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文学经典的“问”与“用”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人参与 评论

今年是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4个多世纪来,莎士比亚戏剧从大众娱乐消遣开始,一路攀升到了人类文学经典的高峰。

今年是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4个多世纪来,莎士比亚戏剧从大众娱乐消遣开始,一路攀升到了人类文学经典的高峰。但是,在以去中心为特征的全球化后现代时期,莎士比亚似乎和古今中外的一些经典一样,经历着信任危机:诸如“现在读莎士比亚还有用吗”的问题,诸如“莎士比亚研究已经走入死胡同”的断言,似乎都在威胁和动摇着这一经典的地位,沉舟身边似乎将有千帆驶过,病树前面似乎已见万木迎春。那么,现在的纪念,是否只是纪念?现在的莎士比亚,是否仅是挂在文学名人堂上供瞻仰膜拜的画像,或是仅供显摆唬人的标签,抑或是用来换取功名利禄的物件?

质疑缠身的莎士比亚

有意思的是,作为文学和文化现象的莎士比亚,其经典化的过程始终质疑缠身,有多少人“顶”和“挺”,就有多少人“黑”与“砸”,怀疑的、质疑的、否定的、批判的,应有尽有。

例如,几百年来,怀疑莎士比亚是否真身的声音从未间断。有研究画像上蛛丝马迹的,有遍查族史家谱的,有比对剧中语言情节的,甚至有搬来复杂的数学公式化学模型,把莎士比亚作品几经运算推演,宣称真相业已大白的。总之,倒莎派们似乎不挖出目前全集里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7首其他诗歌的影子写手决不罢休。

质疑声也未平息。有人认为,《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遭遇悲惨下场,充满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有人认为,莎氏的英国编年史剧和罗马历史悲剧中的民众都是无头苍蝇式的群氓,暴露了莎氏的“反人民”倾向;有人觉得,莎士比亚戏剧中,母亲缺失、女性被贬,体现了剧作家的男性中心思想;至于对莎剧结构粗糙、情节荒唐等评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到上世纪90年代,更有人在国际会议上喊出了“去莎士比亚”的口号,决心要乘着后现代去中心的大潮,把象征西方中心的莎士比亚从经典宝座上拉下来砸个粉碎。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样的怀疑、质疑和否定,也许恰好说明莎士比亚是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这样的话题性,也印证了当年本·琼森“他属于所有的时代”的预言式赞誉,彰显了经典能够延续传承的本质;“倒莎”的呐喊,则反证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地位还真不那么容易被撼动。

事实上,即使在今天,莎士比亚戏剧依然是全球各地为数可观的戏剧节的主题,依然是各种类型的银幕上改不完演不尽的故事,是演员和艺术家的试金石,每隔5年将全世界数以百计的演绎者、教学者和研究者聚集在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上,至于各大洲、各国、各地区的莎士比亚协会、学会、研究会,更是不胜枚举。莎士比亚戏剧诗作依然是高等教育英语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莎士比亚研究也是高等院校及出版社学术声誉的衡量标准之一。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而且是集教育、学术、演艺、影视、创作、出版、甚至商业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说莎士比亚式微,恐怕有点勉强和褊狭。

“现在读莎士比亚还有用吗?”

莎士比亚有用。只不过莎氏之用,是大用,且多用。

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大师。莎氏语言为早期现代英语(常被人误称“古英语”)的典范,当时尚未固定、相对自由的语法和构词法,使莎士比亚成为遣词造句的大师,其词汇量之大,迄今无人能稍稍企及。当然,“读莎剧学英语”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因为当年的英语享受着宽松的语言环境,没有“规”与“典”的限制,相对自在,特别是语法和句法,多读几遍莎剧让人觉得亲切易懂,可真要用在现在的考卷上,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不过,莎剧的五步抑扬格(每行10个音节先轻后重)素体诗台词,朗朗上口,迄今仍是展示英文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大多数欧美艺考的必过之关。

更重要的是,莎士比亚之用远超词语本身,而更在于词语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哈姆雷特那句早已成为“陈词”的“生存还是死亡”,传达着面对抉择时的终极两难,这句话现在不知道已经有了多少翻版;《罗密欧与朱丽叶》里年轻人一见钟情时罗密欧的没羞没躁和朱丽叶的欲迎还休,在那段内嵌十四行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报还一报》中人性“琉璃易碎”的警示,无论为官还是平民,都可用做座右铭。若稍微多读一点,《理查二世》中游子还乡时的故国眷恋、《如愿》中将人生比戏台的生命智慧、《无事生非》中情人斗嘴的尖酸刻薄、《麦克白》中主人公实现野心后体验到“明天明天又一个明天”的绝望空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基督徒的反唇相讥,都是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传递坚定有力的情感和思想的典范。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莎士比亚 戏剧 抑扬格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