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化出品

《敦刻尔克》的敦睦怀柔与《战狼2》的虽远必诛

2017-09-08 02:26:24 凤凰文化 峦川

导语:八九月之交的国内电影市场,先是经历了《战狼2》的票房奇迹,又迎来了《敦刻尔克》的“主旋律”书写。一篇题为《抵制电影敦刻尔克,是一个民族的自觉与自重》的评论文章,因其史实错误、史观幼稚引发群嘲,但也提醒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应当留意其传递了怎样的“意识形态”。在评论人峦川看来,关键词含而不露的《敦刻尔克》显然在表现力上更胜一筹。《敦刻尔克》的“敦睦怀柔”与《战狼2》的“虽远必诛”固然是两种气象,但敏感的中国观众在观看《敦刻尔克》时感到的那种隐秘的不适,恐怕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面对淡定的老人时,不服却又不得不服的矛盾感。

敦刻尔克大撤退历史照片

如果用时下的流行话语来概括《敦刻尔克》的故事原型,最贴切的大概就是一个“丧”字了。失败,死亡,绝望,无可奈何唯有等待命运的宣判,凡此种种,皆是消极、负面的。历史就在那里,即使在叙事的细节上发挥想象力,也不能允诺观众奇迹的出现。只能承受溃败,以及溃败中充满了偶然性的生与死。然而电影《敦刻尔克》却把这件很“丧”的事导向了主旋律的正面发扬。

重现历史是一种典型的文本题材。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向在想象力的世界中恣意驰骋的诺兰,这次是选择了一个命题作文进行表演。抽取出这一命题作文的关键词,则是:营救、撤退、祖国、英雄。这一组元素同样适用于不久前在国内院线拔得票房头筹的《战狼2》。如此,尽管两部影片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化约的差异,却也很难不被拿来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发展开去。而其中多数,恐怕都有不甚公平的前提。毕竟诺兰是一位业务精湛并且可以说是才华横溢的导演,而吴京仅是兢兢业业地完成了一篇习作。故而,在电影术这样一个容量极广的范围之中,要做有效率的“比较”,我们只能选择“故事”来姑且谈谈。当然,“故事”一方面包括人物与情节,另一方面也包括其所带有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不大讨论故事“如何”传递了意识形态,而只是看看故事传递了“怎样的”意识形态。

一点题外话是,依据笔者本人的审美感觉与审美体验,通常而言,将关键词镌刻在每一句台词上的作品,相较于关键词隐匿在多数台词之后的作品,在艺术表现力上往往是更弱一些的。此说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在经验与理论上都有斟酌空间。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上一段的许诺,来看看故事传递了“怎样的”意识形态。

剧照

《敦刻尔克》中的“大英帝国”

由普通个体的视角起手,从而进入重大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是一种很常见的表达方法。《敦刻尔克》即是由一个逃亡的士兵开始故事的讲述。部队的建制已经被打散,一路漫无目的的后撤,在遭遇到小股敌人的伏击后,小队里的队友全部阵亡,只剩自己慌不择路的逃到海滩上,再也退无可退。借助于现代电影技术的高度发达,诺兰为观众制造出了极其逼真的体验感,第一人称视角望过去:漫长而绝望的海岸线,毫无生气的天空和毫无生气的等待撤退的队列。画面和影像传递出一种麻木的情绪,没有力气悼念战友,没有力气思考未来,甚至没有力气筹划现在。往日大英帝国骄傲的青年曾经勇敢地奔赴大陆作战,结果今日却失魂落魄地在海边游荡。与其说是恐惧,毋宁说是麻木。转折在于海滩上与法国士兵的相遇,只是彼此的一个对视,两个青年从此结成了临时的革命伙伴,求生的意识也自此而生。李猛在《自然社会》的前言,描写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时,告诉我们“恐惧是明智之母”。这对临时伙伴于是展开一系列狡猾的举动,只为了增加一点点生存的机会。诺兰的处理非常微妙,尽管这两位的举动实在称不上体面,甚至——更严肃地说,临阵脱逃扰动军心,军法处置也没什么不可。

