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路遥不是一面绝对的大旗 既不神化也不要贬低
去世的人被加了砝码 《平凡的世界》也许是路遥的顶点
凤凰网文化:刚才说到有些假设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不愿意假设,但是可能有时候假设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事情走向的另一种可能性的愿望,所以我还是想问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其实提出来不是没有原由的,就是也有人发出过想法,就是可能存在一种逝者为大的倾向,就是路遥去世的时候时间点太对了,还有评论者就是觉得什么,就是说写到一百多万字的《平凡的世界》路遥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其实也就到此为止了。《平凡的世界》完成所有的文学功力,故事模式、故事情节其实跟《人生》包括再早期的作品差不多,如果说路遥没有在那样一个时间点上过世,他未来继续走下去,也许他可能会枯竭。
梁鸿:这是有可能的。我是这样想,一个作家成名是多种因素的,不能说因为路遥现在被关注就说是最伟大的作家,不能这样来说,而是说他的成名他的现在的被重视是多个因素塑造出来的。每一个作家当他的文本出来之后他就是一个文学现象了,他不只有文学本身,包括今天我们说莫言,我们说余华他都是一种文学现象,就是并不是说文学、文本本身是好与不好的,那么文本的塑造也包含着阅读者、包含着文化气氛、包含着政治气氛,当然也包含他个人命运在里面,所以路遥的文学今天这样被重视一定也包含着路遥本身的命运在里面,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没有必要去一定去查找这一步、那么确实如果路遥不去世,他能写出好的作品吗,不知道,因为他去世了,我们只能说可能这就是人生最高点了,可能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路遥的最高点,我们只能这样猜测。但是这也并不能因此就低估了路遥,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说他去世了叫在世的人特别加了一个砝码,这个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有,包括王小波在内,也是一样的,如果他不去世可能王小波也会江郎才尽,谁知道呢,也有可能爆发出大的更好的作品来,但是无论如何王小波的去世他也形成一股旋风,在思想界、文化界、文学界,由此塑造出一个王小波的形象,如果他没有去世,可能王小波就是王小波。所以说文学从来不是文学本身,文学从来都是搀杂各种政治的、文化的、个人的东西在里面,共同塑造文学的面貌。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