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文化 > 年代访

王学泰:不要叫我知识分子


人参与 评论

我不是知识分子我是知识人 凤凰网文化:今天请到的是王学泰老师,今天主要想讲自然生态下的知识分子。 王学秦:我叫知识人,我不爱叫分子,因为分子总是个别的,别打成一个分子,中国就怕出分子,一成了分子,

中国“权出于一孔” 知识分子约架是文明倒退
凤凰网文化:您怎么看,网上很多知识分子吵架?
王学泰:这是文明的倒退,知识人的长处在讲理,因此王小波曾说,知识分子最怕遇到不讲理的时代。知识人解决分歧的方法是争论,先秦的诸子间的意见分歧是通过辩论来解决的。孟子跟许行后学的辩论也是一种争论。
凤凰网文化:继续说到知识分子?
王学泰:俄国学界为知识分子下的定义,强调知识分子除了有专业知识外,还应有社会关怀。知识分子应该是“为他”的。这有点儿像司马迁笔下的“侠”。《史记》写游侠,强调游侠的反主流的精神和“为他”的品质,侠的精神实际上是在贵族消灭之后的贵族精神的遗留。但这种贵族精神遗留只存在了很短时期(从秦末到汉代文景之后),后来在汉武帝打压下消失,到了《汉书》中游侠,除了司马迁写过的,大多已经不是“侠”了。自秦始皇以来,实施的是皇权专制,这种制度只承认皇权,其它权力如果不是皇帝临时授予,都不允许存在,这就是“权出于一孔”。这就导致了“利出于一孔”。
凤凰网文化:那文化作为附属品,必然只能是单一的?
王学泰:所以中国文化很难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
唐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 《水浒》中已无“大侠”
凤凰网文化:您最为大家知道的是《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您认为侠分几个阶段,1949年之后侠跑哪去了?
王学泰:甭说1949年,到《水浒传》当中已经不是侠了。侠是贵族社会衰落之后的产物。为什么西汉初年有侠,因为西周是贵族社会,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社会解体,于是“为他”的侠产生。秦始皇一统天下,实施皇权专制,侠遂潜入地下,亡秦,侠也出了一份大力。西汉初年,实行黄老政治,侠很活跃,武帝一反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加强皇权专制,侠是他打击的对象,遂逐渐被消灭。《史记》中游侠只成为纨绔子弟模仿的对象,后来的史传说到某某有“侠风”,这已经不是原来的侠了。原来的侠热衷管他人之事,在贵族社会中,只有贵族才负有管理众人之事的责任,责任久了,变为习惯。因此贵族社会之后的侠风往往是管理他人之事习惯的遗风。这种侠只有在西汉和隋唐才有,因为隋唐上承南北朝,南北朝特别是北朝近于贵族社会。隋唐都比较开放,隋末大乱,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唐传奇中“风尘三侠”不单纯是小说,也有历史真实的一面。唐代的侠又不是一味反主流,他们热衷功业,后来又与对抗少数民族的入侵结合起来,所以唐中叶以前侠也有一个短暂的发展时期。我们看唐代很多诗歌都歌颂游侠。
《汉书》中也写到有游侠。汉武帝之后的侠与司马迁笔下的侠不同,那些侠只是跟贵族的勾结,狐朋狗友,吃吃喝喝,欺压良民,这就跟司马迁所说的侠根本不是一回事。
王学泰:从唐末到五代近百年的战乱之后,世家大族被消灭殆尽,几乎可以说宋代是一个一切都从头开始的世俗社会。我们常常把唐宋连称,实际唐代和宋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如果唐代属于古代社会的话,那宋代就接待近代社会。
凤凰网文化: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很大的区别?
王学泰:有很大分别,古代社会基本上是个身份社会,有些人生来就有锦绣前程,大多数人生来就要默默苦受。古代社会的垂直流动非常缓慢,古代社会的身份、权力、财富是一体化的;而世俗社会则与此相反。
 然而,中国古代社会与世俗社会有一定的承继性,这就是社会基层的宗法组织。不过此前的宗法组织基本上是被豪门大族控制的,而宋代以后的宗法组织多是有意识设计的。宋代的儒者与理学家们热衷于建立宗法网络的建立,认为这不仅使得族人之间可以守望相助,而且也有益于世道人心。他们在世家大族解体的情况下,倡导恢复宗法,并为宗法制度设计了一套组织方式。什么叫宗法?就是宗子法。什么叫“宗子”,原本指大宗之子,就是后世所说的“长房长孙”,他才能代表这个宗族,祭祀祖先。传统的宗法、特别是周代的宗法,完全由天子、诸侯、大夫、士等级差序安排下来。天子的小宗分封为诸侯,成为诸侯的大宗,从天子到士,政治次序与血缘次序是一致的。宋代儒者设计的宗法,其宗子往往由推举产生,其规则也与传统的礼俗有了很大差别。这种宗法,实际上就变成士大夫组织。
凤凰网文化:那就有运作的空间了?
王学泰:对,有运作的空间,周代以来所实施宗法制度,其目的就是保障血缘、家族乃至社会、政治的确定性和稳定性;而宋代的宗法中的宗子产生的不确定性恰恰反映了宋代人群垂直流动的加剧。这与宋代科举制度的成熟与完备密切相关。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还不成熟。它有点儿像我们文化大革命中选拔工农兵学员,是考试和推荐相结合。每次考试,所取士大多是有权势人士推荐,或在长安城中有较高的声望。王维中进士就有玉真公主的推荐。
凤凰网文化:但是依然有区分?
王学泰:宋代就不一样,北宋科举考试完全凭卷面说话。为此制定了“糊名”“誊录”“锁院”“回避”等一系列制度。比如说考试过程中,考官不能直接审阅考生试卷,试卷要糊名,并经人誊录,考官看的是誊录卷。考官被任命后马上进考场(贡院),不能随便见人,以防止请托、作弊,。这叫“锁院”。自宋代以来,科举考试刻意追求公平,其目的就是向全民开放,以吸引全体国人。宋代和宋代以后的科举也做到了这一点。在科举考试中胜出的、没有家庭背景(三代之内没做官的)的,在宋、明、清三代都能占到50%左右。不是官二代、官三代的人们也可以进入统治集团。宋以后,除了少数从事贱业(如倡优等)的人,都能参与科举考试。
 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比较模糊,但历代都很注重良贱分野,并写入法律。士农工商都是良人,有一批人叫贱人,例如奴仆、倡优、惰民、丐户、工乐百户等。贱民不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在法律上受到许多限制,《唐律》中的“户婚律”中就有贱民“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的条款。婚姻问题是最容易发生纠纷的,良贱生个孩子怎么办,怎么继承财产的问题。
 为什么我不爱用人民这词,因为他是个模糊概念,便于有权者操作。平常人们说“我们人民”如何如何,你谁敢说你是人民?有权者说你算什么“人民”?于是,你便沦为“大多数”的对立面。我写文章,常使用“公民”,它是法律概念,在没剥夺我权利之前,我就是公民。你要剥夺我公民权利,你得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剥夺“人民”称号是没有法律程序的;因此第二把手也常常被踢出人民队伍。
凤凰网文化:没标准,没边界这个东西。
王学泰:扯的远了。总之宋代形成的相对公正的科举考试制度,吸引了大多数读书人,从而促成社会垂直流动的加快,给有才、有能力者以希望,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相关专题: 王学泰:中国已无侠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王学 凤凰网文化 贵族社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