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宋冬野:我不思考社会意义 只想多做几年顽劣分子

2013年07月29日 13:15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杨海亮

宋冬野在以前位于安和桥的家

北京在我内心是家乡 但我说的是北京而不是首都

凤凰网文化:你有首歌叫《安和桥》,你这次专辑的名字叫《安和桥北》,你也曾说“安河桥只是一座桥,她给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安和桥之于你的重要性具体是什么?

宋冬野:我出生在安和桥,童年和少年时光几乎都放在了那儿,后来我的奶奶住在那边,我一不高兴就会跑回去,在河边弹琴唱歌,吃奶奶做的饭。后来安和桥村拆迁了,我也把我奶奶接到我这住,一度想写一首关于安和桥的歌,但始终觉得自己积累不够,怎么也表达不出那种真实的感情。

凤凰网文化:歌词里“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像是被五环路蒙住的双眼”这句很动人,讲讲是怎么样的一种场景和感受。

宋冬野:就是后来有一次和朋友去凤凰岭,路过安和桥,车从南往北开,安和桥一片废墟,五环路高架桥从废墟上面蒙过去,特残忍又特温暖,于是就找出纸,在车上写下了这一句。

凤凰网文化:北京,现在好像一锅粥,各种作料和食材都一块扔里面炖了、沸腾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它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宋冬野:家嘛,每个人内心里家乡是个什么存在,北京在我心里就是个什么存在。但我说的是北京,不是首都。

凤凰网文化:北漂歌手与在北京土生土长的歌手,你认为二者在气质、创作上有什么差别?以你为例,地域对一个人有怎样的影响?

宋冬野:与所谓北漂歌手相比,我们是缺少很多生活经历和岁月积淀的,他们可能更贴近土地更贴近生活。生在何处是命,比如贵州需要尧十三,于是尧十三就顺理成章地出生了。

宋冬野

民谣没火起来是因为我们不太喜欢考虑市场

凤凰网文化:民谣依靠电视选秀、网络热炒等大众传播媒介收获更多关注,你认为这是民谣音乐的一种悲哀吗?民谣音乐与大众娱乐之间,如果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么最好的抵达大众的方式又是什么?

宋冬野:我们希望民谣音乐能火,能大火,但是之所以它目前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自身不太喜欢考虑关于市场的问题,也没想让多少人听,都是低头死磕做音乐的人,二是很多听众也不想让我们的歌走向大众,他们根本不相信大众音乐市场,他们害怕我们变味。后来我们也往所谓大众市场试探过,可是谁也没敢周旋,我们谁也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谁知道呢。

凤凰网文化:有人说《董小姐》在选秀节目唱红,由鲜为人知的小众音乐一跃成为众人拥趸的流行歌曲,可能会毁了宋冬野和他的音乐,就跟满大街都在循环播放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一样逐渐沦为俗物,你怎么看?流行对民谣来说是噩梦还是福音?

宋冬野: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普遍观念,什么东西一变大众,就是俗,就是垃圾,毁了我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我还是觉得音乐就是音乐本身,每一首歌它就是那个样子,从第一个人听到它到全世界人民都会唱,这首歌本身都是一成不变的,而我能肯定的是自己做音乐的态度也不会变,一直会真实,源自生活,我觉得这就够了,怎么看是性格问题了。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宋冬野 董小姐 民谣 左立 音乐 凤凰网文化 年代访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