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文学经典的“问”与“用”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人参与 评论

今年是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4个多世纪来,莎士比亚戏剧从大众娱乐消遣开始,一路攀升到了人类文学经典的高峰。

同样的奇思迭起、妙语连珠,也体现在莎士比亚的诗歌、特别是十四行诗中,有的不少诗作,人们光是读一读,就足以怡情长趣了。如果说那句曾经脍炙人口的“我怎能把你比作夏日?你可是更加温柔更可爱”,现在听来已多少有些陈腐(且不说它背后的故事还可能使有些人不太舒服),那就去读读十四行诗第66首,诗人竟能在前14行中进行着最尖锐的社会批判,到第15行还在感叹“厌倦了这一切,我真想就此离世而去”,让人觉得悲剧要发生了,可最后一行却笔锋陡转,“只可惜我若一死,我的爱人将孤独遗世”,将悲愤厌世与挚爱柔情以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逻辑,紧紧连在了一起。再去读读十四行诗第127首,听听诗人是如何劝说对方不要“用技艺借来的假脸,给丑陋蒙上美艳”,是不是更觉得心有戚戚?

莎士比亚是编故事的高手。尽管他的故事多“剽窃”或“借用”他人成果,可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故事,经他之手,竟成为流行和经典。当然,眼下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娱乐业大行其道,多数莎剧故事显得简单、过时,匮乏新意:爱情桥段总显得小儿科,复仇情节太过直白,历史上的征战杀伐与我们无关,传奇剧里的离奇故事似乎也失去了新意。这些故事还有什么用呢?

当然有用。只不过,所用已不在故事本身,而在这些故事的普适话题,以及这些话题所显露的普世关怀。《第十二夜》《如愿》《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等剧中不计门第金钱甚至政治利益、只关乎两情相悦的爱情与情爱;《一报还一报》中“绝对权力”及《雅典的泰门》中“万能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和对社会的危害;两个历史剧四部曲中展现的战争与动荡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悲剧;《奥赛罗》《麦克白》等对脆弱人性的思考;《裘利斯·凯撒》和《科利奥兰纳斯》等罗马剧中政治正义和个人责任的冲突;后期传奇剧中的主人公在困顿人生中坚忍不拔终获圆满,等等,到底发生在哪里,发生在哪个时代,其实已不重要了,因为它们一直在发生,发生在各个时代、各个地方,也许正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若能细细读进去,“熟悉”或“陈旧”的莎士比亚故事,说不定能引发不少新问题,哪怕供人们钻钻牛角尖也挺有意思。例如,在《威尼斯商人》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中,莎士比亚到底如何“挑边”?巴萨尼奥等基督徒在爱情与友谊之间徘徊,表现出的情商到底多高多低?《一报还一报》中专权枉法的官员原来只是临时抵班的副手,那最后回来主持正义的正职,其用人失察该如何问责?《无事生非》中针尖麦芒的一对最后收获了爱情,而绝配的金童玉女却因几句流言差一点毁了姻缘,这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是不是并不陌生?李尔王一时无法适应退休生活,回到家里照样颐指气使,把治家与治国混为一谈,是不是也该对最后的悲剧负点责任?谁能肯定哈姆雷特那段“人类是一件多了不起的杰作”台词,一定是“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而不是表达对人类极端失望的反讽?《威尼斯商人》的女主角信誓旦旦,要把自己的一切归于“她的夫君、她的导师、她的君王”,现在的各位听了,该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样的问题不是吹毛求疵或故意斗气,谁让我们是在后现代语境中读莎士比亚,眼前早已架上了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这类望远镜或显微镜呢。

在当代娱乐似成主流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莎士比亚还有用吗?答案依然是肯定的。放眼世界,人们不停地从莎士比亚身上拔下一把毫毛,几口气吹出无数个五彩缤纷的“改编”、“借用”、“戏仿”、“变异”、“衍生”,而莎士比亚就在其中展现着自己的“用处”和生命力。戏台上,有全用黑人演员出演的《奥赛罗》,有全用女演员、或颠倒了角色性别演出的《驯悍记》。大小银幕上,莎士比亚剧作更成了不需要支付版权、不需要征得原作者同意的现成脚本,无论是把《威尼斯商人》的某些场景拍得好像发生在纳粹统治下的犹太人区,把《哈姆雷特》从丹麦王宫搬到了纽约曼哈顿的“丹麦公司”,或者搬到雪域西藏(胡雪桦导演颇有意思的《喜马拉雅王子》,可惜国人知之甚少),让理查三世穿上党卫军制服站在“马牌”越野车上困兽犹斗(原剧中理查三世名言:“用王国换战马!”),或是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用一大堆镜头展现历史互文,把原本纯真热烈的爱情塞到了后现代哈哈镜下。

