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公元928年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病逝,享年55岁,他长眠在巴林左旗祖山中的一个山谷里。从汉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片绝佳的风水宝地!从黑龙门走进来以后,就是完全是一个封闭的一个环境。是一个椭圆形的封闭环境,像人类子宫这样的,那选择这样一个地点、这种风水学说它其实是道家的。
契丹民族缺少文字 历史文化未获有效传承
公元1120年,大辽王朝的心脏腹地“辽上京城”一片混乱。曾经被他们统辖压制的女真人带着强烈的仇恨,欲将契丹人赶尽杀绝。开国太祖阿保机的陵园,成为女真人泄恨的重要目标。这个曾经被辽朝人世代尊崇的皇家祖陵,在女真人肆意点燃的火海中,瞬间化为废墟。从此大辽王朝维系两百多年的威仪也随着这场大火丧失殆尽。五年后,大辽王朝宣告灭亡。
近千年后的今天,契丹人彻底从中华多民族大家庭中消失,试图寻找他们后裔的努力,也总是被那场灭绝性的杀戮所阻隔!契丹人,这个带着草原神秘色彩的民族到底从何而来?他的后裔又去向何方了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地区的城市高速公路下,有一条宽阔的河流,它就是跨越蒙古高原、辽河平原的西拉木伦河。今天,人们还亲切地将它称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母亲河,有学者考证它就是大辽王朝的发源地。
纪实:当时有一个神话传说,说一个男子乘着一匹白马沿土河而下,一个仙女乘着一个青牛驾的车顺着这个潢水而下,到了两水合流处,附近有一座山木叶山,在那下面相遇,相遇为夫妇之后,就生了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成长以后,成了契丹八部。
一个消失在历史中的民族,必定对应一个与祖先失去链接的现代族群。与西拉沐伦河相对,更触动我“想找到些什么”的念头。我想有关契丹人的来历,之所以靠神话传说来代替历史,其实这与契丹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文字相关。而大辽王朝建立之后,契丹人才开始紧急造字。这就是被我们今天视为天书的契丹大字,据说当时人们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字造了出来。当然了,这期间还有些小插曲,大字不实用,后来又造小字。大字、小字都有了,但是没多久国家也灭亡了。文字失传,后世朝代又不屑多加笔墨为异族做传,从此,契丹以及他们所兴建的大辽王朝,就成了史书上轻飘飘带过的一笔,可谓青史疏淡。但事实上,近千年后的今天,大辽故地却依然遗存下很多实实在在的契丹烙印。这些线索虽然支离破碎,却仍能拼凑出那个消逝民族的模糊身影。
任爱君,多年潜心于契丹、辽文化研究,对他而言,书斋里的求索之外,能发现一些契丹人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更令他欣喜若狂。
纪实:这个岩画一浇,等到水稍微一干的时候,它就,就非常清晰了,这是一幅典型的辽代的剿敌力士。这个头部,眼睛,这个鼻子、口,这是这样插着腰的胳膊,这是胳膊。
荒野中残留在岩画上的契丹武士:吹胡子瞪眼,面露凶残之气。这个形象让人很容易联想起武侠小说中描写的契丹人:他们茹毛饮血,野蛮残暴,来无影去无踪!真实的契丹人果真如此么?这些辽代贵族墓葬中发现的大量壁画,描摹了契丹人的日常生活,它们也丰富了我们对契丹人的了解。
契丹人起源于内蒙赤峰地区 和鲜卑民族同源
纪实:这幅壁画体现的,当时姜夔有一首诗嘛,描写契丹人狩猎场面,这两个契丹奴仆他手里架的就是著名的海东青,用海东青来搏击天鹅,像这个是,应该是它属于出行图中的一个场面,看整个场面显得气氛等等各方面,都是很匆促的这样一种形式。像手里提着带长链的罐,后面那个搬着一把椅子,像这个髡发就比较典型,它这个显示了契丹人髡发形式中的主要的一种方式。
史料记载,契丹人出现在公元四世纪,传说他们与当时统一了中原政权、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人同源。
任:它和鲜卑民族有着直接的这个文化上的渊源、和这个血缘上的这个关系,契丹人他就是东部鲜卑宇文部的后代。宇文被慕容部吞并以后其中一部分人,被慕容部给融入到慕容部系统之内,以后就是进入,随着进入中原历史,在北魏晚期,形成北周政权,它的这个宇文部灭亡以后,一部分残余力量向北退缩,退缩到古代的松漠区域。所谓松漠五代时期和北宋时期有一句话形容,这个形容应该很形象的代表了松漠这个名字的来源,当时是一个稀疏的森林景观的草原地带,登高远望平林漠漠,被看到全是一片森林,其实这是稀疏的草原森林景观。
主持人:而且当时候的植被生态比现在好得多。
任:植被状况比现在好得多。
经过考证,松漠就是今天的赤峰地区。西拉木伦河的传说和确凿的史料最终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曾经在草原上称霸一方的契丹人,他们带着并不空白的历史,落脚到了赤峰地区忍辱偷生。
塔拉:那么它最早呢从草原上兴起呢,就一直是从事的畜牧业经济形态,它的经济形态是畜牧业经济形态,那么它所从事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呢,就是像我们现在提到的蒙古人,逐水草而居这样一种生产方式。
如今,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大量辽代墓葬不断携带着契丹人的信息出土。
纪实:这是契丹族所特有的一种器物,这是晚期的契丹鸡冠壶,那么早期的咱们看一下,它更显出它的特色,咱们这里有早期的鸡冠壶。这里头呢有这么两件早期的鸡冠壶,它这个鸡冠呢壶因为契丹是马背民族,他在骑马上的时候呢,他为了带、方便带一些液体,比如说水啊,酒啊,然后呢他用一种皮囊装这个东西,那么随着它定居以后,建立国家,然后呢,它就开始烧纸瓷器,来仿制这种皮囊,那么咱们看这件鸡冠壶,绿釉,它上面还带有针脚,它就仿制这个缝的皮囊这种缝制的针线,那么这里还有一件桦树皮制作的。
这就是辽代的著名的毡车,也叫西车。主要是根据这幅壁画的真人大小和这个比例,复原的这个毡车,这车驾车的一般是驼,用骆驼。所以非常高大,像车辕部位,它上面都有棚,车棚,车厢部位也有棚,后面呢那个尾箱部位非常特殊,然后往后看,那这个车轮非常巨大,这是易于沙地移动的,而且契丹人对他的车子的使用啊,据北宋出使辽朝的使臣记载,它有一种特殊的方法,一般渡河是用船,他说契丹人有一种独特的方法他用车渡河。大约说用车渡河,可能就是这种车,水再一深的话,可能像驼啊、马一类的都能够游过去,但这个车它也能够在河上就漂移着在畜类的牵引下就能过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