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化出品

《无问西东》令人感动的“真实”下,真实吗?

2018-01-21 10:51:14 凤凰文化 杨是

编者按:自从影片《无问西东》上映后,如同之前《芳华》口碑的迅速两极化,关于此片的评价亦产生了巨大分野。

《无问西东》的主题一直在向“真实”这个关键词靠拢。“真实”本身,有着多重意蕴,有着不同维度,譬如物之真实、历史之真实、情感之真实、人性之真实等等。但这些不同的“真实”,而非一个“内心真实”所能囊括,众多“真实”的强行焊接,反而遮蔽了真实的复杂性。

泰戈尔对于“真实”的解读开悟了吴岭澜。但历史的真实是,对于泰戈尔1923年这次的访华,并不是所有人都表现出高度的热诚与仰慕。鲁迅就曾讥讽:“印度的诗圣泰戈尔先生光临中国之际,像一大瓶好香水似地很熏上了几位先生们以文气和玄气”。

王敏佳被批斗的一场是影片中最有力度的一笔。当批斗王敏佳和表彰李想这两件事情被并置在同一个时空下发生的时候,荒诞就产生了。但在这个扭曲变形的的角力场中,并不存在内心意义上的寻找真实,因为在每个人心中,自己所坚持的都是真实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

《无问西东》具有一种明显的知识分子化的、精英式的宏大叙事立场,它思考的是作为这个国家的精英,应当有何种操守、信念与理想。但即使作为一名普通的人,该怎么度过我们的青春,该怎么度过我们的一生,《无问西东》在试图给予我们一种答案。它是“真实”的一个碎影,也是一个好故事。

自从影片《无问西东》上映后,如同之前《芳华》口碑的迅速两极化,关于此片的评价亦产生了巨大分野。整体来看,分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影片艺术表达上的失衡,而非对于其中价值观念的怀疑。但如若细细思量,影片中诸多问题反而是被“真实”简单化了。

影片一直在叩问“真实”,每个故事最后都落脚到了“不问西东,只问真心”这一正能量的主题上。从完成度上说,确实是紧扣主题,首尾圆合,但是影片中散落各处的许多细节,比如王敏佳被集体批斗时的人心迷失,比如许伯常夫妇的婚姻悲剧,比如被给予了许多笔墨的西南联大精神,比如关于现代社会中孩子与奶粉安全的诸多指涉,所有这些只用内心的“真实”来解释似乎还不够。

因为“真实”本身,也有着多重意蕴,有着不同维度,譬如物之真实、历史之真实、情感之真实、人性之真实等等。《无问西东》的主题一直在向“真实”这个关键词靠拢,四个故事都是关于选择,关于集体与个人的角力,但这些却是不同的“真实”,而非一个“内心真实”所能囊括,众多“真实”的强行焊接,反而遮蔽了真实的复杂性。

关于《无问西东》,从艺术表现层面批评它是必要的,但更需要的讨论的是:为什么会有《无问西东》的出现?为什么在许多人不喜欢它的情况下,它还是让许多人愿意原谅它的缺陷,为之唱赞歌?其实关于《无问西东》有争议也是一件好事,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争论,而将自己的想法藏起,无论是一味喝彩,还是一味贬低,都是一件可怕的事。

时代精神与个人自由:吴岭澜们的迷惑与彷徨

吴岭澜的故事,可以看作影片中这一切故事的发端。虽然它很短,几乎像一个过客。

他所面对的,是时代精神与个人精神归属的冲突。如果没有梅贻琦的适时点拨,没有泰戈尔的适时来华,或许吴岭澜一生都在从事一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科,继而迷失,继而消沉,继而衰老死去。

对比其他几个故事,吴岭澜的骄傲与迷茫更能激起当下青年的共鸣。彼时国势衰微,实业兴国是大势所趋,而文科虽然承载了几千年的精神传统,但在现实的无情冲击下也变成了“无用”之学。

今日文科所面临的困境更甚于当初。但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的人的兴奋与热情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持久,潮起潮落,都是一时之势,如若没有自己的衡量,终会湮没在时代的浪潮中。所以思考人生不可耻,也不是浪费时间。

