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文化 > 人物

从金庸小说人物归宿模式论金庸武侠创作的心路历程


来源:和讯

人参与 评论

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道路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而不是按照某一种固定的主题及其固定的人格模式进行编织的。前面我们提到,这一时期金庸小说主人公,像陈家洛、袁承志都是以儒侠性质的身份归隐的。

金庸由儒入道,由道入佛的心路历程

分析完以上两点内容,若我们将上两点内容综合起来,再把金庸小说的主人公按照创作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规律,即小说主人公的共同归隐格模式的性质,是从儒家之侠(陈家洛、袁承志等)到道家之侠(杨过、张无忌、令狐冲等)到佛家之侠(石破天、狄云等)这个顺序发展的。通过这个,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转变呈现着一种由儒入道,再由道入佛的一种趋向。我们可以说金庸走了一条与无数先哲相同的路线,即由儒入道,由道入佛的心路转变过程。这同时也是金庸一种人生体验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结合前文分析结果、结论,以金庸所有小说创作时间为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明析出金庸创作过程中的儒、道、佛思路转变的不同阶段:

(一)、儒家思想阶段

金庸的首部侠作《书剑恩仇录》1955 年以金庸为笔名创作,在《新晚报》连载一年。该书亦称《书剑江山》,从名字上看儒气十足,其主人公更是十足的儒生气质;其中虽提到道家之“庄子”,但仅是从儒生的角度欣赏其神思华美虚灵缥缈而已。陈加洛可以说就是当时金庸的照影。如此十足儒生气的主人公,在其后作品中再未出现。其后的《碧血剑》(1956 《碧血剑》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射雕英雄传》(1957 写《射雕英雄传》连载於《香港商报》,历时两年)、《雪山飞狐》系列(1959年《雪山飞狐》连载於《新晚报》)都是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阶段。前面我们提到,这一时期金庸小说主人公,像陈家洛、袁承志都是以儒侠性质的身份归隐的。

(二)、道家思想阶段

从《射雕英雄传》开始,金庸已由儒入道。《射雕英雄传》以九阴真经为主线,道家崇尚阴柔之道,九为极数,故九阴真经为至阴之道,道家之学也,九阴真经起句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道》章,《道德经》为道家内练之学的根本经典,九阴真经可能即指《道德经》。九阴真经的作者姓黄名裳字元吉,此名出自《易经》中“坤”卦之爻辞,指阴柔顺美之意。在《射雕英雄传》之末,成吉思汗曾问仙道于丘处机。丘处机为王重阳门下,被称为道家之北宗,主重清修心性,近乎佛家之禅宗;而稍早前宋代之张紫阳嗣下被称为道家南宗,主重双修性命,近乎佛家之密宗,其门下更是龙象辈出,如白玉蟾等。可见其中的道家思想尤为鼎盛。

其后的《神雕侠侣》是金庸之哲思难以超脱情思的反动之作。(此反动非彼反动也)小龙女就是典型代表,其为清修心性之人,然无双修性命之法,没有物质基础,清修当然难以维持,故有人斥之为怪胎,白痴,不可解,小龙女之动人,完全是利用了众人的圣女情结,后来的小昭也近于此。小龙女之无名,无父无母,清修仙道,使其特具道家圣女形象。这一阶段是金庸的创作思想主要是道家思想。

(三)、佛家思想阶段

从《倚天屠龙记》开始,金庸已开始入佛了。前文提到过《倚天屠龙记》是由道家之侠向佛家之侠的一种转换的产物。该书以九阳真经为主线,即至刚至阳之学,九阳真经是写在梵文楞伽经的夹缝中,实际上即指楞伽经,禅宗有云:楞伽印心,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从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之前均以此经为主修经典,至五祖之后才改为《金刚经》,即能断金刚无坚不摧大智超度彼岸之经,亦合九阳真经之名。一般概念上的禅宗注重心性修炼,而不太注重修身,虽然《倚天屠龙记》中提到道家主张双修的张三丰,但文中此张三丰以太极拳剑名之,不过金庸到此已悟到佛道同源,其言少林武功与武当、峨眉武功均与九阳真经有关。

到此金庸的创作思路虽在思想上有了飞跃,但仍未超脱。在道与佛上未能完全解脱时,金庸又开始反思人性。其后的《连城决》,反思人性之丑恶;《白马啸西风》反思人性之纯良及民族主义等人类鸿沟对人性的伤害;《鸳鸯刀》反思仁义。看似退步,却是以退为进,此三作之主人公均没有恢宏确定的历史背景,更近于纯真自然的人。道与佛虽未尽通,对人却加深了认识。

到《天龙八部》时,金庸已经开悟。其中虽有爱,但已不是《神雕侠侣》之爱,更多看到的是病态的爱(如段誉之爱,阿紫之爱,游坦之之爱等);其中亦有恶,但恶者均是可怜人,是环境逼使其作恶(如四大恶人老大是权之恶,老二是情之恶,老三是欲之恶,老四是名之恶);其中亦有侠,但此侠非彼侠,萧峰之死足以使全人类警醒,使读者人性升华。此时金庸已完全超脱了民族主义、忠义、情爱、善恶等狭隘思维,金庸已经在用其慈悲法眼,观照众生百态。“天龙八部”四字即指苦海中之众生百态之意。

此后开悟的金庸,感于文革之乱,又以其慈悲法眼观照中国数千年的政治历史,反思人性在历史大潮中挣扎的无奈与辛酸。即为《笑傲江湖》。其后的《侠客行》,主题即是无我。狗杂种是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无欲、无名、无利、无我,只是其中偶尔有亲情,爱情时还有一些愁绪。

菩萨说:心无挂碍则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老子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居,故无尤。至此金庸已接近无我。最后的《鹿鼎记》则近于无色无相,所以众人指鹿为马,不伦不类,此时金庸已入化境,游刃有余,不着痕迹。此时,金庸的创作思想完全归于释迦思想。到此,金庸对人生的探索既已达到了他理想的那种境界,完成了他小说创作心路思想的转变过程,至此,金庸宣告封笔。

结论

鲁迅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19]很自然,金庸之所以在作品中反复经营这众多的隐士形象,一定与其人生经历有着某种内在联系。那便是他创作过程中深刻地人生体验。

“南来白手少年行”。1948年秋天,24岁的金庸随《大公报》来到香港,在香港创办《明报》。当时大陆正值政权易帜政局混乱之时,此后香港与大陆由于政治的原因又一直交通阻隔,这以后几十年金庸便只能旅居香港,直到1981年7月16日才有机会回浙江老家。数十年与故乡隔绝,纵然思乡情切,也无法如愿以偿。敏感而多愁善感的金庸饱尝了游子的流离。

回顾金庸在港的主要经历如下:

1950年,应邀北上赴京到外交部求职,但失望而归;并因此婚姻破裂。不久,其父查枢卿被作为“反动地主”在家乡受到镇压。

1955年,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金庸笔名首次出现,一经《新晚报》发表便引起轰动。

1967年,香港爆发“六七暴动”,《明报》成为左派分子重点袭击目标。同年,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在香港创办《明报周刊》。

1972年,小说《鹿鼎记》连载毕,宣布就此封笔。

1976年,其长子夭亡。婚姻再次破裂。

1981年,与妻子儿女回大陆访问,会见邓小平,并游历13个城市。获颁英国政府O.B.E勋衔。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金庸新 人格模式 金庸作品全集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