“答捶暴国,齐一天下”(《儒效》)消灭割据政权,使天下为一,海内臣服。他把这一理想寄托在圣王身上,认为“全道德,致隆高,篡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天王之事也。”(《王制》)

怎样才能臣服诸侯,结束分裂割据,实现政权统一呢?这是当时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思想家提出了各种主张。孟子主张以仁义王道统一天下,认为唯“仁人无敌于天下”。法家认为当时是争于气力的时代,主张以力统一天下,“力生强,强生威”(《商君书·靳令》)重国尊君,御敌兼人全靠力量。还有一派主张以富胜贫,依靠经济实力来统一天下,这一派属稷下管子学派,其思想保存在《管子》轻重诸篇中。他们认为,可以通过重赐、商战和赈贫等手段来臣服乃至消灭诸侯,“故善为国者,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天下多,我寡。然后可以朝天下。”(《管子·轩重乙》)高下、轻重、多寡都是经济上的差别和策略。荀子列举了这三种途径,详细分析了各种途径的特点及效果。他说:“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议兵》)

所谓“以德兼人”是指:“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因其民,袭其处,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顺比;是故得地而权弥重;兼人而兵俞强。是以德兼人者也。”(同上)

所谓“以力兼人”是指:“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同上)

所谓“以富兼人”是指:“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用贫求富,用饥求饱,虚腹张口来我食;若是则必发夫禀(原字为:卯上为穴)之粟以食之,委之财货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期三年,然后民可信也;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国俞贫,是以富兼人者也。”(同上)

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是人心所欲,众望所归,故以德兼人,顺民心,合民意,“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隆,莫不说喜。”(《议兵》)由于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势会越来越强盛。以武力征服天下,人民畏于威势,不敢有背叛之心,但内心并不顺服,只能靠兵多来维持势重,如此,兵不仅财力难支,越打会越弱,以财富来兼并天下,对百姓诱之以物利,能满足人们的一时之需,这样,国家所费弥多,必然陷于贫困。所以恃强凌人者必弱,恃富骄人者必贫,只有以德待人,才能最终王天下。在荀子看来,统一天下,关键不在于攻城略地,而在于争取人心,而争取人心要靠道义,“壹民以道”,道义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拥有它,就可以“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王制》)

尽管荀子没有完全否定“以力兼人”,但他所提倡的以礼义德行为手段的统一策略是非常迂阔而不切实际的,所以,他以三王之道游说秦昭王,而不见用于秦不是偶然的。当时是“争于气力"的时代,只有靠实力、通过武力才能维持生存,进而铲平群雄,统一天下。儒家的仁义德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用武之地。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证实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王道 霸道 治国之道 历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