溪面群飞的蜻蜓够多了,倘若有那么一匹小生物,倦于骚扰,独自休息有一个岩石上或一片芦叶上,这休息,且是为准备一种更有意义的振翅,这休息也不坏。这是沈从文的话。泰戈尔演讲中触动吴岭澜的那段话也大抵有着相似的意思。所谓“真实”,在这里是个人精神的觉醒,也是个人自由与时代精神的折中与和解。

比之与吴岭澜,沈光耀的抉择更为艰难一些,因为他选择了时代精神,并且这精神是以生命为代价。倘若那时沈光耀选择做一个像吴岭澜那样的文人也未尝不可,同样能为国家效力。

但“真实”的问题由此抛出,沈光耀此时的心里更想做的事情已经不是读书治学,而是捐躯赴国难。这并非是追求无学之富贵,恰恰是追求高贵之精神。归根到底,沈光耀的选择与传统读书人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影片在此处给了西南联大许多的笔墨,尤其是“静坐听雨”和“跑警报”那两段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与风骨,令人心折。其实这一段与“真实”二字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却是催生沈光耀这样的人物出现的大环境,也和吴岭澜的治学与人生紧密相连。从表面上看,联大教授们埋头著述好像是不顾国难,躲入了象牙塔,但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怀着满腔的悲愤无处发泄,悲愤是他们做学问的动力。他们想的是,哪怕只是一点中国味,也是对抗战有利的。

但他们的悲愤又不囿于感怀,而是寓于超逸之中,在那时,这种知识分子气的儒家精神和道家气质也是在救国。汪曾祺曾这样谈及当时的西南联大:“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得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的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电影《无问西东》剧照

泰戈尔对于“真实”的解读开悟了吴岭澜,而吴岭澜又开悟了沈光耀,这是电影所想表达的东西。但历史的真实是,对于泰戈尔1923年这次的访华,并不是所有人都表现出高度的热诚与仰慕。

鲁迅就曾讥讽:“印度的诗圣泰戈尔先生光临中国之际,像一大瓶好香水似地很熏上了几位先生们以文气和玄气”。但无论如此,1923年,人们对于泰戈尔还是温和的,但当泰戈尔1929年第二次来华时,得到的却是大家的嘘声与冷落。

在“晃晃”那个片段里,那个一闪而过的传教士塞缪尔·柏格理,也不妨看作是另外一个“泰戈尔”,只不过他在电影中也和泰戈尔的待遇一样,有点“很熏上了孩子们以柔光与荣光”,换做鲁迅先生,或许也要批评一下的。

所以“真实”到底该怎样理解?面对同一对象,为何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每个人都在遵循心灵的真实,但每个人的内心又是如此不同。电影强调的是前者,但我们总是在面对的其实是后者。这是每个时代的青年困境。

虚幻的真实:众声喧哗下的人性迷失

王敏佳被批斗的一场是影片中最有力度的一笔,这里涉及到了更复杂的“真实”。

当批斗王敏佳和表彰李想这两件事情被并置在同一个时空下发生的时候,荒诞就产生了。但在这个扭曲变形的的角力场中,并不存在内心意义上的寻找真实,因为在每个人心中,自己所坚持的都是真实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

那个时候,几乎人人都在犯错,但似乎每个人都没有错。殴打王敏佳的人们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指认王敏佳的淑芬认为,是王敏佳勾引了她的丈夫,所以她才会不幸福;放弃王敏佳的李想认为,自己是为了人类更崇高的事业而舍弃了小我;王敏佳认为,她没有错,照片上的本该就是她。

电影《无问西东》剧照王敏佳

这场批斗和《芳华》相似却也不同。在严歌苓的《芳华》里,曾经被所有人拥戴的活雷锋听从自己的内心想要恋爱,却被众人从雷锋的神坛上推下,集体痛打,而曾经与之亲近的人也顺便狠狠地踩了几脚。这是英雄跌落的故事。而在《无问西东》里,是普通人下坠的故事,哪怕一个很小很小的错误也会被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

这是群体性的人性迷失,哪怕与理想同名的李想在现实面前也低了头。但是影片中值得思考的一幕是,当淑芬在混乱中被挤出失控的人群时,她突然之间醒了过来,虚幻的真实在那一刻抽离了身体。当她看到王敏佳被打得面目全非没有呼吸时,当她在路上遇到依旧冷漠的丈夫时,她终于看清了此生的悲剧,选择了跳井。在跳井的前一秒她感到的是恐惧、是自责、是懊悔、还是绝望?我们终究是不得而知。

这又是一个大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叩问真实,本该应该循着此路走下去,但是却轻轻地用一句台词晃过:“你怪她没有对你真实?那你给她对你真实的力量了吗?”

