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化出品

如今的“精英”,只是“公知”溃散后的残兵

2016-08-22 12:04 凤凰文化 宋金波

导语:王宝强离婚,“大众”和“精英”也分手了吗?在宋金波看来,这次撕裂,无法代表精英与大众的决裂。此间的精英主义者未必是精英,所谓的“精英表达”也完全不能代表中国精英群体的主流价值观。严格来说,他们从未在一起过,又谈什么决裂?

如今的精英,更像是公知败退后的残兵,只剩下三观正可贩卖,结出反智的结果并不意外。但从“公知”到“精英”的先后塌陷,却并不能说是精英的咎由自取。在现实的言论生态空间里,精英的焦躁与无措,也不算是意外的结局。

 

在最近几次网上舆论互撕中,“精英”忽然成为焦点词汇,着实令人意外,因为我们以为精英早已是一个过气、乏力而无人愿睬的标签。但细想却又有其必然,或者,这竟成为一种象征,预示着中国网络言论的前线,又发生了一次转移。

王宝强情变:“大众”和“精英”终于撕破脸了吗?

围绕精英展开的攻防,以王宝强婚变引发的争论最为明显。起因主要是几篇对王宝强的评论,包括《吊打“奸夫淫妇”,王宝强还深深迷恋着农耕时代的价值观》、《王宝强离婚声明:一个乡鄙野夫的野蛮复仇》,以及《王宝强离婚门是一场法盲的狂欢》等。他们在对成千上万跑到马蓉微博下谩骂的网民进行声讨的同时,也情绪浓厚地谴责或鄙视了王宝强将马蓉出轨公告天下的做法。

这几篇文章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包括《面对王宝强,精英与大众彻底地撕裂和决裂》,《王宝强离婚,拉开了“精英”秀优越感表演秀》、《王宝强发个离婚声明,那些所谓的精英又露出了自己的嘴脸》、《精英以出身论贬低王宝强是不道德的》等文章。这些反驳文章,或者直接在题目里,或者在内文中,直言不讳,将前述批评王宝强的文章,定位为精英心态。从微博及公号的留言评论来看,认同这种标签并抨击精英的,人数优势明显。

前述批评王宝强的几位作者,其实并没在文中自诩精英。但反对者不约而同选择了精英这个标签,并且获得了广泛认可,这就不能简单地用标签化或误读来解释了。直接的原因或许是,这几篇文章,即使仅仅是标题,都有可能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精英。文中所述的农耕/乡鄙野夫,野蛮,法盲……亦可解读为地位低/野蛮/落后/无知(教育水平低)/不宽容/不优雅……他们甚至在文内直接建议,王宝强在离婚后,“应该去读个MBA,或者找一个明白人作人生导师。”那么,一个地位高/学历高/文明/现代/宽容/优雅的城市人,甚至是有资格做人生导师的明白人,怎么称呼他合适呢?

显然,在选择“精英”作为批判标签这个事情上,大众并没有大脑短路,几篇文章被批为精英心态,也可算“求仁得仁”。而在围绕此次里约奥运会展开的几次口水战中,“精英”也被很顺手地戴到一些呼吁“理性看比赛”或类似观点的网民头上。

精英主义者未必是精英,很多精英都是躺枪的

也有“吃瓜群众”顺便质疑,你们说的“精英”,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王宝强名利不缺,还是政协委员,人家不算精英吗?

这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精英”被轻易地拿来做标签与靶子的原因,并不那么简单。所谓精英,就是牛人,有影响力的人,这么理解,也就足够了。各行当都有精英,他们的影响力相比而言,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政治精英最牛,商业、金融业的精英次之,此外文化、教育……都可以有自己的精英。以王宝强在演艺圈的影响力来说,说是精英,也不为过。至于被骂“精英”的几位作者,从权力、财富讲,谈不上精英,若以较宽泛的标准,或可以划入知识精英之列。

需要指出,就个体而言,精英不一定就秉持精英阶层主流的价值观,也不一定是精英主义者。反过来也一样,个体的精英主义者,完全可能社会现实身份是屌丝。这一点应该适用于包括知识精英、权力精英在内的大部分精英定义。其实也容易理解,马基雅维利所信与其自己的身份并不吻合,鲁迅笔下的奴隶也会站在主子立场想问题。批评王宝强的人,完全可以不是精英,但以某种精英主义的立场和精英价值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乃至他人。这固然与“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神似,却也并不可笑。这里的精英主义立场,简单概括,无非“政治正确,高标准,严要求,有逼格”

这里有一个要命问题,就是中国各界精英阶层,存在着一个主流有共识的价值观吗?答案无论怎样都相当可疑。我想,批评王宝强而被命名为精英的人们,应该是相信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精英价值观的,但这个价值观,大约又不是草根屌丝琅琅上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如果细嗅几篇文章,隐约能闻到几种作料的气息:普世价值,自由主义,文艺范儿,文人气,嗯,有时还有女权。

但我又肯定,在中国全部各界精英中,以上观点绝称不上主流和共识,大部分各界精英,也不会这样对王宝强喊话。那几篇文章,无论如何都很难称之为代表了中国精英人群的立场。充其量,它能反映一部分知识人群的观点而已。在这个问题上,各界精英实在不少是无辜躺枪了的。

