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文化 > 年代访

刘亮程:文化如衣服 道德是天性


人参与 评论

导语: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

文学的意义不在于创新散文是中国原创性最强的体裁

凤凰网文化:对中国散文的理解是什么。

刘亮程:中国散文是这样的,新时期的三十年以来,我们翻译过来好多的国外名家,一般都是诗歌小说,中国散文创作,到现在仍然是一个中国化的散文创作,我们没有受西方印象,小说、诗歌从文体到行文方式、思维方式都西化了,但是这三十年来,没有一部国外的散文大家的作品被翻译过来让我们学习。西方没有给我们提供过一本散文经典,唯一提供的一本可能是圣经,圣经在我看来是是好散文。你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散文家可学习的对象肯定就是自己的老祖先,中国的散文大家,他别无选择。所以,中国散文是一个汉语原创性最强的文本。我们的散文家都还在自己的传统里。

凤凰网文化:您个人在这个体裁中的变化大吗?

刘亮程:有变化,可能读者很难觉察的出来。因为你让一个作家在下一部作品中判若两人,风格迥异这不可能。

凤凰网文化:那创新对文学意味着什么?

刘亮程:有些作家风格来变去,自己以为找到了新的风格,其实他变的那种风格,恰好别人早已有了,在别人的风格中变来变去。有时候文学写作的意义可能恰好不在创新,恰好是要把自己的风格坚持下去。形成自己独特的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

语言即是风格作家的信仰是万物有灵

凤凰网文化:语言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亮程:语言就是风格。你形成自己的一种语言之后,你就找到了一种对世界说话的方式,这种方式跟别人一定不一样。语言是文学的呼吸,那种把语言当工具的人,我读不下去。

凤凰网文化:从您的作品中,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传统。

刘亮程:在写作过程中,你一定会慢慢的明白,你的气息跟哪一个前人的气息连接在一起了,你能接着他的思考去思考,你能接着他的想象去想象。你在传承一颗古老心灵的温度。这就是传统。

凤凰网文化:神来之笔多吗?

刘亮程:太多了。所谓神来之笔就是你的气息跟其他事物的气息连通了,我一直提倡作家的信仰应该是万物有灵。作家须有一颗与万物说话的心灵。

凤凰网文化:那在您的世界中,您认为有什么东西是恶的吗?

刘亮程:在我的世界中没有恶的东西。

凤凰网文化:那可能是对善的不公平。

刘亮程:那是从你的角度,至少在我的作品中没有,恶也是一种存在。

凤凰网文化:可以理解成辩证吗?

刘亮程:我喜欢用中药来比喻我的思想。世间的酸甜苦辣熬成一锅汤,它已没有单一的快乐,没有单一的痛苦,无悲无喜,但是人间百味俱全。

凤凰网文化:那您如何理解进化论?当然我知道用进化论解释文化很庸俗,或者说如何平衡。

刘亮程:进化论本身在学术界也在被不断否定。天地有心,天地有灵,天地有道,各安其位。

凤凰网文化:现在说都为时尚早,另外,您的模仿者很多吧?

刘亮程:很多,因为我毕竟开创了乡村文学的一个写作方式,大家通过我的文章可以发现原来乡村的什么事物都可以去写。但是,并不是乡村的事件全部可以入文,什么东西可以入文,什么东西不可以入文,这取决于一颗心灵对这些东西的感受。作家只书写他感受的生活,而不是所有存在的生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刘亮程 凤凰网文化 乡村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