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文化 > 年代访

刘亮程:文化如衣服 道德是天性


人参与 评论

导语: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

物质诱惑已在乡村全面发生精神体系尚未摧毁

凤凰网文化:但是肯定有人其实希望作者给出一条出路,就是这种后工业时代有没有这种返璞归真的可能性?他们认为您写的再好,其实也就是一种自我化的,精神化的一种呈现。

刘亮程:我觉得我呈现的这种乡村的本色、朴实也好,或者大家认为的美,在中国乡村处处存在,中国乡村并没有毁坏到我们想象的那种程度。至少对乡村文化这一块,它没有被彻底毁坏,我们有些人可能不了解乡村,他们从媒体上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古村落毁坏了,一片一片的古迹被开发商侵占,但是您真正深入到广大乡村以后,你发现那些村人,其实还在像我们古人一样的生活,儒家文化或中国乡村文化的体系还是非常完整的。我老家是在甘肃酒泉金塔县,十年前我陪母亲回金塔,那时母亲逃荒到新疆已经四十年了,第一次回老家,当时我发现那个小村庄保持的如此完整,尽管村庄也规划过了,所有的房子都一排一排排列整齐,但是每家都有一个院子,小四合院,一进门有一个照壁,照壁后面正对着是堂屋供奉祖宗的,然后两厢分开,大人该住什么位置,小孩该住什么位置,儒家文化依然完整统治者这个院子,你从哪一种角度都可以看到,乡村文化在这个小院子里存在着。去年我又陪母亲回去,老家的生活依然如故。

凤凰网文化:其实是还没有被诱惑,它并不是经过诱惑以后的自我选择?

刘亮程:你应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这个问题,第一个是物质的诱惑,这种诱惑已经在中国所有的乡村都发生过了。另外从精神诱惑,至少到目前还没有一种精神体系,能够彻底改变或者摧毁我们原有的这种乡村文化体系。它根基非常强大,我们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五千年的时间,它不是靠上层在沿袭,上层是把儒家文化当做治国的策略。它是工具。但是乡村是把儒家文化当做生活去坚守的。所以你看我们的文化,之所以它有稳定性,是因为在乡村层面是稳定的。我们的乡村确实是按一种传统文化方式在生活啊,这种生活没有被完全破坏过,改朝换代只是上头的事情,一个朝代走了,另一个朝代来了,农民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父亲还是父亲,爷爷还是爷爷,这样一个等级观念,以及由它延展的生活观念从来没有变过,文化操守,文化情怀也没有变过,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乡村文化层面,真正的中国文化的传承是靠乡村层面传承下来的,不是靠城市传承下来的,城市太不稳定了,一改朝换代整个大家族一毁灭,好多东西都毁灭了。

城市环境启蒙了人的“恶”

凤凰网文化:当然,经历这种生活的人一定不是您的读者。您怎么理解小农意识?

刘亮程:小农的这种偷、抢、拐、骗,我认为这些都是城市人教的,在我们的乡村中,至少在我的老家那样的乡村中,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在一个熟人社会中,一个道德败坏的人是生活不下去的,乡谚曰:偷个鸡蛋吃不饱,一个贼名背到老。干一点坏事就贴标签了。

凤凰网文化:这种归罪是不是过于简单?

刘亮程:在城市社会中,大家都是陌生人,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我的上辈跟你的上辈也不认识,这个时候人的道德底线可能就会降低,因为我做坏事做好事,你都不认识我,好像每个人都在黑暗中,都在陌生中,所以城市陌生人环境才能启蒙人去做这些事情,乡村的熟人社会人是有顾忌的,因为人人被他人看见。人是有生存底线的,你不要以为农民犯罪是农民的事,这是整个社会,是城市把乡村的社会层面给破坏了,首先把熟人社会变成一个陌生人社会,然后才有这么多的事情出现。

凤凰网文化:最后再聊聊新疆吧。

刘亮程:首先新疆是我的家乡,我在这出生长大,肯定还要在这养老。所谓新疆的美丽只是一种游客心理,新疆其实整体生活环境很差,气侯干燥,粉尘、污染等等,很多地方是不适合人居的。所以居住下来就不容易。我刚刚在北京住了一周,天天阳光明媚,空气透明。相反,回来乌鲁木齐却乌烟瘴气。以前边疆人自豪的好空气都跑北京了。

至于其他,新疆尽管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但是有几个基本的东西是没办法改变的,一、谁也没办法没能力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一个事实。

凰网文化:还是说您作为一个新疆的汉人所以这么想?

刘亮程: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明白这样的一个事实,既然谁也没有能力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那第二个事实就是新疆各民族人民还将长久地在一起生活。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长久安宁地生活下去,这不仅是政府,也是在新疆生活的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必须思考面对的。

凤凰网文化:您是乐观的。

刘亮程:我是现实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刘亮程 凤凰网文化 乡村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