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卖弄风情:西美尔对女性身体语言的心理学解读


来源:开放时代

人参与 评论

卖弄风情是试探行为;解读风情则是冒险行为。男女两性都面临着对风情认知的高度不确定性。这是人类物种的“终极性分裂”。

五、结语:孤独与超越

西美尔对女性风情话语解读的重要意义并不仅在于他首开先河,看到了两性交往中身体语言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透过这种观察,西美尔看到了人类物种的“终极性分裂”{27}。卖弄风情是试探行为;解读风情则是冒险行为。男女两性都面临着对风情认知的高度不确定性。首先就是对象的不确定性。男人和女人都不确定自己是否就是对方希望获得注意的对象。其次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在确认了对方卖弄风情的对象是自己之后,也不能确定如果接受了暗示的邀请,结果又会如何。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两性在卖弄风情和解读风情的行为中焦虑挣扎而又欲罢不能。人类物种的终极性分裂由此可见一斑。卖弄风情和解读风情行为都表明了两性之间的相互需要。找寻行为本身就意味着自身的不完美和不可能完美。男人经常感觉“即使女性最充分地献身,也没有奉献出心灵最终的隐秘”{28}。对此的疑虑,总让男人感到“情到深处是孤寂”。女人则总是不明白男人为什么不懂自己昭然若揭的心意。男人的迟钝让女人生气甚至最终心灰意冷。因此,两性关系注定是凄美的,交织着绝望和陶醉。两性永远是隔离而孤独的。但是孤独感并非只是在关涉到两性关系时,才为人所体会。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人喜怒哀乐的感觉是任何他者都无法完全感同身受的,由此所衍生的个人意念和想象也是永远都无法复制的。

自此,作为个体的“人”似乎就冻结于绝望的孤独。然而,显然人类历史并不是各个原子体记录的汇总;我们也并非生活在一个凄风愁雨的冰冷世界中。那么,孤独的个体为何会又如何能结成一个温暖的大社会呢?意大利科学家里佐拉蒂等人的研究为此提供了生理支持依据。他们在人脑中发现了镜像神经元。这类特殊的神经元能在主体仅看到他人的动作而自身并没有任何行动的情况下被激活。在他们的名为《感同身受:镜像神经元》的文章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然而,生理构造只是为心理过程提供神经基础,而不能为其提供因果解释。仅以此寻求解答无疑是陷入了生理等同于心理的还原主义泥淖。人的心理过程是身(体验)与心(思考)的耦合产物,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人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绝不能取代心理学的行为层面的研究,第三人称的揣测解释性也不能等同于第一人称的主观体验性{29}。简而言之,感同身受显而易见需要以个体有过类似行为体验为前提。但是由于个体的主观体验性各有不同,因此镜像神经元的被激活程度也会不尽相同,最终的体验感受也因之会千差万别。虽然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人类摆脱孤独提供了生理可能的佐证,但是仅以此为基础的感同身受只能是程度有限的肤浅共情(empathy),孤独的个体仍旧绝望。

人害怕孤独。尼采就曾说过“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然而,也正是这种恐惧孤立的本能时时推动着人开发自身无限的潜能,使得人能够在一定的意义上超越孤独。

面对难以忍受的孤独,极度绝望的人选择放弃生命,终结煎熬。然而这只是在逃避,并非超越。更多的人选择的是爱情和婚姻。但是很多人在爱情和婚姻中仍然感觉到孤独甚至是更加的孤独。要想超越孤独,首先必须探究产生孤独的心理机制。弗洛姆认为,孤独源于“孤立个人的不安全感”{30},是自由的产物。在前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始发纽带”赋予个体安全和导向。与他人的紧密联系使个体没有孤独的困扰。然而,在完成了个体化的现代社会,自由使个体孤立。面对强大的社会,个体的无力感激发并不断强化着孤独感。为了摆脱孤独,一些人选择“退缩,放弃自由,试图通过消弭个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鸿沟的方式来克服孤独”{31}。他们或者贬低自己、放弃自我完全依附于更为强大的他人或者机构组织,或者控制他人、使他人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扩大自我。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这两种倾向其实都有否定个体性、放弃自我完整的特征,归根结底都源于摆脱无力感和孤独感的需要。虽然能够缓解无法忍受的焦虑,似乎能够克服可怕的孤独,但其实只是在压抑孤独,并不能带来幸福和积极自由。真正能够超越孤独的方式是不放弃自我的独立与完整,在不断发展自我、完全肯定自我的同时,尊重他人,“自发地在爱与劳动中与世界相连”,“在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觉与思想中与世界相连”{32}。“积极自由”才是超越孤独的唯一可行途径。

*感谢吴重庆先生和方文老师对于本文写作和修改的悉心指导。文责自负。

【注释】

①西美尔(著)、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Mike Featherstone and Bryan S. Turner, “Body &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Body & Society, 1995, Vol. 1, pp. 1-12.

⑤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载《心理学报》2008年第12期,第1306 ~ 1327页。

⑥同上。

⑦Mike Featherstone and Bryan S. Turner, “Body &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⑧同上。

⑨同上。

⑩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11}Jean-Michel Berthelot, “The Body as a Discursive Operator: Or the Aporias of a Sociology of the Body”, Body & Society, 1995, Vol. 1, No. 1, pp. 13-23.

{12}转引自李康:《身体视角:重返“具体”的社会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13}Manusov, V. and A. Jaworski , “Casting Nonverbal Behavior in the Media: Representations and Responses”, Manusov, Valerie, Patterson, Miles L, The Sage handbook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6, Vol. 27, pp. 237-255.

{14}Rule, N. O., N. Ambady, et al., “Accuracy and awareness in the percep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5(5), pp. 1019-1028.

{15}Griffin, K. M. and M. A. Sayette, “Facial reactions to smoking cues relate to ambivalence about smoking”,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2008, 22(4), pp. 551-556.

{16}Bavelas, J. B. and N. Chovil, “Nonverbal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Hand Gestures and Facial Displays as Part of Language Use in Face-to-face Dialogue”, Manusov, Valerie; Patterson, Miles L, The Sage handbook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Vol. 27, pp. 97-115.

{17}Markula, P., “Tuning into One’s Self: Foucault’s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nd Mindful Fitness”,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004, 21(3), pp. 302-321.

{18}Judith A. Hall, Nora A. Murphy and Marianne Schmid Mast, “Nonverbal Self-Accuracy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London: Sage, 2007, Vol. 33, pp. 1675-1685.

{19}Jen Loenhoff, “The Negation of the Body- A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Body & Society, 1997, Vol. 3 (2), pp. 67-82.

{20}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21}同上。

{22}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苏珊·坎贝尔:《亲密关系》(第三版),郭辉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

{23}同上,第125页。

{24}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同上。

{26}M.D.巴斯:《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熊哲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西美尔(著)、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第167页。

{28}同上,第168页。

{29}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30}弗洛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31}同上,第97页。

{32}同上,第96 ~ 97页。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女性 身体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