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秦晖:“共同的底线”并非要求放弃原有信仰


来源:南方周末

人参与 评论

南方周末:2013年9月,28位中国学者在英国牛津大学签署了“牛津共识”,您也参加了,有评论者认为,“共识”的内容太空洞。在南非和其他民主国家,底线已成实然,他们形成的策略性共识如果向更高的应然发展,那就是追求“中庸之道”了。

秦晖与致敬嘉宾、评委代表刘瑜(右)、开奖嘉宾杨显惠(左)。 (南方周末记者 蒋彬/图)

南方周末:2001年您提出“黄宗羲定律”,“惊动”了温家宝总理,他在2003年的两会上多次回应了您的问题,说我们一定会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2005年全国人大废除了农业税条例,“皇粮国税”成为历史,是否可以认为,农村农业已经跳出了这个“怪圈”?

秦晖:废除农业税当然是一大进步,2005年的改革功不可没。不过,人们似乎认为“皇粮国税”与“黄宗羲定律”只与农民有关,却是个误解。历史上的“皇粮国税”是针对全国臣民的,“黄宗羲定律”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只是在农业社会的古代,臣民基本上就是农民,“皇粮国税”大致上也就是农业税。但现在就不同了,现在农民只占“臣民”的一部分,“农业税”更只是“皇粮国税”的一小部分。农业税废除不等于“皇粮国税”废除,“黄宗羲定律”不再对农民起作用也不等于全国臣民都摆脱了它的作用。只有到了纳税人权利得到保障、征税人责任可以追问的时候,“皇粮国税”才可以说被现代公共财政下的国民税收所取代。

南方周末:2009年,上海财经大学杜恂诚教授写了一篇文章,《“黄宗羲定律”能否成立?》,发表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上,他质疑说:农民的税负怎么可能代代累积,节节攀升,不断成倍上涨?因为纳税人的总收入是定的,生产、生活成本也是一定的,税负只可能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如果超过临界点,纳税人就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没看到您的回应文章,倒是王家范先生,帮您回应了一下,他说,因为赋役繁重,地方会向中央叫苦,双方博弈的结果,是地方上只要完成七八成就可以交差,这是使得“黄宗羲定律”不那么恐怖的一个背景,当然还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明清江南一带,实际上是以工商业来补农业,他引用明末徐光启的话来说,松江府的田地并不比别的府多,却要负担一百多万担的粮赋,三百多年来之所以还能有一口气活下来,全靠家庭的棉布纺织业、妇女的参加劳动。王家范先生在这篇文章里还捎带着批评了“加州学派”关于江南经济史的研究,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讨论的还是“资本主义萌芽”,现在的这些新论,不提 “萌芽”了,因为他们讨论的已经是“大树”了,很有意思的点评。关于王家范先生对杜恂诚先生的回应,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秦晖:其实很简单,人文学科里所谓的“定律”只是借用自然科学的名词,表示一种大致的因果逻辑联系,它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中的“定律”那样用于实际数值计算。历史上的赋税增加当然不可能是无限的,正如杜先生所说的“临界点”也不可能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一样。所谓黄宗羲定律,只是当时的人们对专制制度下征税权不受制约性的认识,对“并税式改革”的效果表示质疑,指出“并后重出”导致农民负担反而加重的可能性很大。在这个意义上“黄宗羲定律”当然是成立的。

实际上我在当年那篇文章中讲得很清楚:我称为“黄宗羲定律”的那种看法历史上不断有人提到,唐代的陆贽、宋代的李心传、明代的黄宗羲、清代的范清臣都说过类似的话,1970年代末王家范、谢天佑二先生也用黄宗羲的说法来描述过农民负担越改越重、导致农民战争爆发的观点。只是那时还是人民公社时代——农户不是经济单位,收获粮食首先入公家仓库,农户向公家领口粮,而不是公家向农户征税的时代,黄宗羲等人的说法不易引起现实的联想而已。而我在恢复农户纳税制后1990年代的调查中发现当时很多地方又在搞“并税除费”的改革而且效果已经显得可疑,便引述了以上前人的说法,名之为黄宗羲定律而已。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深奥,它引起那么大反响,是我没想到的。

(本文系秦晖先生笔答而成,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底线 共识 实然状态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