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美国记者眼中1942大饥荒:灾民扒树皮磨粉充饥(图)


来源:北京日报

人参与 评论

正在热映的电影《一九四二》,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在1942年到1943年之间,中国河南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死于饥饿。”   随即,河南各界由省赈济会发起,推派杨一峰在内的三名代表到重庆去,“呼吁减免征实配额,拨粮赈济灾民”。

 

水、旱、蝗、汤

从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全省便滴雨未下。成片谷物在禾秆上渐渐枯萎,一场巨大的灾难,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酝酿着,只是这一切的征兆,都被战争的硝烟暂时掩盖了。

1942年的河南,山河破碎,三面环敌,全省半数之地被日军侵占。多灾多难的中原大地,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苦难的岁月。

一春无雨,田里的小麦收成不足常年的两成。新中国成立前的河南有“十年九荒”之说,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清楚这意味着又一个荒年的到来。麦收之后,河南已经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秋收成了人们唯一的指望。孰料,那个夏天又是滴雨未下,夏播作物在持续的大旱中枯萎。大旱之后,往往紧跟着蝗灾。这一年的夏秋之交,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河南全省。所过之处,田间秧苗皆被一扫而光。一些临河、依井的良田,原本还能略有收获,这一下却全部葬送蝗虫之口。

天灾之外,战争更是这场灾难的关键成因。

“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河南成为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的主战场。在1942年河南大饥荒爆发之前,日军在河南境内先后发动过十多次大规模进攻。1938年,蒋介石“以水代兵”,掘开了花园口,造成黄河改道,泛滥成灾。

“以水代兵”虽然暂时阻止了日军西进,但是豫东平原的万顷良田变成了沙滩河汊。长年征战,河南一直是全国出兵出粮最多的省份之一,早已千疮百孔,多年的征粮征兵,青壮年都离开了土地,农民家里没有存粮。

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当时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不顾人民死活,仍在强征军粮。在这一点上,掌握着河南军权的蒋鼎文自然难辞其咎。而河南流传的民谣却道出了另一个为祸之人。

“水旱蝗汤,河南四荒”,这个“汤”,指的是第三十一集团军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抗战之时,汤恩伯部数十万人驻扎河南,军纪涣散,为害乡里。而在河南灾情严重之时,汤恩伯又推出了几个所谓“德政”,强征民役,引得民怨沸腾,被民间列为河南四大灾害之一。

旱灾不同于洪水或地震这样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其发生和加重是一个长时间的持续过程。原本也有足够的救援时间。但河南正在发生的大饥荒,却在很长时间里不被重庆所知。赈灾的不力乃至对灾情的置之不理,又让这场灾难雪上加霜。

在1942年的10月前,白修德获得的河南饥荒情况,只有一些只字片语的传闻。在坊间、国民政府举办的高级酒会以及外国记者的聚会上,他能够听到一些零零碎碎的信息:

“我听见一个河南来的人说……”

“我看到一封洛阳来的信……”

以记者的敏感,白修德向重庆的国民政府高官进行过求证。而所有这些传言,都得不到证实。

自1940年迁都重庆后,为了确保战区的军粮供给,国民党当局实行了在各省“征实”(即直接征收粮草等生活物资)制度,还规定虚报灾况的要予以重惩、征实有功的予以嘉勉。

这种奖惩制度,等于引导各省“报喜不报忧”。据《河南文史资料》记载,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并没有像电影中那样勇敢地为民请命。据当时的河南一区行政督查专员杨一峰的回忆,1942年初秋,杨一峰在到河南鲁山述职的路上,“目睹飞蝗遮天,野无青草;灾情惨重,人民卖儿卖女。”

随即,河南各界由省赈济会发起,推派杨一峰在内的三名代表到重庆去,“呼吁减免征实配额,拨粮赈济灾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白修德 蒋介石本人 阿拉曼战役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