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沈迦:传教士为中国现代化播下龙种 却收获了跳蚤

2013年05月02日 12:01
来源:凤凰网文化

国外并无《百家讲坛》模式 中国社会太浮躁

凤凰网文化:一个问题:国外有百家讲坛吗?

沈迦:没有。起码我没发现。

凤凰网文化:因为国外大众媒体更成熟。难道不是更需要电视媒体人吗?

沈迦:以我有限的视野,好像欧美没有“百家讲坛”这种模式。

凤凰网文化:你想过原因吗?

沈迦:我觉得造成这种“特色”,第一,整个社会很浮躁、功利、从众、跟风,原本很私人化的读书也成了这样。这年头,有几人会花时间去读《明史》,网上读读那些事,就以为懂了历史。第二,也许与我们有几个大众媒体特别强势有关吧,我们媒体的布局还是计划经济的,谁能登上强势媒体的百家讲坛,就哗哗哗了。我听所谓业内人士讲,只要能上“百家讲坛”,就可以买别墅了。上了百家讲坛,下面书就卖得好了,版税来了,各地有人请了,讲课费、出场费都不低。我就可以买别墅了。学者,特别是讲国学的,还有经济学家,出场费跟明星有得一拼,这也是中国特色呢。第三,我们的历史知识,相对普通民众而言,还是特别缺乏的。都是以前教科书给你的,现在随着阅历的成长,多少知道有不对劲的,但又无从知晓真相。今天突然有个人告诉你一些幕后的东西,自然听着特带劲。管他说的是孔子还是甄嬛。

凤凰网文化:《甄嬛传》,就是一个脏乱差的东西。

沈迦:但你看它走得多火?

凤凰网文化:它在国外还卖出去影视版权了。

沈迦:对,买版权,主要都是当地的华人看,或者外国人当成一个很猎奇的。

凤凰网文化:主要还是华人看。

沈迦:对,很猎奇的东西在那看。

凤凰网文化:包括这种宫斗戏的流行,看上去都不太乐观。

沈迦:对,但是我觉得这一脉一定走不下去,并且我不认为这种方式能普及历史,就像我不认为于丹能普及《论语》一样。于丹只普及于丹,不会普及《论语》的。

凤凰网文化:所以别人就会认为沈迦,你的方式是唯一的写历史的方式吗?

沈迦:绝对不能这么说,这可不是我说的。但我比较认可的历史写作方式,是既严谨,又有可读性。

凤凰网文化:还是说国外他就是读者有区分,我不需要你所有人都读历史。

沈迦:国外书店,图书好像就分虚构与非虚构两大类。非虚构的,就得严谨。我有时在想,如果把《明朝那些事》翻译成英文,它应该放在哪个架上?还有,我看国外很严谨的学者,就比如做中国历史的,就比如费正清,他主持的剑桥中国史就很可读,能读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但他史料绝对严谨,材料严谨,写法可读,在西方学界,这两者是能结合起来的。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苏慧廉 温州 传教士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