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2015.3.29 第138期 作者:唐山
引言:3月28日,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逝世的消息传来,中国读者和中国文坛同时掀起悼念风潮,这个春天注定因诗歌而变得不同。作为诺奖得主和公认的“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在中国广受喜爱和推崇,评论人唐山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特翁的诗带有浓烈的东方色彩,很有“唐诗味”,但又超越唐诗,为现代人探寻了精神出路;而作为唐诗的母国--中国为何没能产生这样的诗人?唐山认为,一方面属于唐诗、符合唐诗气质的时代已经过去,另一方面是彻底否定传统,导致诗歌生态被破坏;就连唯一一个最有可能媲美特翁的诗人--顾城,也因为现实牵绊和世俗压榨,最终半途夭折。
84岁的特朗斯特罗姆驾鹤西去,他13岁开始写诗,毕生只留下两百多首(在很长一段时间,他身背着“到目前为止,只写了163首诗”的标签)。
中国读者喜欢特朗斯特罗姆,因其作品带有浓烈的东方色彩,比如他用发现田园风光的喜悦来描写现代城市,说飞机的轰鸣是“青绿色”的。
早晨,五月的雨。城市仍静寂如
牧场。大街悄然无音。天上
飞机马达发出青绿色轰鸣--
窗户敞开着。
(《他醒于飘过房顶的歌声》,李笠译)
再比如,他叠加使用的“通感”,乃至充满神秘色彩的意象,以及故作轻描淡写的“克制陈述”(这被埃兹拉·庞德认为是东方诗歌的最大特色)。
淙淙、淙淙的流水,沉闷的声响,古老的催眠。
小河淹没了教堂公墓,在面具的背后
闪烁。
我紧紧抓住桥的栏杆。
桥:一只驶过死亡的巨大的铁鸟。
(《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北岛译)
我们身旁,在这片倾洒着的灰色中,
这棵树有急事。它从雨中汲取生命
犹如果园里黑色的山雀,
雨歇了,树停住了脚步。
它挺拔的躯体在晴朗的夜晚闪现,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着那瞬间
当雪花在天空中绽开
(《树与天空》,北岛译)
凡此种种,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诗。特朗斯特罗姆曾说,他的写作深受日本俳句的影响(特翁曾写过不少俳句),而俳句又是从中国古代诗歌滋生出来的。诗人于坚认为:“对于瑞典人来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出现,犹如在汉语中出现了唐诗。”
一只车轮在无限扩展,滚动
这里是中心,几乎
静止。
远处有动静:雪中的梯子
沿着墙面疾走的
文字。
高速公路上汽车在咆哮。
抄小路者寂然
无息。
(《沿着半径》,李笠译)
其实,仔细品味,特朗斯特罗姆写的虽很有唐诗味,但并不是真正的唐诗,他试图在传统手法与现代情绪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如果说唐诗长于表达瞬间的情感,则特翁更希望用自己的诗为现代人探寻精神的出路。
在日渐模糊化、碎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诗正越来越成为“专业人员”手中的玩具,而特朗斯特罗姆复归了诗的典雅、亲切与灿烂,你不需要懂得他究竟想说什么,只要倾听,就能陶醉于它的优美中,无怪乎特翁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
但,在唐诗的母国,却始终未能涌现出自己的特朗斯特罗姆。
一方面,近代以来,我们彻底否定了传统,这给诗歌生态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毕竟,诗不是自然风光,人们无法通过直观感受便尽享其美,诗是“第二自然”,它需要某种约定为基础。只有懂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怨艾,才能体会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凉。泰山梁甫,美人芳草,看上去是封建余孽、腐朽文化,可没有这个共识,就没有佳句的源泉。在今天,唐诗对我们来说已成陌生之物,太多人心中的唐诗不过是韵脚与辞藻,是“老干体”式的伪豪迈和剑拔弩张,我们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借助唐诗来思考人生基本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唐诗属于它的时代,脱离了时代气质,便是“诗庄词媚”。宋诗不论怎样瘦硬、博学,却怎样也压不倒唐诗的“堂庑特大”,唐人喜欢怒放的牡丹,宋人更爱淡雅的梅花,特朗斯特罗姆不完全是个人偏好的产物,好诗必须有它的热爱者,必须有赞美的支持,如果人人皆为稻粱谋,都还在为最起码的生活尊严而拼尽全力,则即使是特翁,也同样会被埋没。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中,曾有一名中国诗人很像特朗斯特罗姆,即顾城。顾城感觉轻快敏锐,有童话般的情怀,且作品富于音乐美,他的凝练与奇想,不输于特翁。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顾城《安慰》)。
