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编剧芦苇对话凤凰网《年代访》文字实录

2012年09月20日 16:45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于一爽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第五代”靠集体创作出道他们有赤子之心
 
  凤凰网文化:当时是什么原因接触到《最后的疯狂》?
 
  芦苇:后来我在厂里边,当时因为跟明星那边关系好,彼此也熟悉,都是朋友,后来厂里当时是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们当时拍的一部电影其实是叫《他们正年轻》,这个电影到今年为止来看它是封杀了,它一直没有公映,实际上是拍我们叫中越反击战,它是拍一些普通士兵的生活,《他们正年轻》,我当时其实是做这个电影的美术,我和曹久平,我们俩都在做这个美术。
 
  凤凰网文化:现在这些人名都是响当当。
 
  芦苇:拍这个电影的时候,跟周晓文,这个电影的剧本当时周晓文,因为跟他熟,他也相信我,他一边拍,有些他觉得剧作上有问题,他会找我来切磋,甚至让我来重写,那我就给他重写。
 
  凤凰网文化:我也挺想还原当时那些场景的,就因为那会儿和平整个电影圈的也没有那么大,然后怎么大家就在一个屋子里。
 
  芦苇:那个时候他就第五代的出山都是集体创作,都是一伙人,其实《黄土地》的模式其实是各个青年的摄制组它是一样的,你比如说张艺谋是摄影师但是其实他是参与了整个剧本修改。
 
  凤凰网文化:彼此界线其实并不明确。
 
  芦苇:那是叫集体创作,包括讨论剧本的时候,剧本过去在我们的概念里面实际上只是导演的事情,但其实在第五代不是,它的就要是摄影要参与,美术要参与,录音要参与,表演要参与,它方方面面都要参与。
 
  凤凰网文化:当时是现实条件决定了,还是说整个和那一代人的风气?
 
  芦苇:它是和那代人的风气、条件有关系。
 
  凤凰网文化:您给我讲讲那代人的风气。
 
  芦苇:他那代人的风气我觉得就是说在拍《黄土地》的时候最大的问题,那一代的电影人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有理想主义的追求,电影对他们来说是梦想,是理想。
 
  凤凰网文化:无论后来大家路多不同?
 
  芦苇:对,当大家站在出发点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赤子之心,对电影的一种驰骋、一种追求,一种把电影作为自己的一个人生使命。
 
  凤凰网文:现在听这些词觉得有点遥远吗?
 
  芦苇:当你离这些词遥远的时候,那个电影的品质你可想而知。
 
  凤凰网文化:对,我们这种常年看院线的,体会不到太多您说的这个字眼。
 
  芦苇:我只是如实的把当时的状态,就是第五代人他们在出山的时候的状态,那个时候真是,他们对电影真是可以用纯真两个字来形容他们的状态。
 
  凤凰网文化:再讲讲具体的细节,然后当时你们怎么讨论,后来定下您为编剧了?
 
  芦苇:我当编剧纯属是阴差阳错,就是给周晓文他们这些人就开始帮他改剧本,后来到《最后的疯狂》干脆就是上手写开了,那就不是改了,就是指导员说这个剧本后半节你来写,那整个后半节就是终场戏都由我写了,然后就开始写,写了后来那个电影拍完之后反响很好,得奖了,金鸡奖得了特别奖,也卖了很多钱,当时是卖口碑,我们卖了有300多万块钱的口碑,我们的成本当时只有100万,可是我们卖了300多万。
 
  凤凰网文化:这100万当时好找吗?
 
  芦苇:当时是厂里投资,那个时候还是厂里投资,那个时候私人是不可以投资的,也没有私人公司,那时候哪有像今天公司有一半是私人的,那时候根本一家都没有,所谓投资都是厂里投资,实际上是国营企业做的。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芦苇 凤凰网文化 白鹿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