《哈姆雷特》中有一桥段:窃位的国王指使奥菲莉亚前去打探哈姆雷特发疯的真相,原剧中,姑娘去见王子,国王和姑娘的父亲则躲在门帘后偷听。在2000年的一部《哈姆雷特》电影中,变成了国王在姑娘内衣下缠上窃听器和偷拍仪,自己则躲在隔壁房间里看着“非正常拍摄”图像,耳麦里听着两人的对话。结果真相败露,哈姆雷特扯掉了姑娘内衣下的电子玩意儿,曾经的爱情也随之粉碎。这样的莎士比亚是否挺有趣,挺鲜活,挺娱乐?但想想现在,我们的隐私时时处在可能被窥视泄露的境况中,电影里的这一片段是否也十分深刻警醒?

莎士比亚对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来说,用处就更实际了。作为西方文化两大重要源头之一的莎剧(另一源头为《圣经》),向来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没有莎士比亚的英语专业,就像没有《红楼梦》的中文专业那样不可想象。莎剧为戏剧改编提供了最好的原本,为作为重要教学活动的戏剧实践提供了最好脚本,也为思辨和辩论提供了无数话题;莎剧成为文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甚至自然科学理论的磨刀石。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重要文学批评和思想流派,如新批评、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各种派别的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生态批评、伦理批评、表演理论等等,丰富着人们对莎士比亚的认识。莎士比亚在不断深化的莎学中展现出新价值,莎剧的经典性也在不断的重新批评中得到延伸。

经典的启示

当前我们正致力于传承经典,打造经典,提倡着增强软实力,呼唤着要文化强国,探讨莎士比亚的经典和流传,也许有大用处。

首先,莎士比亚现象表明,经典多起于自然而非定制,兴于流行而不做附庸。莎士比亚的大多数戏,特别是经典剧目,都不是奉旨之作,一不小心还曾得罪过女王庇护人(如《理查二世》里的篡位桥段),差一点惹上大祸。莎士比亚为舞台写戏,为戏迷创作,使演出剧团挣钱,但无论时代和人们的口味如何变迁,莎士比亚始终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接受,莎士比亚的演出、教学、研究,也始终是人们文化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若被锁进象牙塔,束之高阁,成了只供个人把玩的古董,恐怕也同样会被历史和大众冷落甚至抛弃。

其次,经典俗而不低,雅而不矜,接地走心。莎剧台词中,高雅诗歌有,优美歌曲有,带色的段子有,带脏的骂街更有;莎剧人物中,王宫贵族有,叛臣逆子有,大家闺秀有,小家碧玉有,军人莽汉有,书生教士有,酒鬼扒手有,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再看剧情,现实与想象融合,宫廷与街肆同现,人世与神境穿插;有调情说爱的月夜,有杀声遍地的战场,写尽人间千面,描遍浮世万象。俗,便俗得活色生香;雅,就雅得真诚高尚,远远地离开低俗和做作。莎剧写英国历史、生活、人物和问题,当然也外国人外国事,但那些剧本中的问题依然直接或间接与当时的英国相关。无论写什么,无论怎么写,莎士比亚总能触及人心里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探及人性最幽深的洞穴,总能让人唏嘘感叹,情感荡涤。

再者,经典根在民族,关照人类。经典提出的问题具有普世意义,它更多的只是留下无尽的话题,给一千位读者留出想象空间来构想自己的哈姆雷特。在某种意义上,莎士比亚是“君子不党”的实践者,迄今很少有人能完全把莎士比亚钉在某个特定的主义或派别上,而正是这一点,使他的剧作为后世留出解读和改编的无尽空间。只有或只能有一种解读的作品,只有或只能有一种表现形式的作品,很难成为能够代代流传的经典;从另一角度看,经典在各个时代的各种“变异”,也反证了它的生命力和无尽可能。

如何对待自己的经典,如何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有效传承和发扬自己的经典,如何让更多民族经典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藏,纪念莎士比亚450周年诞辰的意义或许更应体现在这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莎士比亚 戏剧 抑扬格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