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编剧不用给予角色价值判断
凤凰网文化:紧接着,基本上一年、两年就是《活着》了?
芦苇:对。1992年我们拍《霸王别姬》,1993年就开始写《活着》了,1993年年底完成了《活着》。
凤凰网文化:当时您基本不会有空档,基本完成一个事,就会马上有一个剧本追上来。
芦苇:是,没错。
凤凰网文化:那个算是跟张艺谋第一次合作。
芦苇:其实以前我们合作过一次,但是没有合作成,他当时想拍一个陕西皮影戏,我们曾经写过一个叫《桃花满天红》这么一个剧本,但是当时种种的原因没拍成,但是没拍成,我们都很熟悉了,就在一块写过一个剧本,创作过,合作过,都很熟悉了,所以他就是拍《活着》的时候,他就来找我,他说你来做编剧。
凤凰网文化:当时怎么处理余华这个小说?
芦苇:余华的小说,作为小说本身来讲,它是非常优秀而出色的小说。但是要直接把它变成电影的话,很多地方不符合电影形态,它的内容不是一个电影所擅长表达的一个内容,这是必须要做的对根本的,你如何保持它原小说的这种品质。因为《活着》就小说质量而言,远在《霸王别姬》之上,它不是一个水准,它可以说是非常棒的小说。
凤凰网文化:电影好像恰恰不适合做这个。
芦苇:但是它在做电影,它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做《活着》的时候,在技巧上的处理,我觉得比《霸王别姬》要难。
凤凰网文化:具体讲讲。
芦苇:难就难在,对于《霸王别姬》,我们其实是心不存忌惮的,什么叫忌惮。我们可以随心所欲,但是《活着》就是你一定要千方百计的保持它小说的精髓,它的精神。
凤凰网文化:您觉得那种精神是什么?
芦苇:比如说《活着》的精神,它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它是这个主人公到底是一个什么姿态,你如何最真实的把主人公,他的这种生活的真相告诉观众,以及他的情感和他的想法有效的跟观众来进行沟通。他的这种活法,我们判断他这种活法在道德上和伦理上,以及在历史学上的意义。
凤凰网文化:没必要?
芦苇:不是没必要,这个不是电影做的事情。这是一个隐形的表达,我要跟你讲这个,那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了,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故事,我要告诉你这个人,他的生活是这样子的,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个事情,剩下的事情是折射的,你自己考虑去,我不告诉你答案。
凤凰网文化:电影不需要直接给出你一个价值判断。
芦苇:是。因为价值判断你不能站在前面来说,你要让角色自己来说。
凤凰网文化:其实现在很多电影的问题,它会把这个道理讲出来的,观众就会反感。
芦苇:这就是低手。你看过《红楼梦》里边它给你讲什么人生哲理吗?没有,但是它都讲了。你看在《水浒传》里它有人生哲理吗?它没有。
凤凰网文化:说起来很容易。
芦苇:说起来很容易,就跟民歌里面唱的一样,看起来容易,摘起来难,摘不到的时候是惘然。
凤凰网文化:您哪怕做了40年,您可以说也不敢说完全学到?
芦苇:不敢。那绝对不敢,那只是说在某一部里面,在某一个电影里面,在某一个剧本里边,你自己心里面对它会有一个判断,你会知道自己做成没做成,或者做得好还是不好,这个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