这不免令人有些失落。那段陈鹏牵着王敏佳的手围着校园各个角落奔跑来解释核原理的画面,在人群中寻找失落的印章的画面,以及用落叶与雪花膏代替的鸿雁传书,陈鹏研发核弹归来时掉落的头发,都是极为让人动容的细节,甚至有些偶像剧化了,可惜却在扣题的枷锁中失去了曾经震撼的力量。以至于后来陈鹏投身核弹事业更像是与这段故事的主旨是脱节的。而这一段故事,也最终与吴岭澜和陈光耀们分道扬镳。

电影《无问西东》剧照陈鹏

现代困境:青年的消沉与时代精神的失落

“‘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不过时代不同,则所谓“日下”的事情,也有迁变:从前指的是甲事,现在叹的或是乙事。……世风人心这件事,不但鼓吹坏事,可以‘日下’;即使未曾鼓吹,只是旁观,只是赏玩,只是叹息,也可以叫他‘日下”’。”当初鲁迅冷眼说出此番言语时,或许早已洞见今日社会之乱象。其实《无问西东》所追问的东西,无非就是人心。

张果果这个片段如大家所言,近乎鸡肋,但是从影片立意来说却又不可或缺。片中有许多用心的小细节:比如张妈妈伤心光顾多年的肉店老板竟然在肉中作假,不由得叹息人心为何变得这么坏;比如张家一家清明为李想扫墓却遇到堵车,张果果为此不快,一家人彼此宽慰。以奶粉安全为主线的四胞胎故事想要反映的也是当下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现状。如若再想想去年发生的许多事情,这个设计得不那么完美的故事的提出便不由得使人愈发感慨。

电影《无问西东》剧照张果果

当家国天下的时代精神已逝,当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不断下移,当冷漠与速度成为当下的普遍生态,理想主义者很难无动于衷。所以张果果才会迷茫,许多当下的青年才会消沉失落,所以“废柴”、“葛优躺”、“佛系青年”才会成为青年们彼此戏谑而无奈的玩笑。这种种现象也是一种“人心日下”。只是很可惜,这个故事没有深入进去,和陈鹏的故事一样,都简单地用一句“遵从内心的真实”草草了结。

从某个层面来讲,影片所提出的问题,和这几天热议的诗人食指与余秀华之争是相似的。虽然这些故事都被赋予了“真实”、“真心”等抽象的外形,但其实家国情怀才是影片真正的精神品格,而片尾用了七分钟的时间将片中那些作为背景而被忽略的知识分子们渐次呈现,无非也是想说,这些默默努力的身影才是民族的脊梁,这些高贵的精神才是我们民族最深沉的力量。

《无问西东》具有一种明显的知识分子化的、精英式的宏大叙事立场,它思考的是作为这个国家的精英,应当有何种操守、信念与理想。

电影《无问西东》剧照

即使作为一名普通的人,该怎么度过我们的青春,该怎么度过我们的一生,《无问西东》也在试图给予我们一种答案。沈光耀母亲说的那番话,在彼时的时代背景下也许不适用,但在如今是深刻的,尤其是在张果果的语境里。放在很多年后看,人的一生真的不值一提。但人总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虽然高下不同,必须有个意义。

和《无问西东》的命题性质一样,笔者也是在《无问西东》的命题下写作,只不过没有限制言论而已。既然是命题,就免不了和电影一样叙事失衡、枝蔓丛生。

看完电影后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鲁迅的一篇小文《好的故事》:那一日,在夜的昏沉与朦胧的幻景中,鲁迅看到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但当他正要凝视他们时,倏忽之间一切却皆成碎影。当我“凝视”这部影片时,我的感受也大抵如此。但即使是碎影,这也是一个好的故事。

作者简介:杨是,业余撰稿人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责编:游海洪 PN135

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凤凰网文化出品

进入频道首页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号

时代文化观察者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洞见
  • 年代访
  • 文化热点
  • 文学
  • 艺术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