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苏童对话凤凰网《年代访》文字实录

2012年09月06日 16:41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徐鹏远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读香椿树街是在闻自己青春期的袜子

凤凰网文化:刚才说过了女性,说过了南方,可能还有一个属于您的符号,那就是童年,因为在您的笔下也写过很多少年的那种成长故事,少年成长的环境其实也是两个被讨论很多的场景,一个是香椿树街,一个是枫杨树乡村,怎么想到要用两棵树来写这么两个地方,是您自己成长的环境真有这两个地方吗?

苏童:因为一般的读者都了解我的主要是两个系列,香椿树街系列和枫杨树乡村系列,恰好是两棵树,关于香椿树街和枫杨树乡村的由来,我现在其实自己都回忆不起来从什么时候开始,香椿树街从哪一篇小说当中开始进入我创作的历史,我们街上其实没有什么香椿树街,我是大概起码到了很多年以后才看见真正的一棵香椿树,我觉得这是很巧的,香椿树跟我想像当中是差不多的,因为我想像那个香椿树是比较难看的,香椿树那个树型确实是蛮丑陋的,不好看的。因为我脑子里头在写作的时候有隐隐约约的总是会出现一条街道,这条街道确实是以我从小生长的苏州城北边的那条街道作为蓝本的,但是他要起个名字我又不可能起个实名,西门外大街,我不可能用这个名字,所以很自然的想到了香椿树这三个字。同时枫杨树也是我没见过的一种树,我觉得写出来比较好看,简单得不得了,两种树所形成的符号标签就变成了我小说当中经常不停的重复使用的地理标签。

比较有意思的是香椿树街很容易理解,因为我就是在江南一个街头长大的一个孩子,利用这条街、利用这样的童年记忆,别人都觉得很正常。但是关于为什么要写枫杨树乡村这个系列,这其实是应该提到当年的寻根小说对我的影响,寻根文学,因为枫杨树乡村的这一系列小说的这一部分其实是我在隐隐约约地延续我的同时代或者是比我早一辈的这些人关于寻根的梦想。

当然我的小说的主题或者是我的小说的使命不仅仅是寻根,我是想打开自己我的所生活的真实的生活提供给我的视野,我希望把它打开、放大,放大到一个所谓的就是我并不在那里,但是我的祖先在那里,我的父母父辈我的祖宗在那里生活,枫杨树乡村那一部分的小说其实更多的是想像的产物,完全是想像的产物,那个里头不像香椿树街系列小说有一个真实的我自己的身影是在里头飘荡的,我一直说香椿树街这个系列的很多很多文本很多很多小说,我看那个小说我以前也做过一个比喻,我觉得看那小说是在闻自己青春期的袜子,有汗味有酸味,但是那是非常真实的,非常亲切的一种气味,但是枫杨树乡村就是作为一个小说家的出于某种情感需要甚至是学术需要在做的一个非常虚构的一个工作。

另外说到童年和少年时期对一个作家的影响其实不仅是我,我因为很多年前就一直在使用托尔斯泰的那句话,他是在写完《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巨著之后他说的一句话,他说一个作家写来写去都要回到自己的童年,所以这个他可能在无意当中说出了一个作家在写作到某一个阶段的一个情感指向,他不是指向未来,是指向过去的,而且指向过去恰好是指向他童年时代对整个世界非常模糊的印象,我在想这种非常模糊的印象是特别特别文学化的,因为那个时代你不知道什么是教育,你没受过什么教育,你也不知道什么叫哲学,你也不知道怎么理解世界理解人生,他的眼光他看世界的目光是纯感官的,因为是纯感官的,所以它很纯粹,不带杂质的,所以童年时代看世界那个世界有可能给他留下了最真切的面目,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缅怀、在追回这样的一道童年目光。所以这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比较坚信或者是童年少年时代的这么一个,我认为这样的回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这么一个理论依据。

凤凰网文化:据我所知您9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是不是这件事对于之后的写作包括几十年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有的时候人在大病当中可能会更多地体会到孤独、恐惧甚至一种死亡的边缘。

苏童:我也谈过很多次了,因为很偶然的就是健康上的原因,其实可能是过早地接触了关于生与死的很严峻的问题,也因为这个世界它一下像一个很奇怪的力量,它把我从街头男孩子们很热闹很顽劣的生活当中抛离出去,抛离到一个很孤单的相对封闭的很孤独的这么一个场所,因为我的病不允许我玩,只能就是躺着静养,就不能累着,所以这个事它可能培养了我所谓的一种我觉得想像生活的习惯,或者说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因为实在小孩子没有时间做,他已经隐隐约约的开始在虚构生活了,这个说起来确实是我早年生活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事件,很多次谈到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