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编剧芦苇对话凤凰网《年代访》文字实录

2012年09月20日 16:45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于一爽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我无需用《双旗镇刀客》证明实力
 
 
  凤凰网文化:然后下一部影片,我知道您今后还做很多,咱们说一下你的《双旗镇刀客》,这可以说是《最后的疯狂》之后的一部作品吗?
 
  芦苇:其实我只是策划了,我写了提纲写了故事梗概,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
 
  凤凰网文化:我看其实你们回应的很明确,就是您说您当时可能也讲过跟何平是楼上楼下。
 
  芦苇:是,而且他当时两部电影出师不利,他连拍两部电影嘛,一个叫《让世界充满爱》这电影谁听说过?还拍过一个《川岛芳子》,《川岛芳子》是张晓敏演的那个。
 
  凤凰网文化:不是后来梅艳芳演的?
 
  芦苇:不是梅艳芳演的,这个版本当时是,就是说基本上是血本无归,就是我们投资以后,在市场上毫无收获,所以他的处境不妙,当时我们又是邻居,而且当时年龄又相仿,关系也很好,非常想帮他一下,同时呢就是说对于戏,就是在类型片这个方面希望他做个类型片,就是类型不清楚这个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包括他前两部电影都属于类型不清导致失败,所以希望我们从类型着手来扭转这种局面,来扭转这种现状。
 
  凤凰网文化:那这个西影厂给你们的自由度也还比较高。
 
  芦苇:那个时候因为我连着参与了两部,都赚了很多钱,《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都在商业上很成功。
 
  凤凰网文化:自己也得到一些?
 
  芦苇:我其实是得到一种信任,就是大家都知道,说这个芦苇做编剧就是他至少是一个不错的编剧,他至少是合格的编剧,当时是有厂领导对我是一种看法再个当时我们厂领导有一个人物就是叫张子良,《黄土地》的编剧,他欣赏我。就是经常会找我,其实我是他半个狗头军师,他经常问我,你看怎么样,你看这个题材行不行,或者你觉得谁怎么样,所以得到他的信任,所以当时决定上马的时候,我是推手之一,就是上跳下窜,就是在厂领导,在业委会,在张子良,在他们的面前来说好话,来推波助澜吧。
 
  凤凰网文化:导演是不是还是何平也未定?
 
  芦苇:当时确实是也想帮何平,而且他当时对这个题材有兴趣,这个很难得。
 
  凤凰网文化:新剧播出之后,何平会有不满意吗?口口声声说要帮我,帮我然后显得你芦苇贡献很大。
 
  芦苇:那是他的看法,他会有。
 
  凤凰网文化: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芦苇: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就连这点实话都不能说了,我们还活着干嘛,对不对?连这点,自己参与过的事儿,连自己经历过的事儿我们都没法去回首的话,我们怎么对观众诚实,怪不得观众老骂我们假大空,老说中国的电影不好看。就连我们自己经历过的这些事我们都不认帐了,我们怎么能拍出品质可靠而诚实的电影呢?因为我作为编剧来讲,我无须拿这部电影来证明我的能力,我没有这个动机,用不着,根本用不着。
 
  所以我只是说为什么,我们其实是在总结,就是在做学术研究,为什么这部电影成功了,它成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以后电影不成功,实际上还是我是一直着眼于类型这个老话题,我为什么一直在讲类型、类型,就是其实是从《双旗镇刀客》开始,是有意识的,《双旗镇刀客》的成功就是对类型有意识的运用,我们照搬了美国西部片的一个类型。
 
  凤凰网文化:所以我觉得《双旗镇刀客》可以说前无古人,但是也有人说甚至是后无来者的东西,往后的这种中国的武侠电影超过这种类型,这么地道的不多。
 
  芦苇: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悲哀,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类型的重要性,一开始就是1989年而且我们拍出了一部电影,1989年开始筹备这个电影的,开始策划这个电影,1990年拍完了,就是电影拍完了,我觉得就是说包括何平自己他的电影,在以后全部就是在类型上出问题了,我们就说在严格的意义上,《麦田》是什么类型,你说不清楚。
 
  凤凰网文化:好怪。
 
  芦苇:他是个畸形儿。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芦苇 凤凰网文化 白鹿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