但是两名青年却又相互扶持,在生死关头,法国人拼命帮英国小伙打开了锁闭的船舱门,英国小伙也在破船里抓间谍的时候挺身而出,冒着风险维护自己的同伴。这实在是高妙的修辞,两个落魄的逃兵,却建立起了超越生死的友谊。如果顺势推演,导演是不是暗示了这样的预设:他们只是太年轻而被恐惧吓破了胆,才一时间有些不择手段,但是本质中他们依然拥有对于同志伙伴守望互助的伟大友谊,如果假以时日,经历了磨炼,他们总会变得坚强、智慧同时体面。诺兰并没有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求生的意志中,他一点儿都不曾忽略其中可能孕育出的智慧与友谊。这场逃亡故事于是成了一面镜子,超出的是观众自己的影子。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谁又不曾在年轻时候因为缺乏经验而不顾斯文体面呢?我们怀着内心的惴惴不安被宽容,然后成长为坚定而宽厚的中年人。诺兰在后面的访谈里说,拍《敦刻尔克》的时候,他已经做了父亲,这部片子里有对于年轻人的责任感。确实如此,电影中不曾出现责怪的意思,完全是英国母亲对于自己一时失利孩子的宽容。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完全是灾难片或反战片的拍法,着重刻画德国人的凶残和英法联军的狼狈就好。然而,诺兰既没有拍《敦刻尔克大逃亡》,也没有简单的把故事推向反面,拍成《敦刻尔克大救援》。他努力寻找着平衡。撤退士兵的故事被放置在“海滩一周”的叙事线中。以时限为标志,电影还有“海上一昼夜”和“云上一小时”两段叙事。在导演对于节奏娴熟的把控中,撤退和救援的故事有条不紊地四线并行,直到最后事件的终结。

剧照

“海滩一周”中另一位主线人物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亚历山大将军。因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缅甸战场上果断卖队友的表现,这位“长腿”将军在中国口碑颇为不佳。由此引发出来的一些关于这部电影莫名其妙的评论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不过在电影里,诺兰对这位将军的刻画得可圈可点。带着丘吉尔的使命,这位将军跨越英吉利海峡来到了敦刻尔克。迎接他的,除了漫长寂寥的海岸线,还有一望无际的败军阵队。这位代表了帝国意志的高级将领的到来,一方面重新建立起了海滩的秩序,另一方面也支撑起了整个军队的精神。这位将军出现在镜头中时,从来都是脊背笔挺,精神饱满,仪容整齐,庄严矗立在码头的栈桥上,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即使是德军的轰炸机呼啸而过,将军也只是微微屈膝,迥异于身边士兵的抱头躲藏,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神圣气质。总而言之,帝国本土派来的神将振抚了慌张的新兵小伙,避免了敦刻尔克海滩向自然社会沉沦的危险,在看似写实主义的镜头中谱写了一曲浪漫英雄主义的帝国颂歌。

剧照

海上线索的主角是一艘豪华的私人游艇。游艇的主人,一位仅看仪表就知道出身良好的老者,带着两位年轻的后生,一同加入了奔赴敦刻尔克救援的英国人民的汪洋大海。同亚历山大将军一样,老人在游艇上也起到定军心的核心作用。面对失控逃兵的坚定和宽容,对面德军空袭和救援飞行员的智慧与果敢,以及不经意中透露出的痛失爱子的无畏,无不满足了人民有关社会中坚的精英阶级的想象。最终完成撤退,老人穿着一丝不苟的西装从容上岸,这一形象几乎就是大英帝国的隐喻:纵然年迈,但是仍然强大,凡事“搞得掂”,并且永远不失体面。

剧照

如果说两位老人表征着英国上层阶级的智慧,那么在云端的飞行员则表征着帝国卫士阶级的勇敢。尽管空中线索的主角在大多数时间中,都把他们英俊的面容藏在了氧气罩的后面(汤姆·哈迪只靠颜值也可能撑起一部壮志凌云),但是这丝毫不会减弱他们的魅力。这些坚毅果决的空中角斗士,展现了盟军中坚力量应有的水准,冷峻、睿智同时富于牺牲精神。在这些品质的光辉下,喷火战机RR引擎动人心魄的轰鸣和小伙子帅气的脸庞都显得黯然失色了。诺兰的处理也十分克制,没有好莱坞和抗战神剧里常见的快节奏蒙太奇剪接,在明亮和舒缓的影调中,空中格斗的叙述沉稳地进行着。千钧一发的关头反而呈现出自然而然的从容不迫,生死似乎已被置之度外。没有中国观众早已熟悉的史诗配乐和英勇牺牲,但是传递的情感却是坚实而稳定的。

