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罗文谈三线人生活:“好人好马上三线”(图)
所幸这个大部分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小社会,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休闲活动,隔三差五赛场篮球,或看场电影(附近山上的猴子们也一起看),连技术大比武这样的竞赛,也显得趣味横生,总能让工人们感到某种惬意。
直到改革开放后,外面的世界开始“搞活”并丰富起来,三线厂区才显得乏味起来,但在最初一段时间,昂扬的斗志和年轻人的激情,使得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当时,整个三线建设,从全国各地抽调400万知识分子和技术骨干,几乎是当时国内大部分的精英,如此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原本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但在那个特殊年代,一切变得简单。
1960年代,上海光学仪器厂受命在贵阳创建一家新的光学仪器厂:新天光学仪器厂。800多名内迁职工、复退军人、新分配进厂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1050名家属,从上海迁出户口,把家中所有物件打包装箱,乘上了远赴贵阳的火车,从动员到出发,仅用了10天时间。
罗尘在拍摄中发现,当时的三线人的行李中,有三样东西堪称标配:一是《毛主席语录》,一个是四卷本《毛泽东选集》,然后才是与生活相关的物件,一个木制箱子。
罗尘的父亲就是带着这老三样,和他母亲一起“支内”的。父亲是一名车工,母亲则是家属加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女工。“家属加工厂”也是三线特殊产物,为了解决随之而来的工人的家属就业,大多是做铁钉之类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
那时候,罗尘还是小孩子,父母期望他将来也能当工人,那才是最稳妥的铁饭碗。
王小帅和罗尘一样,也是第二代三线人,14岁前,他一直在三线厂里生活,后来为了祭奠那个年月,他拍了电影《青红》。
“六七十年代,工人在当地非常厉害,一个月能够领到五六十块钱的工资,日子很好过的。到赶集的时候,去寨子买鸡买鱼,附近山民觉得工人都太有钱了。”王小帅说,工人都很有优越感,接父母的班,做个工人,是三线当时的不二法则,进工厂,就端上了铁饭碗,有福利,有劳保。“我们少年时期穿的裤子鞋子,都是工厂发的劳保用品,那种翻毛皮鞋,农民提着一篮子鸡蛋来换,挺贵的。”
上世纪60 年代末的四川大三线工厂联合运动会上,手持冲锋枪参加入场仪式的工人们。 图/ 受访者提供
一阵风一样,什么都过去了
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战争的阴霾渐渐远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过去的政治口号,为战争而准备的三线建设,慢慢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崇山峻岭中的三线人,忽然发现自己曾无比自豪的优越感消失了。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