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编剧芦苇对话凤凰网《年代访》文字实录

2012年09月20日 16:45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于一爽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霸王别姬》剧本把陈凯歌父亲看哭了
 
  凤凰网文化:挺有意思,等于《双旗镇刀客》之后,我觉得肯定要提您那两部,就是《活着》和《霸王别姬》,能够讲那个过程吗?
 
  芦苇:《霸王别姬》其实我在过去媒体经过也说过,就是它就是凯歌找的我,凯歌当时正在他在西安来了,他筹备那个《边走边唱》。
 
  凤凰网文化:您当时激动吗,知道是《黄土地》的导演?
 
  芦苇:我倒谈不上激动,但是我倒是觉得凯歌能找我,我是非常高兴的,谈不上激动,因为那时候已经当编剧了,已经对电影已经做了很多年的电影,至少做了十几年的电影。
 
  凤凰网文化:那会儿有现在这种一线编剧那种特别被包围,明星化的感觉吗?
 
  芦苇:没有,那个时候找我当编剧的人,因为年龄相仿,经历相仿,大家也都熟悉,找你来做编剧的人还是有,但是那个时候凯歌找我我也很高兴,因为他毕竟是《黄土地》的导演,我特别愿意跟他合作,所以见了他以后也很高兴,而且一拍即合,在他找我写这个题材刚好是我自己认为自己是适合一些这个剧本的。因为凯歌曾经说过我,他说他看过我的那个《疯狂的代价》,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有点意思,他特别爱说的一句话叫有点意思,他说那电影拍的有点意思,他说那个剧作很好,他说剧作的切入点很好。
 
  凤凰网文化:所以当时怎么把这个故事构建起来的。
 
  芦苇:他当时给了我一个小说,那是李碧华的《霸王别姬》那个。
 
  凤凰网文化:薄薄的一本。
 
  芦苇:薄薄的一本,一个原本小说,他说芦苇你看一下,我就看了,他还问我,你认为这个小说怎么样,我说小说谈不上什么经典小说,谈不上什么一流小说,我说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做文章,做我们的文章,我们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演我们自己的戏,当时凯歌说没错,这样我们就定下来,就是来做《霸王别姬》。
 
  凤凰网文化:咱这个编剧里头好像也有写到李碧华,但实际上跟他没有关系。
 
  芦苇:因为李碧华一开始就写了一稿,他就是把他的小说变成电影格式了,然后那个剧本我现在不知道我还有没有了,就它变成电影格式了,变成电影格式以后呢,凯歌还拿来让我看,凯歌特别爱说一句口头禅,就是说那哪成啊。
 
  凤凰网文化:爱说有点意思,爱说那哪成啊。
  
芦苇:我觉得《霸王别姬》最大的一个成功就是我觉得作为编剧来讲,我是把我自己对于戏剧的理解充分的写进去了,同时也得到了一个知音,就是凯歌,他能够激赏你的剧本。
 
  凤凰网文化:现在找到知音很难了。
 
  芦苇:现在我倒是觉得没有那个时候,当时因为《霸王别姬》我觉得第一稿写出来以后,凯歌是非常可以说振奋。
 
  凤凰网文化:您当时紧张吗?
 
  芦苇:紧张我倒不紧张,因为那时候算是有一些经验了,我不紧张,但是我担心一点,就是凯歌能不能看出来这个剧本里面它的指向,它有价值的部分。多少在潜意识里边有点,但是凯歌看完第一稿以后,我记得凯歌是特别振奋,而且给予了高度肯定。
 
  凤凰网文化:有点意思。
 
  芦苇:他就说,他还是老话,其实看完这剧本,当时反应最强烈的是第二稿,定稿写完以后,就两稿完事,第二稿写完以后,他们家老爷子,就是凯歌的父亲,看了以后,半夜三更给我打电话,特别激动,而且他当时他说芦苇,你是鬼才,他说我都看哭了,他说我看过很多剧本,能把我看哭的剧本没有几个,他说你是鬼才,写得好。半夜嘛。
 
  凤凰网文化:您自己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会哭?
 
  芦苇:当然你会潸然泪下的,因为你写到情景里面去了,当然会潸然泪下,你自己如果都不受感动的话,观众怎么去收看到。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芦苇 凤凰网文化 白鹿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