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的沦陷与大妈的崛起

网友评论()2014.05.16 第59期 作者:昆鸟

导语:一群大妈在火车上互彪广场舞的视频疯传网络,人类真的已经不能阻止广场舞了?自称“职业枪手”的昆鸟表示:大妈广场已经成为中国寓言。当年轻一代埋头于虚拟广场之时,大妈就对真实广场“物尽其用”了,作为中国存在感最强的一群人,对比出的是年轻人现实感的薄弱和对“梦想力”的解除。 

 

K1063次火车上,大妈们因一支广场舞窜身“亚洲女子天团”。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搭台,代际冲突差异出演,并迅速被演绎成一则中国寓言。很多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以此映射当年的红卫兵。事实上,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都不过是耳食之言。这是想尽办法为“文革”加刑者的惯技,经不起推敲。“文革”恶极,但与大妈广场舞关系并不大。

“大妈广场舞”,关节处有二,一为广场,一为大妈。

先说广场,最先要说,中国并无广场,作为物理空间的广场早已失去广场功能。这样说也不对,中国其实并不缺少广场,只是搬迁到虚拟空间去了。论坛、微博、微信,广场已经多到了拥挤的地步。年轻人把头埋在液晶屏上,不去广场,大妈就去了,物尽其用,挺好。

但是大妈已经把广场舞搬到了火车上,这就要由广场问题延伸到大妈问题了。她们是中国存在感最强的人群之一,无论是囤黄金还是跳广场舞,中国大妈都表现得霸气外漏,走遍全球都是主场,上个火车,小菜一碟。而另一面,是年轻人在线下的沉默和败退,他们只能在线上喧嚣。

一代人的现实感,都越来越稀薄,越来越微弱。他们虚弱的在场,仍在向自己未来的丈母娘做无限的让渡。因为他们在经济上,他们越来越难以形成真正的力量,再无底气与丈母娘阶层争夺公共空间;又由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后遗症,他们自行解除了无产者的梦想力,而这是人所能拥有的最后的武器了。

目下的年青一代,甚至全身心地厌恶物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一方面,由于读多了现代史,造成了他们对“集体”的排斥和恐惧;另一方面,是浅表然而剧烈的趣味分化,让大家在各种虚拟的“沙龙”式共同体中找到了归属。去广场也办不成什么事儿,所以不如上网。

“沙龙”取代“集体”,是中国最当留意的文化现象,“沙龙化”早已成了社会崩解的重要推动力,把龙字去掉,就是沙化。而沙化对抗不了固化,顶多是面对社会固化时的应激反应。明天很漫长,大家还是到豆瓣找个小组自嗨去吧,把所有问题都变成星座问题和美学问题,谁能说不是一种牛逼的策略和优雅的姿势呢?

所以,大妈跳舞强身,我们在旁鼓掌即可。让她们替中国挺直脊梁,走出国门,把广场舞跳到卢浮宫,挺好。大妈,我们看好“您们”。而大妈们选用的歌曲,我也觉得挺好,从红歌到罗大佑、再到凤凰传奇,对大妈来说都是一样一样一样地,广场舞的文化腐殖力,注定会肥沃我们的虚拟广场,所以,地上的广场和线上的广场,总地来说,还是合作大于对抗。

热烈祝贺大妈在中国率先取得文化主体地位。广场是你们的,不是我们的,从头到尾都是你们的。

昆鸟:诗人,自由写作者。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