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谢有顺:夏先生不只有知识谱系 也有很好的艺术修养


来源:凤凰网文化

人参与 评论

导语: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教授于2013年12月29日(北美时间)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92岁。夏志清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

导语: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教授于2013年12月29日(北美时间)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92岁。夏志清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中国现代小说史》也是内地80年代“重写文学史”运动的最重要的动力。凤凰网文化第一时间连线了著名文学批评家谢有顺先生,他表示:“他(夏志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大陆形成了另外一条线,是非常重要文学研究史论专家,角度、价值判断都和当时国内的不同。而且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他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很强,不是只有知识谱系,而是有很好的艺术修养。”

以下为对话实录:

谢有顺

夏先生不只有知识谱系 而是有很好的艺术修养

凤凰网文化:刚刚得知消息,您怎么理解夏志清和他的研究?

谢有顺:他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大陆形成了另外一条线,是非常重要文学研究史论专家,角度、价值判断都和当时国内的不同。而且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他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很强,不是只有知识谱系,而是有很好的艺术修养。

凤凰网文化:国外环境提供给他的具体的研究条件是什么?

谢有顺:首先是自由空间提供了他不同的视角、他超越了一种政治偏见。当然,另外一个问题,也可能落入另外一种政治偏见,不是意识形态先入为主。

凤凰网文化:但是可不可以说,如果没有夏志清,张爱玲等人的地位还要等到一个历史时期之后再被发现?

谢有顺:因为国内读到夏志清都比较晚,当时张爱玲已经显赫的地位了,所以很难假设和反推。但是这不能否定她有有自己的眼光和艺术发现。当然,张爱玲的价值是迟早的,但是学术界怎么评价,在当时未必敢这么大胆,当然也有人认为夏志清对张爱玲评价过度。

李欧梵更以文学史角度研究 但他们都注重艺术感觉

凤凰网文化:李欧梵算是他的弟子了。也从国外反观国内文学,区别您讲讲?

谢有顺:李欧梵可能更以文学史角度研究,视野上更加文化的视角,着力点不是细致的艺术分析。但是他们都和国内评论家普遍的区别是不单纯讲观念、概念和运用已有的评论,更注重艺术感觉。

在国外看盖棺定论的作家有优势

凤凰网文化:在国外语境对于评论的优势是?

谢有顺:在国外,看盖棺定论的作家有优势,比如史料的掌握可以更加自由的分析。但是对于变化中的当代文学,还处于旺盛创作阶段的不断涌现的年轻作家的掌握是十分有限的。缺乏文学场的交流会对评论本身造成一种隔膜,这种隔膜不是能力的限制,而是因为看待作品更孤立。

凤凰网文化:但可能避免了一种普遍的尴尬,不牵扯人情因素。

谢有顺:但是评论家在国外火了之后也可能和国内的作家认识,所以这都不是根本的问题。我理解的评论的根本问题还是是否具备立场、独立感觉、问题意识,内在的禀赋。

批评也是一种写作 和作家的写作一样独立

凤凰网文化:那如何理解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关系?

谢有顺:批评也是一种写作,和作家的写作一样也是独立的,不存在需要鞭策推动。反过来作家也不需要,不是你说我好还是坏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智慧的、灵魂的碰撞、审视、交流、沟通。另外,作家可以从批评家批评别的作家文章里面受益,很多批评具有公共性、普遍性。

就算全中国都喜欢鲁迅 也不能否认有一种人就是不喜欢

凤凰网文化:您如何理解他关于鲁迅、五四的理解,是不是另外一种政治偏见?

谢有顺:我也不否认意识形态的偏见,但其实我能感觉到,他可能还真不是特别喜欢鲁迅,就算全中国都喜欢鲁迅,但也不能否认有一种人对鲁迅就是不喜欢的,比如钱穆先生认为鲁迅笔下的人物国语尖酸刻薄、缺乏温和敦厚,用阿Q对国民性的的概括也缺乏普遍性。

谢有顺:主要学术兼职有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评委兼评委会秘书长、广东省影视创作中心评审委员会委员。曾赴美国、英国、日本及台、港、澳地区开会、访问、讲学。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谢有顺 夏志清 李欧梵 艺术修养 知识谱系 批评 写作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