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曹乃谦:中国最优秀的作家

曹乃谦:“当代的贾岛”?

谢俊

在我看来,曹乃谦在当代文坛的地位,也顶多是贾岛在唐诗的位置了,要说特色他不是没有,但整体上格局太小,大气不足。

对农村的写作可以是大气磅礴的,如陕西的三大巨头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再往上还可以追述到柳青,从《创业史》到《平凡的世界》到《白鹿原》再到《秦腔》,这些作品都有为时代写传的大气,这些忠诚的现实主义写作将创作作为时代之镜,并且还有勇气归纳出时代精神,从而以“灯”照亮前景。《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相比于他们,虽然也塑造了几十个人物,但这些人物都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苦愁脸,虽然也讲述了几十个故事,但这些故事都经营着同一个主题:肚子的饥饿和性的饥渴。农村的家族、文化、阶层,从土改到合作化到联产承包到进城打工,农村的组织与破坏再组织与再破坏,农村人的喜怒哀乐,乡里乡亲的爱恨情仇,真正生活的甜酸苦辣,以及对整个历史的总结与对未来的妄想,跟主要的是一种对农村世界的激烈的情感,在这个作品里不是面目模糊就是无处可寻。作者似乎还是一个局外人,以一种精英主义的关照来描写风俗,想象心理,塑造形象,仿如一个怀揣着“瑞典人眼睛”的文艺干部。而如果以温家堡风情的面貌去让世界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乡村,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歪曲和遗漏啊。

当然写农村也可以从内部写,从“人”的内部和“文化”的内部,以一种主观和感觉入手,直抵现象下的内核,或者说停留在对现象的摧毁和虚构,这就是寻根派特别是后来先锋派的路子,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系列,阿城的《遍地风流》系列,苏童的《罂粟之家》和《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格非的《迷舟》到最近的杰作《人面桃花》都可以看作这一类的经典之作。《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似乎也专注于个人而不是时代,也能在心理细节上停留,并注意到细微的感触。比如说《贵举老汉》这一篇,写一个老长工回忆当年和地主婆野合的情景,那种明晃晃的稻田上的阳光有了一些先锋派的影子。但曹乃谦最大的问题还是执着于语言的透明性和创作的意义,他的情节都是来说事的,而不是来抒情的、来表达感觉的、来获得写作的美感的。所以,曹往往在关键之处浅尝辄止。像有一篇写愣二和金兰的感情,写一个穷光棍的心灵悸动,还是很有特色的,但作家却仅仅停留在人物行动、语言的外在表达上,作一种客观化的反应,这里作家似乎缺乏向人物主观内心正面强攻的能力,因而那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抒情性就无法渗透出来,这可能也与作家叙事上的笨拙有关,单一的第三人称很难起到组织主观感觉流动的效果,对场景的描写总是基于写实因而生发不出莫言对情绪的组织后的风景语言那样绚丽的色彩,而抒情的匮乏则直接导致不能表达类似于苏童的对乡村颓败的迷醉,固执的情节设计、前后铺垫简单套路与格非的空缺所带来的命运的神秘和扑朔迷离相比更显得呆板而无生机。这里这么讲,并不意味着曹乃谦就要走莫言或苏童的套路,我只是认为,在经过先锋派对形式的改装以后,叙事技法应该是一种较高追求的作家基本常识,形式可能也承载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曹乃谦的作品之所以显得旧,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它缺乏一种形式的自觉,依然停留在赵树理那种“大众现实主义文艺”的老路子上。

所以,我感觉不管是在经典现实主义的意义上,还是从乡村抒情叙事风范中,曹乃谦的作品都无法归纳入内,这并不是说曹的作品风格独特,卓然独立,而恰恰是在于它总体上平庸无力和画虎似猫,不客气地说,这种四不像的作品实在不能给我带来一丝惊喜。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曹乃谦 黑夜 林斤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