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人物 > 周海婴逝世 > 正文
周海婴:“众人描述的鲁迅我并不认识,他被祭在神坛”

2011年04月10日 09:56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朱绍杰 何砚华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他们怎样做父亲

鲁迅在1919年写下《我们怎样做父亲》,他在文中谈及对后代的教育:“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10年后,周海婴的出现,让鲁迅真正地实践“怎样做父亲”。

“鲁迅持‘幼者本位’的立场,主张理解孩子、平等相待、解放孩子。”朱崇科总结,“即便在今天看来,都依然值得借鉴。”

作为一个男孩,周海婴也偶然因顽皮挨打骂。“其实那只是虚张声势,吓唬一下而已。”他这样回忆。在鲁迅给自己母亲的信中也说:“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又说:“有时是肯听话的,也讲道理的,所以近一年来,不但不挨打,也不大挨骂了。”

据朱崇科介绍,年幼的周海婴曾跟父亲说,要是自己当爸爸,就要当更好的爸爸,不打人。这小小的孩童之言,极大地触动了鲁迅,使他更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鲁迅宽容的家教方式对周海婴产生了深刻影响。2006年,当媒体问起周海婴对孙女有意加入娱乐圈有何态度时,他表示自己秉承鲁迅宽容的教育方式,“哪怕她想要进娱乐圈,只要是正当的,我们家里也不会反对。”

晚年得子的鲁迅并不忌讳和年幼的儿子谈论死亡,他曾对儿子说:“我会死,你也会死。”更不避讳对儿子进行性教育,“就目前资料看来,鲁迅是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早讲生理卫生课的人,没有之一。”朱崇科介绍,早在1909年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里,鲁迅已经在自己的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生理知识(包括性知识)。

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

“我是在一个‘人场’的环境下长大的,就像磁场,我被这个‘人场’控制着。父亲一直在鞭策着我,也在给我压力。”理工专业出身的周海婴曾用“紧箍咒”形容文豪父亲给他留下的“遗产”。

父亲病重、逝世的那一年,周海婴年仅7岁。坎坷的经历、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处事不得不格外小心谨慎。在北大读书时,身边的同学打桥牌、跳交谊舞。出于好奇,他偶尔走去观看,背后就会有人指指点点:“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

“鲁迅的光环对他有束缚作用,”朱崇科指出,“如果说鲁迅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周海婴就是旁边的一棵小树。鲁迅既给了他养分和保护,也为他带来了阴影。”

作为鲁迅仅有的一个儿子,周海婴做了不少纪念、研究鲁迅的工作。他本人曾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2010年,《鲁迅回忆录》的许广平手稿本得以完整面世,周海婴是该书的主编。

周海婴曾向媒体表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被极左意识形态遮蔽和诠释了近60年的鲁迅和他的文化精神,得到“还原”和“解放”。“假如鲁迅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要一直存在下去的话,就必须给青年人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从他的外貌和生活上进行还原。”

“要放弃小我,一定要做好鲁迅精神的传承工作。”这是今年春节,周海婴在病榻上对自己儿子的叮嘱。

“他为学界研究提供了不少第一、二手的材料,而且在许多议题上引起人们对鲁迅的持续关注,况且他本身就是研究鲁迅思想的绝佳载体,这是他价值重大的地方。”但是,朱崇科也指出,由于他直接的血缘关系,使之无法超越自身主观的局限,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周海婴 1933年 意识形态遮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