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深度 > 正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人生天地皆浮云

2011年03月16日 16:26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佚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三)王国维用上述文艺观,首先谈了“《红楼梦》之精神”

呜呼:宇宙一生活之欲而已。而此生活之欲之罪过,即以生活之苦痛罚之:此即宇宙之永远的正义也。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济凭生之徒,於此桎槛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欧洲近世之文学中,所以推格代之《法斯德》(即歌德的《浮士德》。—芜)为第一者,以其描写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脱之途径,最为精切故也。若《红楼梦》之写宝玉,又岂有以异放彼乎。

这就是说,一切文学艺术的任务就在于“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这也就是 “《红楼梦》之精神’。

《红楼梦》是不是这样的精神,下面再说,现在先看看他关于文学艺术的任务的提法。前面他明明说过:天才的文学艺术家进行文艺创作时,“能忘物与我之关系而观物,则夫自然界之山明水媚,鸟飞花落,固无往而非华胥之国,极乐之土也。岂独自然界而已,人类之言语动作,悲欢啼笑,孰非美之对象乎?”天才的文学艺术家就是这样观察自然和社会,然后“以其所观于自然人生中者复现之于美术中”。技照王国维的理论,这样的文学艺术,当然应该早就排除了任何欲望、利害、痛苦的因素:它所表现的自然,应该都是“华胥之国,极乐之土”的自然;而且“岂独自然界而已”,它所表现的社会人生,同样应该是——甚至更应该是“华胥之国,极乐之土”社会人生。这是从“忘物与我之关系而观物”的出发点,必然到达的结果。可是,现在又说文学的任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天才的文学艺术家,怎样去观察“人生之苦痛”,怎样表现出“人生之苦痛”呢?他们是忘物与我之关系而观察和表现人生之苦痛,还是从物与我之关系来观察和表现人生之苦痛呢?如果是前者,他就表现不出什么人生之苦痛,现实中的任何苦痛到了他的作品里都只会表现成“华胥之国,极乐之土”。如果是后者,按照王国维的标准,其人就根本不是天才的文学艺术家,其作品也根木不是文学艺术作品了。无论怎么说,“描写人生之苦痛”的任务,同“忘物与我之关系而观物”的出发点,二者之间是格格不入,水火不相容的。

王国维无法避免这个矛盾。他既然认为人生就是痛苦,文艺的任务就是使人得到暂时的解脱,而既已解脱之后的那种超利害超欲望的境界,在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里面,其实是很难找到的,严格说来是无法表现的,所以他不能不退到解脱之前的过程,这样一来就不能不碰到如何观察和表现解脱之前的人生痛苦的问题。特别是,他现在是在评论《红楼梦》,如果只说这部小说表现了解脱之后的境界,不说它表现了解脱之前由痛苦到解脱的过程,那是更说不过去了。

现在,可以进而谈谈《红楼梦》之精神。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之精神,在于它所写的贾宝玉的一生,表现了人类的欲望—堕落—痛苦—解脱的过程。我想把他这一套理论分成三点来看一看。

第一,关于贾宝玉的前身,是由顽石无才补天,幻形入世的问题。王国维解释这个神话的意义道:

此可知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而人生不过此欲之发现也。此可知吾人之堕落,由吾人之所欲,而意志自山之罪恶也。夫顽钝者既不幸而为此石矣,又幸而不见用,则何不游于广漠之野,无何有之乡,以自适其适,而必欲人此忧患劳苦之世界,不可谓非此石之大误也。但此一念之误,而遂造出十九年之历史,与百二十回之文字,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何与?

这段话,理论上的是非先不谈,只谈它与《红楼梦》的原文所写,是否符合。王国维自己引用过的《红楼梦》原文是:

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小可大。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艾,日夜悲叹。

可见这块“顽石”其实并不“顽钝”,而是“灵性已通”。它的“灵性”是天崩地坏之后经过女锅锻炼的结果,而不是什么“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它“自怨自艾,日夜悲叹”的是不得入选去补天,根本不是什么“必欲入此忧患劳苦之世界”。还有王国维未曾引用的原文里面,明明是“茫茫大士”首先向那块顽石主动提出要“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帮,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于是他把那块顽石“袖了,同那道人飘然而去”。尽管“石头听了大喜”,并非违心被迫而去;但是,律重主谋,怎能说“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何与”呢?王国维还根据《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中宝玉同那两个送玉而来的神秘的和尚、道士的问答,再一次论证道:

“所谓‘自己的底里未知’者,未知其生活乃自己一念之误,而此念之所自造也。……故携入红尘者,非彼二人之所为,顽石自己而已。”我所根据的《红楼梦》原文是:

“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而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你那玉是从那里来的?”宝玉一时对答不来。那和尚笑道:“你的来路还不知,便来问我!”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红楼梦 王国维 宝玉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