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文化 > 年代访

王学泰:不要叫我知识分子


人参与 评论

我不是知识分子我是知识人 凤凰网文化:今天请到的是王学泰老师,今天主要想讲自然生态下的知识分子。 王学秦:我叫知识人,我不爱叫分子,因为分子总是个别的,别打成一个分子,中国就怕出分子,一成了分子,

核心提示:他不喜欢被叫知识分子,他曾因“现行反革命”入狱数年,他说统治者和人民从来不是父子关系,而有人的地方不一定就有江湖。在采访中,著名游民与流民文化问题研究专家王学泰说:其实中国还有一个历来被文人学士忽视的游民社会,他们的意识形态不但与官方的、正统的意识形态对立,而且还支配着半个中国,半部历史,还时时冒出头来一统天下。以下为对话实录: 
我不是知识分子 我是知识人
凤凰网文化:今天请到的是王学泰老师,主要想讲自然生态下的知识分子。
王学泰:我叫知识人,我不爱叫分子,因为分子总是个别的,别打成一个分子,中国就怕出分子,一成了分子,大部分是很少有好的。当然积极分子这样少,过去讲什么四类分子什么,右派分子,消极分子,那会儿都。分子中国对个人讲,中国文化传统对个人价值是忽视的,甚至是否定的,认为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他才有他的价值。所以,为什么现在对个体意识那么重视呢?这就是工商社会,在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个体意识比较差。
凤凰网文化:从商周开始?
王学泰:商周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商周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大转变,王国维写过一篇《殷周制度论》,他讲商周是个大变化时期。这些变化王氏总结了四条,主要是从宗法角度立论。我觉得有一条他没有谈到,就是对待生命的价值的问题。我觉得这商周两个时代根本的不同在于对人的态度。到安阳殷墟参观一下,就会感悟到,殷代统治者对于生命的漠视。殷代墓葬,随葬的人极多,多的能达到1000多人。被殉葬的有两类,一种是奴隶和仆人被迫殉葬,也有一些是自愿随葬,比如说其近臣、后妃,他愿意去死。不管被迫还是“自愿”,都是对生命的蔑视。而周族正相反,近代以来所发掘周族姬氏墓葬中基本上没有用人殉葬的。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派反对殉葬,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连用像人的俑殉葬都不赞成,表现出他对生命的重视和对人类尊严的认知。儒家文化是对周文化的总结和提高,因此后世人们说,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礼。蔑视生命还是尊重生命,这是殷周文化的分野。这个分野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
孔子是殷人,他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宋国是微子建立的,微子是殷朝亡国之君纣王的庶兄,孔子是殷朝贵族的后代,他至死也没有忘了这一点。晚年孔子曾说“我快要死了吧,我做梦梦见睡在两楹之间”“两楹”就是两个柱子之间,他还说“殷人死了之后,就把人停在两个柱子;我是殷人,”所以他觉得生命快要到终点了。可见孔子至死也没忘记他是殷人。可是他没有继承殷文化,却接受了周文化,因此文化不能以种族分、不能以血统分,人们在文化上的取舍体现了对于文明进步的态度。什么是文明?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对生命的态度。
判断文化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与否
凤凰网文化:有人把文化作为民族性的一个附属。
王学泰:文化有进步、落后之分、有高下之分。虽然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它存在的权利,但是文明人应该对文化的高下,先进、落后有明确的认知。
凤凰网文化:有标准吗?
王学泰:很重要一个标准就对人的价值和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与否。
凤凰网文化:而且您一定不相信文化有进化论一说?
王学泰:进化论,直到目前仍然是个假说。达尔文也没有完成他的进化体系的完全论证,属于自然的东西我懂的不多,但是就从人类社会中,大家回过头看,生产发展了,但并不等于人的意识就能够大踏步的前进。但生产发展,起码让人有时间来思考一些人类应该思考的问题。应该看到人类有了余裕的时间,就会思考人类交往中如何减少成本消耗问题。
人类的蒙昧时代,其思考是单线的,或说反应性的,饥要食,渴要饮,取得手段也是反应性的,即“丛林手段”。这种手段简单,但不一定都能满足,即使满足了也要有巨大的消耗;人类有了余裕时间就会思考用“非丛林手段”是否也能满足自记的需求呢?这是文明萌发点。所谓“文明”就是对丛林手段的否定,就是不用暴力而用双方情愿手段达到“双赢”。
文明的一个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尽量少使用暴力,人和人尽量用和平的方法。我觉得市场经济就这样,市场经济并不是非得资本主义有。
凤凰网文化:唯一的市场?
我们老祖宗就懂得这一点。孟子的《许行章》就批评带有农业“社会主义”色彩的许行学派的。许行主张大家全做农民,孟子问许行的追随者说,许行用的锄头是你们自己制造的吗?你穿戴的衣冠是你们自己做的吗?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交换来的。孟子用生活实际说明许行主张不可操作,也说明当时市场交换已经是普通的社会常识。市场这种生活交往方式是伴随着文明产生的。
凤凰网文化:这个观点普遍吗?
王学泰:人们现在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标志,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野蛮和文明的标志。就是丛林法则和文明法则的标志。
凤凰网文化:还有一种声音,暴力依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王学泰:这是力大者并且缺乏良知的主张,他觉得自己是强者,于是就强调强者通吃。我想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不会持这种主张的。他们掌握一定权力,或者处在优势地位,就提倡这些东西。觉得暴力法则是一个普遍的法则。当然自有人类以来暴力不断发生,然而文明也在发展,终有一天绝大多数人类会摒弃用暴力解决族群冲突和社会冲突的思想意识。核武器出现已经为钟情暴力者敲响了警钟。

相关专题: 王学泰:中国已无侠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王学 凤凰网文化 贵族社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