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文化 > 活动 > 最新报道 > 正文
2010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与会嘉宾发言全文
2010年10月28日 22:41 凤凰网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李南:真人的表演艺术会永远存在

我完全同意我们外国同行的看法,就是说票房一定不是一个绝对标准,这是肯定的,我也同意大家的看法,这也是共识。

电影票房和舞台表演艺术的票房,不能同日而语,也不是一回事。而且我认为科技将来再发达,仍然也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可以替代真人的表演艺术,真人的表演艺术会永远存在,一千年以后也会存在,这是我们的。另外所以我们真正从事艺术的人,他们对表演艺术,对表演艺术在心里的地位,今天我们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几位同事也在议论,包括这些做电影的,做电影技术的,做电影导演的,包括做电影演员的同行们,包括国外的,国内的,这些大的演员们,他们一提起舞台的表演艺术来说,他们还是觉得在心里面,这是他们最高的愿望,所以可见表演艺术的地位之高。我也同意他们的这种观点。

我想说说我们跟其它国家之间的不同,因为刚才我们上午在讨论的时候,德国同行和英国同行他们的政府对表演艺术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年就是到德国各个剧院考察,想用德国的例子说服我们的主管部门,就是说德国同行不在乎钱,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艺术做到极致,用那么多的钱也没有人管他,他们都是认认真真在做自己的艺术,让艺术家用他们的资金给社会贡献自己的好作品,这在其它国家不是那么的主流。

在中国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主流艺术,一个是娱乐艺术。我觉得考虑主流艺术的时候,是我们所有的这些艺术的从业者们的责任,这一点我觉得必须的,就是说任何一个艺术行动,包括你的剧场,包括你的剧团,要做主流。如果你不是艺术团,只是一个民间舞蹈团,当然民间舞蹈团也不能说人家不是主流艺术,但我们的交响乐,我们的芭蕾舞,甚至一些正剧,或者是其它什么的艺术形式,只要是主流艺术都应该拿钱去做它,这样我们的艺术标准菜是高的。我们要尽量的摸高,让艺术标准能够达到我们自己的水平和想象力的标准。

但是娱乐艺术就一定要考虑票房,这是我们的经验。我刚才说我们一年要做三四千场演出,这里主流艺术当然是少的,我们要做,作为我们的经验来说,我赔钱也要做,不管是我自己原创的剧目也好,还是我去请国外最好的表演艺术团体进来也好。有时候我会算不过账来,我们请柏林爱乐来上海演出的成本就是1200万的人民币,一个剧场一千多座,能卖多少钱,就算加上一些赞助也不会达到这个成本。我是用娱乐艺术这个票房卖这些钱补主流艺术,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平衡,不然只看这个成本就没法演出。

我们刚才说到了文化,文化是一个最大的观念,这个观点在网上说也不太合适。真正的文化产业,这个说词太大,我们就是文艺,文化的包含量太大了。我们中国有古老的食文化、服饰文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民族文化等东西,甚至还有一些其它的表演文化。我们真正要发展的弘扬的文化产业其实还是文化艺术产业,这个词不是我定义的。我想有一天我们能够把主流艺术和娱乐艺术,把好的主流艺术产业和娱乐产业把分开。我们听说了,在国外的同事们他们是这么做的,可是我们这个概念还不清楚。这个概念不清楚的时候,所有的赞助商,我们的赞助机制就不能建立,大家知道在中国搞赞助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这个可能余隆先生他们做的最好,这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做的非常好。但是很多很多机构,包括我们这样的企业,因为我们是企业,我们所有的钱是没有政府投入的,我们也是在市场上去拿,就是说我们和所有的公司一样,不管是中国的民营公司也好,私营公司也好,我们都是同一个起跑线,是从市场上一张一张票卖回来的。但是就是这样的话,我们也很难拿到赞助,因为我们整个社会赞助机制不完善。

为什么不完善?是因为赞助商不知道我应该赞助什么,你得去不断地说服他,我不能要求所有企业都是有钱的,要让大机构、大企业的领导人,都非常有文化,说一提起歌剧来就能唱两句,一提起某个交响乐就能说两句,这个很难,这个在中国可能还要有一二十年的时间。怎么办?我觉得应该是这个社会去规范一个机制,在这个机制框架中间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说到这个问题,又说到中国演出的票房。目前来说,没有一个演出机构告诉我,中国的舞台表演的票房是好的,没有人告诉我,因为我们管理的这么多剧院,我们认识这么多的同行,所有人都说没有票房,偶尔有一场演出票房好得不得了,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应该就是大家掏钱,去买票,去消费文艺,消费文化,甚至消费娱乐,这个概念,目前在中国没有完全形成。以后还要有多少年才能把这个形成,就是说我们的票房是第一考虑的,只要我们票房算过账来,我们这个节目就可以安排可以创作或者可以演出,这种情况恐怕还要加以时日。

余其铿:高雅艺术生存的几条路

我同意李南的意见,我们要划定一个范围,我们讨论的文化也好,文艺也好,其实按照解释的话,除了人类经济生产以外所有都是文化,再退一步,科技教育这些都是属于文化。我们今天谈论只是说我们文化部管辖里边的小文化。小文化当中,今天我们只讨论舞台表演艺术里面狭窄的一个范围,我们今天讨论,还区分出刚才李南先生讲到的主流文化和娱乐的问题。主流文化就是我们通常惯称的高雅艺术,高端的艺术表演形式,同时在这样一个舞台艺术领域里头,投入产出的比例经常不成正比。比如一部歌剧、芭蕾舞剧或者一个好的交响乐团出演,投入的成本和从票房里赚取的利润是不相当的,这个是不能成正比的。通常很多国家在国际上的做法,一个是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一个就是靠社会的赞助,以及各种各样的基金会,剩下的才从票房里平衡成本。

娱乐业一个流行歌星的演唱会,一个体育场里就有几百万,这些大的公司,体育用品公司,都愿意赞助,因为人数很多。你在剧场里边,演一个歌剧,才一千多观众,它也要计算这个赞助的影响面:我投几百万给你做一个歌剧,其实只有几千人来看,这个影响面很窄小。赞助商投入赞助也要有宣传效应上的回报,所以通常都是比较困难的。

事实上不管我们中国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同行,凡是从事这样一个工作的人,都一直在为如何解决成本资金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比较成功的就是在政府支持不够的情况下,寻求这些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来成立一种支持艺术的基金会。

事实上,我们国内也慢慢在仿效西方国家的做法。刚才讲到,我们在广东成立了演艺集团,除了尝试在政府的积极支持,还有社会的赞助基金支持以外,就在探索是否可以走出第三条路,就是说我们把所有舞台艺术演艺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因为作为一个音乐厅而言,它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但通过各种类型的表演团体和演艺公司做大做强,他在市场上赚取利润以后,反过来支持这个高端市场的投入,现在正在做这样一种探索和尝试。比如说,你看我们这个演艺集团里面有很好的交响乐团,有歌舞团,还有现代舞团还有话剧院这样一些艺术表演团体,他们里边拥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如果他们把这个艺术培训做好做大做强以后,实际上现在我们国家很多的孩子,不光是学钢琴、学小提琴也有学舞蹈的,戏剧舞蹈也能学。这些艺术家,除了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才艺以外,他们可以做很多的工作,这个培训面的市场可能是面对很广的,这个培训产业做好了,在这里边能够得到很好的经济回报以后,那么我们这个经济效益可以投放到交响乐上。

<<上一页 1 2 ... 4 5 6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石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