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国优质剩女吕碧城主笔《大公报》 实现女性自立


来源:深圳新闻网

人参与 评论

1906年6月13日,“北洋女子公学”改名“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年仅23岁的吕碧城任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成为中国近代女性任此高级职务的第一人。近代密宗高僧持松在《觉有情》半月刊上曾撰文《伤吕碧城居士之逝》以悼:  吕碧城居士,余耳其名者久矣。

即使在皈依之后,吕碧城对于与二姐的不睦,亦未能释怀。郑逸梅在《南社丛谈》中记曰:“碧城倦游归来,诸戚友劝之毋乖骨肉,碧城不加可否。固劝之,她返身向观音礼拜,诵佛号南无观世音菩萨,戚友知无效,遂罢。”

吕碧城真正开始信佛,是在1929年左右。吕碧城在《莲邦之路》一文中记曰:“约十载前,予寓英京伦敦,常往使署,与其秘书孙君夫妇等作樗蒲之戏(俗名噪麻雀)。某日,孙夫人捡得印光法师之传单,及聂云台君之佛小册,作鄙夷之色曰:‘当这时代,谁还要这东西!’予立应声曰:‘我要。’遂取而藏之,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即所谓十念法。此为学佛之始。”吕碧城的这一学佛因缘颇为奇特,连她自己也感叹道:“遇佛法于海外,已属难事,况此种华文刊品,何得流入英伦,迄今犹以为异。然倘不遇者,恐终身不皈大法,险哉!”而“此种机遇,似有定数存焉。”

这一年的11月17日,逢弥尊圣诞,吕碧城买来三朵菊花,供于佛像之前,希望能够得到启示。是夜,她梦见莲花生于水路,莲叶硕大,莲花却只微露其端。

从此,吕碧城潜心佛学,译释佛经,著有《观无量寿佛经释论》、《观音圣感录》、《阿弥陀经译英》、《法华经普门品译英》等。

1933年, 吕碧城从瑞士回国。同年5月,她与叶恭绰、王一亭、朱石僧、李经纬等人创立中国保护动物会,提倡戒杀和护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再次出国,从香港前往新加坡,翌年春,重返瑞士,致力于弘扬佛法,希望用佛教慈悲的理念来阻止野蛮的战争。

这一时期,她哀叹神州陆沉,诗词悲愤沉痛。

人影帘遮,香残灯灺,雨细风斜。

门掩春寒,云迷小梦,睡损梨花。

且消锦样年华,更莫问天涯水涯。

孔雀徘徊,杜鹃归去,我已无家。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亦是硝烟弥漫。吕碧城深夜听到邻家的钢琴声,都好似充满杀伐之音。次年,吕碧城由瑞士返回香港,捐款给国内赈灾机构,帮助抗战中流离失所的难民。她先是住在香港山光道自购的一所房子中,后搬入东莲觉苑,室中悬挂观音大士像,虔心向佛,不问世事,只与太虚大师、常惺法师等时相过往,切磋佛理。

吕碧城曾撰文说:“或曰,予何所见而知人有灵魂?答曰:人为万物之灵,而谓无魂,是自侪冥顽动物也。谓地球外无他星球,谓物质外无灵界,真宰造物讵能如是简单?英儒斯宾塞尔有言:科学愈发明,令人愈惊造物之巧而知神之不可诬。或曰:假定人有灵魂,又何知善者超度恶者沉沦?答曰:无他,此因果自然之律耳。善者身泰心安,死后灵魂清轻;恶者行丑德秽,死后灵魂重滞,灵界安能无泾渭之分而同流合污哉?南海康同璧女士诗云:‘与世日离天日近,冰心清净不沾尘。’予今已臻此境,非浅俗者所能喻也。”

1943年1月4日,吕碧城梦中得一诗,抄寄友人:“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这也是她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作,堪称绝命诗。

20天后,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九龙辞世。临终时,含笑念佛,仪态安详。遗嘱将自己在美国纽约、旧金山以及上海麦加利银行的存款共二十余万港元悉数提取,在太虚大师指导下,用于弘扬佛法护生之事,并嘱“遗体火化,把骨灰和面粉为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吞食”。

因为吕碧城毕生坚持用文言写作,使得后来她的文名渐被湮没。但在当时,她的作品文章,都曾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她的词作,疆村弟子林鹍翔曾誉之为“三百年来第一人”。诗人易实甫称赞吕碧城说:“其所为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评论家陶杰说,吕碧城的词“并非首首闺秀纤巧,而是烙印了时代的烽烟。手笔婉约,别见雄奇,敏感玲珑,却又暗蓄孤愤”。沈轶刘先生在《繁霜榭词札》中论述说:“清代妇女之词,数量多,分布面广,其间特出颖异,无脂粉气而抗高格者,首推初期之徐灿与末期之吕碧城。然徐仍不能脱旧习,吕则陆离炫幻,是炳天烛地之观。其词积中驭西,膏润旁沛,为万籁激越之音。寓情搴虚,伤于物者深,结于中者固,日出日入之际,其哀刻骨,有不可语者在。”

皈依佛教之后,吕碧城曾一度弃笔文艺。她在《晓珠词》卷尾云:“慨夫浮生有限,学道未成,移情夺境,以词为最。风皱池水,狎而玩之,终必沉溺,凛乎其不可留也!”后虽再次搦管,但其中心境,已是沧海桑田。逝后遗嘱葬身清流,也正应了她在《浪淘沙》中所表达的意愿:“花瓣锦囊收,抛葬清流,人间无地好埋忧。好逐仙源天外去,切莫回头。”

近代密宗高僧持松在《觉有情》半月刊上曾撰文《伤吕碧城居士之逝》以悼:

吕碧城居士,余耳其名者久矣。

初不知其详,仅悉为吾国留欧一女子。于佛学颇具信根,在西人报章杂志中,时抒其辞藻,大抵为护生戒杀,倡导蔬食等一类小品文字。当时余竟拟其人,不过差胜于寻常女流耳,必无多过人处也。

稍后,渐知居士于华夷文字,均极精湛。时以内典之文约义丰者,译华为夷,匡弼圣教,使彼醉心物质之邦,获沾法雨之润。余乃知居士之于佛学,曾加涵泳钻研之功,匪徒具足信仰而已也。于是渐加嘉可,以为一女子身,居然能此,绝非易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剩女 民国四公子 澄清天下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