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此与西方分道扬镳。
1949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被要求联合招生,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则一如既往,实行自主招生。1950年5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提出以大行政区为单元,试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1951年,教育部又提出于各高校单独招生之前举行统一招生。1952年,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别的高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北大的“立新”因此“逐渐”开始。
走自己的路与世界主流越走越远
(北大为2665名新生举行了开学典礼。李荣欣发现他身边的同学基本上全部和他一样,是来自解放军的)
然而,以苏联为师的方针并没有坚持多久。
大概从1956年起,毛泽东对专家治校会削弱党的领导的担忧日益加剧。他要彻底抛开苏联高度集权化、科层化和正规化的管理模式,开始探索自己的路。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一个与苏联模式不同的发展中国教育的方案,实行全民全党办学,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下放教育权力,贯彻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主张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于全日制学校之外,大力发展半工半读学校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
1964年春节,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上,毛泽东抨击了当时的教育方法和考试制度:“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对的,但是办法不对。课程太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而不是对人民的办法”。
毛泽东发布“春节谈话”当年,一个叫李荣欣的河南平顶山的农家少年考上了县里的高中。他当时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走出农村。然而,当他苦熬三年之后,准备准备填写高考志愿之时,广播里却传出消息,大学停办了,高考取消了。
回家后,李荣欣当了半年的民办教师,就选择了那个时候多数农村青年走出农村的一条路——参军。
当他扎根四川,积极追求进步的时候,遥远的北京正在展开一场不算激烈的讨论:究竟该不该恢复大学招生?1970年5月27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提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三年来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招生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
两个月后,李荣欣就感觉到了北京发生的变化。一天,连队杨指导员跑来找他,塞给他一张表格,说部队准备推荐他去北京大学去学习外语。与他一样获得推荐表格的还有他服役成都军区7656部队的老乡郭进才。
他们就此成了“文革”期间第一批被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
北大为2665名新生举行了开学典礼。李荣欣发现他身边的同学基本上全部和他一样,是来自解放军的。开学典礼隆重而庄严,8341部队政委兼北大党委书记杨德中主持了典礼,要求大家为“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争光、争气”,重点指出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当天出席典礼的还有江青和姚文元等人,他们一直坐到中午12点开学典礼结束才匆忙坐车离开。据说他们还要回去继续开一个中央会议。
李荣欣算是幸运的。虽然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发布后,中国高校的招生越来越强调“阶级路线”,工农出身越来越成为高校招生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最大的受益者是干部子弟。他们因为“根正苗红”而获得优先考虑,废除高考后,他们更是可以凭借父母的权力和家庭关系,优先被推荐上大学。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权势的农家子弟,李荣欣能从上千名战友中被选中,实属不易。
当然,比他更不容易的是非工农子女。他们要么入学受限,要么被剥夺上大学的资格。随着“阶级路线”的不断贯彻深入,高校新生中,工农家庭出身的比重不断上升,1953年为27.9%,1958年上升为55.28%,1965年上升为71.2%。1970年部分高校试行免试招收“工农兵学员”制度后,高校更是成了工农兵的天下。根据1971年5月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大学当年招收的8966名“工农兵学员”的统计,出身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别的劳动人民家庭的占99.80%,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占0.2%。
此种状况,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才宣告结束。
而此时,中国高等教育离开世界主流已经20年了。
恢复高考中国高教迎来重返主流契机
(因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上大学权利的“狗崽子”们更是喜极而泣,因为按照邓小平最后敲定的高考政审标准,他们终于可以和工农家庭出身的人一样考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