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霸之辨
荀子称国家为天下之“大器”,治国为天下之“重任”。他认为,将国家安置在什么原则基础上,交给什么人手里是非常关键的,放错了地方、选错了人,就危险了:“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之,则亦霸;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之,则亦亡。”(《王霸》)他认为,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治国原则:一是礼义;二是忠信;三是权谋。他又称作王道、霸道、亡国之道。
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原字为:左手右乐)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乡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纂定也。纂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王霸》)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纂明,与国信之。(同上)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土,则是上下析也。(同上)
荀子以上所论的为国之道,面对当时诸侯割据,相互攻伐兼并的政治现实,既要考虑国内君民之间的矛盾,也要考虑与其他诸侯国的矛盾;一方面要治理国内人民,另一方面还要征服或联络国外诸侯。因此,他的王霸理论既是统一天下的策略,也是安邦治国的原则,而在当时,治国和平天下是相通的。
作为统一天下的策略,王道是以“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王制》)使天下之人亲近尊贵我,使敌人畏惧我,达到不战而臣服天下的目的。霸道是开辟农田、充实库府,选择和招募战斗之士,增强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并以刑赏加强对内的治理,对外则“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王制》)同诸侯国修睦讲和,以友相待,在天下无王的情况下就可以常胜。所以王霸的分别是,王者臣诸侯,霸者友诸侯。
体现在治国方面的王道是指礼义之治。荀子讲,“隆礼贵义者其国治”,主张为政以礼,以礼正国。当然,王道并非将刑法排斥在外,与法家不同的是,纳入王道系统中的刑法是符合礼义原则的刑法。
体现在治国方面的霸道是指刑赏之治,主要特点是刑赏必信霸道于德义有所缺略,然大节已备。霸道虽不主于德义但也不排斥德义。荀子对齐桓公就多有称道。
王道和霸道有优劣等差,但没有鸿沟相隔,两者密切相关,各有其价值,故荀子说:“凡为天下之要,义为本,而信次之。”(强国)又说:“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同上)推行什么样的治国之道就会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王霸)
二、修身与教化
荀子从性恶论出发,不相信人的内在本性和道德自觉,因而十分重视礼义法度的规范作用。但与法家的纯任法治不同,荀子认为,刑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完全依赖严刑峻法会适得其反,治国的关键还是德教,即以道德教化百姓,而教化百姓应以正己修身为本
荀子继承了孔子“政者,正也”的思想,主张以正己为治国,“‘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道》)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在治国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天下万民的楷模,君为仪,民如影,君为声,民如响,仪正而影正,声起而响应,“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矣,上端诚则下愿(原字为:上壳下心)矣,上公正则下易直矣。”(《正论》)“其臣下百吏,污者皆化而修,悍者皆化而愿,躁者皆化而(原字为:上壳下心),是明主之功已。”(《富国》)因此,荀子把君子看成是治之原。
在道德教化过程中,与君主有同样重要作用的是师,荀子称:“君师者,治之本也。”(《礼论》)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大略》)教化的内容是礼义,人们通过师来认识、掌握礼义,学习的最好办法是从师受教,师本身是礼义的标准,众人的楷模,“师者,所以正礼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修身》)如加分辨,君和师稍有不同,君主的表率作用或教化的直接对象是臣下百吏,而广大的庶人百姓则是师的教化对象。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好利”、“疾恶”、“好声色”,若顺人之性,就会发生“争夺”、“残害”、“淫乱”使“辞让”、“忠信”、“礼义”、“文理”丧失殆尽,陷社会于混乱无度,“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性恶》)他又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同悖乱而不治。”(《同上》)
荀子把富民、教民看成是王道政治的两个基本方面,称:“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太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海之,王事具矣。”(《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