以自然来安慰现代人心灵的迷茫,这个写法确实非常非常特朗斯特罗姆。
还可以对比顾城与特朗斯特罗姆的两首诗:
我被我影子拎着
像提琴
被自己的黑盒拎着。
我唯一想说的
在无法触及的地方闪光。
像当铺里的
银子。
(《四月与沉寂》,李笠译)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拾捡
一分硬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弧线》,顾城)
可以看到,这两首诗从主题到写法,高度近似。顾城阅读过很多西方诗人的作品,这对其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他似乎并未提起过特朗斯特罗姆,两个人能写出相近似的作品,说明它们源于同样的美学典范--唐诗。
然而,仔细推敲,顾城的诗比特朗斯特罗姆,似乎总差了一口气,因为他有两点无法与特翁相提并论。
首先,特朗斯特罗姆是职业犯罪心理学家,一生衣食无忧,生活几无波澜,他可以为艺术而艺术,甚至一年只写三首诗,而顾城插队回城后找不到工作,在街道去做当时谁也瞧不起的临时工,干的是最辛苦的力气活,只有不断写诗,才能改变命运。顾城的作品太多了,难免彼此重复、感觉疲惫,他实在没有用写诗来愉悦精神的自由。
其次,顾城缺乏真正理解他的读者,时代创造了太多相似的、穷凶极恶的人,他们只想让顾城替他们呼喊,只有在听到想听的东西时,他们才会鼓掌。谁也不珍惜顾城的独特,大家只想从他那里压榨一点“响句”而已。人们激赏“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让顾城顾城有时不得不去迎合大众的口味,不少朦胧诗人甚至会用同一句式写出几十首诗,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制造者。
顾城始终没能达到特朗斯特罗姆的高度,因为他的天空太低,他脚下的土壤太贫瘠,他无法真正进入后现代语境,现实的种种牵扯,让他不明白千人一面是现代性的必然产物,他不知道冷漠、孤独是物质社会无法逾越的高墙,他不理解个性终将被程序击碎……他始终抱有世俗的幻想,在内心深处,他依然执着于“只要政策对了头,没有棉猴有棉猴”的层面,这让他与特朗斯特罗姆式的无奈与悲悯擦肩而过。
所以,顾城的作品已不太能打动80后的心灵,而特朗斯特罗姆却可以和90后、00后息息相通,普世情怀不是靠个人颖悟就能打通的,它需要好时代、好读者、好传统的滋养,有的鹰能在天空翱翔,有的却被迫成了宠物,这是鹰自己没法选择的命运。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
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
人类摇晃的桌子。
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果戈里》,北岛译)
其实,这写的还是果戈里吗?这难道不就是在写每一个绝望中的现代人?在“人类摇晃的桌子”旁,顺流而下的不正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沧桑?杜甫能到此,因为他生活在一个骄傲的时代,他在童年时可以免于扭曲,在青年时可以梦想,在中年时可以抱怨甚至咒骂,在暮年时可以自由地失望。他不需要从诗中获得什么,只需为内心的感受而写作,他唱一支歌,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欢乐与忧伤,而这,是顾城绝对无法奢望的,不能不说,特朗斯特罗姆太走运了。
诗,也许只是个游戏,对不爱它的人来说,似乎没什么价值,可等你意识到其珍贵时,才会发现:它可遇而不可求,一首佳作,也许要花去几代人的积累。
把财富交给儿孙,会败坏他们的精神,把雾霾交给儿孙,将毁掉他们的身体,而唐诗传承千余年,仍支撑着我们自豪。那么,千年以后,未来的子孙又该以什么为骄傲呢?只能自欺欺人地想:总有天才能够突围的,中国的特朗斯特罗姆将不会太遥远。
版权声明:《洞见》为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作者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