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日本“高考”
19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初期,曾以日本作为学习的榜样。
事实上,日本的大学招生制度近一百多来几经变迁,而目前的“高考”制度是从二战后借鉴美国的高校招生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特点是逐渐弱化学科/科目考试,越来越注重测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能力,录取方式日益多样化。
二战后,日本引进了美国“升学适应性检查”的考试制度,但该制度被国内舆论斥为“注重先天禀赋,忽视后天努力”,遂于1954年废止。
1979年,日本国立和公立大学开始实行“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即现行“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简称“中心考试”)的前身。
“中心考试”于每年1月中下旬的某个周末连考两天,设6门学科33个科目,考生只考所报考学校院系指定的科目。报考国立和公立大学的学生“中心考试”分数过线,才有资格参加各校组织的“二次考试”。私立大学则自行掌握是否选用“中心考试”成绩,有的依据“中心考试”成绩,结合面试和考生提交的小论文;有的则是自行命题考试招生。
日本现行的另一种“高考”是1990年由庆应义塾大学引进的“AO入学考试”。
AO是美国大学负责招生的部门AdmissionOffice的简称。“AO入学考试”注重对考生的全面考察,侧重面试,重点选拔有强烈学习愿望、目标明确的考生。“AO入学考试”的具体实施因大学而异。东北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名牌高校侧重“选拔”:先审核考生材料,要求合格者提交论文或报告以及详尽陈述入学动机和目标的志愿书,筛选之后面试。静冈大学、立命馆大学和福冈大学等则侧重“体验”:根据考生在模拟课程和研讨会上的表现及其提交报告的内容和成果,判断他们是否符合要求。
已实施“AO入学考试”的国立和公立大学一致反映,通过此种选拔制度,招到了一批被学科/科目考试错过的人才,他们入学后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欲望。
此外,日本还有“自我推荐”、“指定中学推荐”(类似保送)、“归国子女入学考试”、“社会人入学考试”(类似成人高考)和“编入/转系考试”等大学招生方式。
俄罗斯“高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
苏联时期,俄罗斯的大学一直实行的是自主考试招生制度,国家只规定考试大纲。每年,11年制义务教育结束的孩子们,参加完本校的毕业考试之后,就去参加自己中意的各个大学组织的招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非常个性化,经常有招生老师与报考学生一对一的面试。自主招生保证了各个大学能够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学生。
但是,从2007年起,俄罗斯开始放弃大学自主招生,转而实行“全国统一高考”了。俄罗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出的主要理由是:
第一,学生负担太重。俄罗斯中学毕业生必须参加两次考试,一次是11年级毕业考试(就是我国的高三毕业考试),另一次是大学入学考试。两次考试的范围很不一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必须合二为一。
第二,造成教育腐败。俄罗斯中学毕业考试由任课教师命题评分,高考由各高校自主命题,缺乏有效监督,增加了考试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为高考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相比之下,统一高考更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第三,考试成本太高。俄罗斯考生必须亲自到报考高校参加入学考试,而俄罗斯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对那些经济困难、家住偏远地区孩子来说,确有一定的困难。
第四、教育质量缺乏国家标准。由于没有国家统一考试,俄罗斯成千上万所大学各自招生办学,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提升俄罗斯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准。
可是,俄罗斯大部分民众似乎对政府推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并不买账。2008年,俄罗斯正式开始实行全国统一高考,但遭到的批评声远远多于赞扬声。全国民意调查显示,全国统考的支持者只占31%,大部分国民对统一考试持否定态度。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新的制度不能有效照顾学生特长”、“统考对知识的考查会形式化和表面化”、“俄罗斯的中学会因统一高考失去特色”、“抹杀学生特长和降低教师对学生知识考查作用”等。
美国“高考”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又转而向美国学习。80年代以后,向美国学习又成了国内越来越多人的意见。
美国高校招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大学独立招生,考生与高校间实行完全的双向选择。
1900年底,美国首次出现跨州的考试机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并于1901年6月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大学升学考试,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和历史。
1926年,大学入学委员会又对考试进行改革,实行现在广为采用的“学术性向测验”(ScholasticAptitudeTest,SAT)。SAT革除侧重书本知识和机械记忆的偏向,重点评估学生是否具有进入大学学习的能力。
SAT由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教育测试中心主持,是目前美国最通用、最具权威的一种升学考试,所有美国高校都接受SAT成绩。自1994年起,SAT分为SATⅠ和SATⅡ。SATⅠ考试科目为英文与数学,每科以800分为满分,全卷1600分,考试时间3小时。英文试题怪罕字多,不易拿满分;数学试题极易,内容属初中代数、几何与一点数学逻辑知识。SATⅡ包括各种选考科目,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微积分、各种外国语(许多华人孩子选考中文)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及申请大学之要求,至少选考2~3科。
SAT每年举行7次,固定为10月4日、11月4日、12月2日、1月27日、3月31日、5月5日、6月2日。考试不限考生年龄与参加考试次数,多考多交考试费。考生可请主考机构把自己的最好成绩报送申报的大学。
1959年,又成立美国高等教育测试中心(AmericanCollegeTestingProgram),每年举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即通常所说的ACT。
ACT由位于衣阿华州的美国大学测试中心主持,考试内容包括英文、数学、科学、社会4科,每科满分36分,考试时间160分钟。ACT每年举行5次,不限参加考试次数。ACT考试要求较SAT为易。
许多名校选拔入学新生时,除SAT或ACT成绩外,还会综合考虑别的因素,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与经历、学业成绩与社会能力、入学目的和人生志向等等。这种综合选拔新生的做法,已逐步成为目前多数大学招生的基本制度,只是不同大学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国恢复高考后的若干第一(P1-2)图表
1982年,教育部发布的《一九八二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优惠加分的录取政策。
1982年5月,教育部学生司派高级代表团回访美国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处(ETS)(1981年冬,ETS曾派高级代表团访华),就在中国举办“托福”与ETS签订协议。从此,第一个标准化的境外考试项目进入了中国。
1984年,教育部正式出台恢复高考后的首个保送生制度,最初的遴选标准是,一定范围内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1985年,教育部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以广东作为试点,探索中国高考标准化道路。试点从数学、英语开始,然后逐渐扩大到所有高考应试科目。
1987年,上海市开始实行高考“3+1”方案。所谓“3+1”,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高中阶段开设的另外6门科目,招生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1门。
1989年,国家教委正式提出建立标准分制度,以体现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且有专业特长的教育目标。广东、河南、山东等7省区成为了最早实行标准分制度的省份。
1990年10月18日,国家教委颁布《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的通知》,提出“4×4”高考改革方案。所谓“4×4”,就是把高中阶段设置的9门科目组合成4组,招生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选择一组作为考生的应试科目。
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试点招收恢复高考之后的首个高校劳模班。1993年,高校招收劳模被划入高考统一报名时间之内,录取标准比普通考生下调一档。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9年,国家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揭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了春季招生的改革。
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开始自主招生。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
2003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实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终于迎来变革,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个别省份会有所延长,如江苏、广东),高考告别酷暑。
2007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2010年,举行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2010年,获得自主招生权的几十所高校开始组建招生联盟,逐渐形成了被舆论称为“北约”、“华约”和“工盟”的三大高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