然而,在普罗大众声讨、追剿精英的同时,极少有任何界别的精英,比如某位省级官员,或诺奖得主,或BAT的掌门,会觉得有撇清、洗白自己的必要,他们无人会觉得自己受精英一词所累,尽管他们一定很清楚自己是不折不扣、如假包换的精英。精英一词的恶名化是一个原因,没人愿意跳出来自称精英,但更可能的是,他们坦荡地相信,大众破口大骂的精英和精英心态,跟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个事实显然是成立的。我同样相信,任何一个网民在此次以及之前,大骂精英之时,并没有将任何高官、高管列入射击范围,而且未觉得任何不妥,因为这不是无意的疏漏。在精英一词浮现于他脑海之中时,他就已经对这个词做了再定义,他所攻击的精英,他设想的精英形象,确实基本上就是精英在现实语境中所代表了的那一小部分,宽泛点说,知识人。

而被批评的精英们,大约也心知肚明,他们不可能将其他精英捆绑拉下水,使他们为自己的言论背锅。所谓精英,就是他们自己。各方都没搞错。此精英早非彼精英。

现在的精英,只是公知溃散后的残兵

“精英”的污名化,是在“公共知识分子”即“公知”被污名化的同时或稍晚。

而更早,尚有“愤青”一词的被洗白。“愤青”在多数时间里,代指那些“愤怒的爱国青年”,被贬义看待,它的被洗白,是因为2008年和2012年,分别出现了“右愤”和“三种愤青”的概念,将那些与原指“愤青”水火不容的另一部分群体,和原有“愤青”捆绑,造成“一丘之貉,从此大哥不说二哥”的事实。此后,“愤青”一词几乎失去了对某个群体的打击能力。这是一个将所指范围扩张修正词义的典型案例。

而公知与精英,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其所指范围越来越狭小、越来越极化。原本左、右都有的公知,后来甚至某种意义上直接成为以批评体制批评政府为主要目的的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称。精英一词也差不多,从未有政府官员看见精英一词时会误伤自己的。某种意义上,在网络的现实语境中,精英所指人群,与公知具有很大重合度。当然,比起公知,精英终归稍显中性一些。也正因为这样,在大批被骂为公知的人也纷纷互斥公知,公知一词已经完全臭大街、被彻底放弃后,精英事实上成为原有公知人群新的啸聚营地——尽管他们主观上未必认同这一点。

现实语境中,无论是“公知”还是“精英”,都有着很强的启蒙使命感,更觉得自己具备教化、启蒙愚众的能力与责任,也更有优越感。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没有一点优越感来刺激多巴胺分泌,不知道在中国,有何理由让人能坚持启蒙的表达。对等地,启蒙者也觉得群众应该对自己报以信任,而不是轻易质疑。如果遭到质疑,他们经常会本能地坚持自己既有的立场,申明自己的情怀,而对质疑不做太多就事论事的回应——因为对方未必配。

以这次“王宝强婚变”的争议为例,在讨论中,即便已经出现大量商榷意见,比如对当事人“隐私权”的判定是否有误等,鲜见有作者做出直接回应或修正。这种姿态,已经近于立场先行。

只剩“三观正”可以炫耀的精英,确实可能引起大众的“反智”

不幸的是,在互联网带来的话语平权时代,公知、精英,特别是主要以媒体背景为主的精英,其获得信息、判断真相的能力,已经未必比很多普通网友有优势。特别在知乎等出现之后,一大批没那么讲情怀也不大在乎价值观立场的专业人士,开始成为上述知识精英与大众的第三方。他们自得其乐,东西放在那里,别人爱看不看,爱信不信,绝不气急败坏,绝不执拗到底。有他们的存在,“知识精英”忽然发现,过去自己字字珠玑的发言,居然经常爬满虱子。

当遗弃掉公知冠冕的精英,仍然以宣示自己的三观正为乐,以“不是蠢就是恶:来定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群,将智商、道德乃至出身、地位的优越感置于平等的讨论之上,那么大众的反感,确实可能结出“反智”的果实。

如今,“精英”只剩下王小波所谓“明辨是非的能力”亦即自产的“三观”可以贩卖了。只不过,当今的思想市场上,这些他们视为珍宝的好东西,交易量经常为零。不管他们自认为如何,不管他们是不是“公知”溃散后的残兵,不管他们是否接受“精英”的称谓,如果那些被贴上“精英”标签的写作者要在坚持自己价值观的前提下言说,而不被大众强烈质疑,就应该更懂得尊重,更勇于自省,更心存悲悯。

当然,做一个对大众有影响力的精英,还有一条捷径,就是成为一个自己曾经鄙视的人,像某些利用人性弱点成功的自媒体号一般行事。任何人都看得出来,此处有一个令人不安的悖论陷阱。

“公知”和“精英”的先后塌陷,并非咎由自取

我不认为这次撕裂,真的表明“精英”与“草根”或“大众”的决裂。如前所说,此间的“精英”完全不能代表中国精英群体,此处的“精英表达”,也完全不能代表中国精英群体现实的亦或理想中的主流价值观。严格来说,他们从未在一起过,又谈什么决裂?如果注定决裂,也只是一小部分人与“大众”尴尬的告别。

从“公知”到“精英”的先后塌陷,也不能说是精英的咎由自取。现实言论空气的温度之低,公共话语空间的被动萎缩,而“知识精英”如同被捆缚双臂参加比武,焦虑与焦躁,自然难免。

从另一方面来讲,字面意思更中性的“精英”与“草根”或“大众”的对峙,是否将更多地取代色彩更浓烈的“左/右”维度?在现实的言论生态空间里,这也不算是意外的结局。

责编:冯婧 PN041

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凤凰网文化出品

进入频道首页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号

时代文化观察者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洞见
  • 年代访
  • 文化热点
  • 文学
  • 艺术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