主旋律的两种书写:敦睦怀柔与虽远必诛

海滩、海上与空中三条线索终于汇合在一起时,撤退已经完成。首相丘吉尔在报纸上发表声明,确认了撤退的“胜利”属性。年轻的士兵,作为帝国的孩子,被洗脱了自造的耻辱,获得了啤酒和喝彩。回顾一下影片的关键词:营救、撤退、祖国,英雄。在这样的主旋律的规约之下,《敦刻尔克》传递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敦睦怀柔的精神。月光石号的老船长、海军将军,是这样的老者,以他们所有的属于老者的智慧,守护了帝国的年轻人,并给了他们最大的爱与宽容。整部影片重述了一个历史故事,同时让观者感受到英帝国的博大怀柔,以及老者的可以依赖。

剧照

《战狼2》同样是营救,同样是撤退,同样有英雄,并将英雄的行为与祖国的尊严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在主旋律之下,《战狼2》却要以确凿无疑的胜利来确认“祖国”这一概念的光辉,要以孔武有力的青年男性许诺最终必胜的结局。全部的尊严悬于一线,即英雄,和英雄的胜利。与《敦刻尔克》相比,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气象。处于上升期的中国,虽远必诛的气魄、扬我国威的热望迫使每一个毛孔都张到最大,都在声嘶力竭地呐喊:我们终于站起来了,终于硬起来了。激情到处,令人想起流行歌曲《浮夸》中最高潮的歌词:

我旧时似未存在吗

加重注码

青筋也现形

话我知,现在存在吗?

《敦刻尔克》却平静地宣称:一时的失败并不紧要,收拾山河再次来过,即使不能说虽败犹荣,但也有足够的家底可以平复可以挥霍,失败了的孩子,仍然是这个家的孩子。这本身就暗示了处于世界秩序中心的帝国的骄傲与自信。

老者的从容VS少年的血气

少年的英气与老者的从容,虽远必诛与敦睦怀柔,是两部影片在基调上的不同,也是时势使然。

自冷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全球化似乎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席卷全球,年轻的一代成长在全球化、区域合作化的意识形态话语中,接受“普世价值”的熏陶,想象着地球村共同体的新政治形态。然而,最近几年,在合作的期待中人们越发感到利益冲突的难以和解,不同价值取向的难以调和。放下争议,携手并进,可能只是外交辞令中的理想,现实却有太多藩篱难以逾越。在欧洲,难民潮冲击着旧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基础,引起各国内部巨大的分歧,逆全球化的趋势愈发成为主流。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回顾敦刻尔克,就成了英国现实政治的隐喻,面对这德军/难民潮的冲击,该如何体面而不是尊严的撤退/脱欧。诺兰用小心翼翼的刻画,维持了英国作为老牌帝国的仪表,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就要体面地完成它,而不是落下一地鸡毛。这是一种隐而不彰的老派格调。

当英国考虑着怎样优雅地从一段关系里抽身的时候,中国考虑的是,如何把我们的对外联系拓展得更深更远。上升期的大国,当然需要一曲时代的强音来宣誓主权的存在。吴京误打误撞地切中了时代脉搏,以一剂时代的强心剂,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票房。而《敦刻尔克》则提供了另一种声扬主旋律的可能:可以接受并消化失败的故土,或许更加沉着,更加稳妥。

敏感的中国观众,可能会在《敦刻尔克》的放映厅里感到某种隐秘的不适。那也许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面对淡定的老人时,不服却又不得不服的矛盾感觉吧。

责编:冯婧 PN041

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凤凰网文化出品

进入频道首页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号

时代文化观察者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洞见
  • 年代访
  • 文化热点
  • 文学
  • 艺术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